能源領域新發展為經濟增動能(銳財經)
國家能源局日前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2023年中國新型儲(chu) 能發展、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投資等情況。會(hui) 上發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能源投資保持快速增長,其中新能源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長超過34%;新型儲(chu) 能發展迅速,新增裝機規模約2260萬(wan) 千瓦/4870萬(wan) 千瓦時;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7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7.9%……能源領域新發展持續為(wei) 經濟添活力、增動能。
全國能源投資增速保持較高水平
2023年,中國能源領域重點項目投資完成情況怎麽(me) 樣?
2023年,能源行業(ye) 統籌推進能源安全和綠色低碳轉型,有力有效發揮能源投資拉動作用,持續釋放煤炭、電力、油氣基礎設施投資潛力,推動新能源、新業(ye) 態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據監測,全國在建和年內(nei) 擬開工能源重點項目完成投資額約2.8萬(wan) 億(yi) 元,同比增速較上年同期高出1.6個(ge) 百分點。
看新能源投資,太陽能發電完成投資額超過6700億(yi) 元,雲(yun) 南、河北、新疆等3個(ge) 省(區)集中式光伏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速均超過100%。風電完成投資額超過3800億(yi) 元,遼寧、甘肅、新疆3個(ge) 省(區)陸上風電投資加快釋放,廣東(dong) 、山東(dong) 2個(ge) 省新建大型海上風電項目投資集中釋放。
看支撐性調節性電源投資,支撐性調節性電源完成投資額同比增速超過12%。在建核電項目全麵推進,年內(nei) 新核準項目加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大型水電項目投資持續恢複向好。
看能源新業(ye) 態投資,綜合能源完成投資額快速增長,西北地區一批源網荷儲(chu) 一體(ti) 化和多能互補項目加快推進。新疆、甘肅、湖南、山東(dong) 、重慶、廣東(dong) 6個(ge) 省(區、市)電化學儲(chu) 能投資高速增長。內(nei) 蒙古、新疆一批綠電製氫項目有序推進。
國家能源局新聞發言人張星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2023年國家能源局積極推動全國能源重點項目建設,總體(ti) 上看,全國能源投資增速保持較高水平。
新型儲(chu) 能多應用場景發揮功效
國家能源局能源節約和科技裝備司副司長邊廣琦介紹,截至2023年底,全國已建成投運新型儲(chu) 能項目累計裝機規模達3139萬(wan) 千瓦/6687萬(wan) 千瓦時,平均儲(chu) 能時長2.1小時。從(cong) 投資規模來看,“十四五”以來,新增新型儲(chu) 能裝機直接推動經濟投資超1000億(yi) 元,帶動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進一步拓展,成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新動能”。
邊廣琦表示,從(cong) 技術看,新型儲(chu) 能新技術不斷湧現,鋰離子電池儲(chu) 能仍占絕對主導地位,壓縮空氣儲(chu) 能、液流電池儲(chu) 能、飛輪儲(chu) 能等技術快速發展。2023年以來,多個(ge) 300兆瓦等級壓縮空氣儲(chu) 能項目、100兆瓦等級液流電池儲(chu) 能項目、兆瓦級飛輪儲(chu) 能項目開工建設,重力儲(chu) 能、液態空氣儲(chu) 能、二氧化碳儲(chu) 能等新技術落地實施,總體(ti) 呈現多元化發展態勢。
“新型儲(chu) 能多應用場景發揮功效,有力支撐新型電力係統構建。”邊廣琦說,一是促進新能源開發消納,截至2023年底,新能源配建儲(chu) 能裝機規模約1236萬(wan) 千瓦,主要分布在內(nei) 蒙古、新疆、甘肅等新能源發展較快的省區。二是提高係統安全穩定運行水平,獨立儲(chu) 能、共享儲(chu) 能裝機規模達1539萬(wan) 千瓦,占比呈上升趨勢,主要分布在山東(dong) 、湖南、寧夏等係統調節需求較大的省區。三是服務用戶靈活高效用能,廣東(dong) 、浙江等省工商業(ye) 用戶儲(chu) 能迅速發展。
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建設
2022年,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能源局發文,加快建設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當前建設情況如何?接下來怎樣推進?
國家能源局市場監管司副司長劉剛說:“我們(men) 積極推進全國統一電力市場體(ti) 係建設,取得積極成效。”
市場化交易電量持續上升。2023年1—12月,全國電力市場交易電量5.7萬(wan) 億(yi) 千瓦時,同比增長7.9%,占全社會(hui) 用電量比例61.4%,比上年提高0.6個(ge) 百分點。在交易機構注冊(ce) 的主體(ti) 數量達到70.8萬(wan) 家,市場活力有效激發。電力市場化改革不斷深入,市場化交易電量占比從(cong) 2016年不到17%上升到2023年超過61%。
多層次電力市場體(ti) 係有效運行。電力中長期交易已在全國範圍內(nei) 常態化運行,交易周期覆蓋多年到多日,中長期交易電量占市場化電量比重超90%,充分發揮“壓艙石”作用,穩定了總體(ti) 市場規模和交易價(jia) 格。跨省跨區中長期市場平穩運行,省間現貨市場調劑餘(yu) 缺,對大範圍電力資源優(you) 化配置和互濟保供發揮了積極作用。
電力市場機製在保供應、促轉型方麵發揮積極作用。在迎峰度夏、迎峰度冬電力保供關(guan) 鍵時期,跨省跨區市場化交易機製對省間電力支援、互濟保供發揮了積極作用。新能源逐步進入電力市場,市場化交易電量6845億(yi) 千瓦時,占新能源總發電量的47.3%。
劉剛表示,2024年,將統籌推進電力市場建設,完善電力輔助服務市場製度,進一步推進省級電力市場建設,穩妥推進區域電力市場建設,強化電力市場監管,維護公平競爭(zheng) 的市場秩序。本報記者 邱海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