19年來首次湖北摘牌6家省重點實驗室
本報訊(記者李思輝通訊員粘來霞)“誰來求情都沒用,要摘牌了才來訴苦‘對學校有很大影響’,早知如此為(wei) 什麽(me) 不作為(wei) ?”在近日召開的“2024年湖北省科技工作會(hui) 議”上,湖北省科技廳負責人明確表示,將對一批不合格的省重點實驗室進行摘牌。
根據湖北省科技廳通報的2023年17家湖北省重點實驗室整改驗收工作結果及摘牌通知,日前已有大功率半導體(ti) 技術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工業(ye) 氣體(ti) 淨化與(yu) 精製湖北省重點實驗室等6家運行狀況較差的省重點實驗室被摘牌。這是湖北省重點實驗室建設運行19年來首次摘牌。
據了解,省重點實驗室建設是湖北省助推“科技自立自強”的重要舉(ju) 措。湖北省重點實驗室致力於(yu) 解決(jue) 學科發展前沿及湖北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重要科學問題,麵向重點領域開展高水平基礎研究、應用基礎研究、前沿技術研究。19年來,湖北省陸續建成一批省重點實驗室,湧現出一批科技創新成果,其中相當一部分實現了市場轉化。然而,也有一些省重點實驗室運行情況較差,有的徒有其名、不作為(wei) 問題突出。
2022年,湖北省有關(guan) 部門對17家省重點實驗室發出整改通知,給予一年整改期。2023年6月,相關(guan) 部門對省重點實驗室2022年度績效進行考核,對成果產(chan) 出與(yu) 學術水平、隊伍建設與(yu) 人才培養(yang) 、服務經濟社會(hui) 發展、開放交流與(yu) 運行管理等方麵數據進行定量評價(jia) 。2023年10月,專(zhuan) 家現場驗收,進行現場定性評價(jia) ,按照綜合評分“從(cong) 高到低”原則排序,對6家排名靠後和明顯不符合現行管理辦法要求的實驗室予以摘牌。
“摘牌不是目的,是要通過這種處罰措施,進一步建立‘優(you) 勝劣汰’的動態管理機製。”湖北省科技廳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這次摘牌的6家省重點實驗室都是“重申報、輕運行”的典型,在後續的日常管理中,將對運行不善、重視不夠的省重點實驗室依托單位加強工作提醒,引導激勵實驗室發揮作用,支撐科技強省建設。
短評
科研管理也要“動真格”
■李思輝
省重點實驗室被摘牌之所以引發關(guan) 注,是因為(wei) 很多地方的科研管理一度失之於(yu) 寬、失之於(yu) 軟,缺乏切實有效的淘汰機製,以至於(yu) “重點”淪為(wei) 要項目、要資金、要資源,而不是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科技創新實踐。
不隻是重點實驗室,當前很多各式各樣“集體(ti) 的牌子”或“個(ge) 人的帽子”,都在一定程度上存在“重申報、輕運行”的情況。為(wei) 了拿到支持、頂上光環,很多人煞費苦心、熬夜寫(xie) 本子,可一旦“帽子”到手、利益進兜,就鬆懈下來,不願承擔責任、付諸行動。有的頂著光彩奪目的頭銜,幹的卻是“躺平”“擺爛”的事。如此掛羊頭賣狗肉,如何對得起寶貴的科研資金,如何對得起黨(dang) 和人民的殷切期待?
摘牌不是目的,也不是為(wei) 了讓誰出醜(chou) ,而是在“動真格”中促人警醒,倒逼大家認識到科研上的牌子、學術上的“帽子”對應的是責任,要真正有重點機構或領軍(jun) 人才的樣子。
期待湖北的摘牌之舉(ju) 能夠帶來更大觸動,讓廣大科研工作者得以更加認真地審視“申報”與(yu) “運行”、“頭銜”與(yu) “貢獻”、“名”與(yu) “實”之間的關(guan) 係,避免徒有其名、有負信任。
《中國科學報》 (2024-01-24 第1版 要聞)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