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熱驚厥”每發作一次都會對孩子的腦神經元造成傷害
2月5日是世界癲癇日,小兒(er) 癲癇與(yu) 熱性驚厥之間一直有著密不可分的關(guan) 係,很多小兒(er) 癲癇患者的病史中,都會(hui) 出現熱性驚厥的情況。最近,甲流、乙流、肺炎支原體(ti) 等病毒感染的流行,讓很多兒(er) 童出現發熱症狀,大部分兒(er) 童經過簡單處理就能逐漸退熱,而有一小部分兒(er) 童,來不及處理或處理後仍高熱不退,就會(hui) 出現熱性驚厥。
熱性驚厥有可能發展為(wei) 癲癇嗎?
驚厥是小兒(er) 常見急症,是由於(yu) 腦神經功能紊亂(luan) 導致的。熱性驚厥是指兒(er) 童在體(ti) 溫急劇升高時,出現意識不清醒、雙眼上翻、口周青紫、吐白沫、四肢僵直、全身或局部肢體(ti) 抽搐等症狀。
熱性驚厥是兒(er) 童驚厥中最常見的原因,它具有年齡依賴性,多見於(yu) 6月齡~6歲。理論上,任何能引起高熱的疾病,都有可能引起特定年齡兒(er) 童的熱性驚厥,如急性上下呼吸道感染、急性胃腸炎、出疹性疾病、尿路感染以及個(ge) 別非感染性的發熱性疾病等,包括最近的甲流、乙流、支原體(ti) 感染等。需要提醒的是,很多熱性驚厥的寶寶在發病前沒有任何征兆。
江蘇省中西醫結合醫院兒(er) 科主任醫師王宇軍(jun) 表示,熱性驚厥每發作一次,都會(hui) 對孩子的腦神經元和身體(ti) 造成一次不小的傷(shang) 害,一旦驚厥次數多了,孩子的腦神經元就易形成固定的病灶位置點,形成癲癇發作的基石,導致孩子出現頻繁的癲癇發作症狀。一般具備以下危險因素2-3項,孩子發生癲癇的幾率就會(hui) 較高:
1.有癲癇家族史;
2.寶寶熱性驚厥前有神經係統異常;
3.每次發熱均有熱性驚厥發生,並且驚厥時體(ti) 溫並不太高,甚至出現發熱溫度在38℃以下就發生高熱驚厥;
4.一次病程中多次發作的高熱驚厥;
5.發病年齡小於(yu) 6個(ge) 月或超過6歲,仍然會(hui) 發生熱性驚厥
孩子高熱不退、出現熱性驚厥,家長應該怎麽(me) 做?
王宇軍(jun) 主任強調,對於(yu) 熱性驚厥,最重要的是預防,尤其是單純性熱性驚厥,通過簡單的預防,就可能達到很好的效果。平時生活中要注意保暖,減少受涼、勞累的機會(hui) ,家裏多通風,減少病原體(ti) 聚集。疾病流行期間,減少外出或聚集,從(cong) 而減少被感染的機會(hui) ,防患於(yu) 未然。一旦孩子出現發熱,就要及時監測體(ti) 溫,不要通過捂汗的方式來降溫,有過熱驚史的孩子,退燒藥的使用要靈活,不要拘泥於(yu) 一定要38.5或39℃以上才用,根據不同的情況,可以適當提前用藥,來不及的時候可以用肛栓,以達到盡快退燒的目的。
如果兒(er) 童出現驚厥時,家長不要過於(yu) 驚慌,第一時間做應急處理。首先將患兒(er) 側(ce) 臥,防止嘔吐物吸入肺部,同時清理掉口腔內(nei) 的食物、嘔吐物等,避免窒息。患兒(er) 出現牙關(guan) 緊閉、麵色發紺時,不要用硬物強行塞入口腔,包括用自己的手指,以防出現繼發性外傷(shang) ,這時可以刺激人中、耳垂、合穀等處,通過刺激讓患兒(er) 清醒,減少大腦缺氧的時間。不要強行喂藥、喂水,稍有緩解後,如果是熱性驚厥,可以及時用肛栓退熱,盡快送醫。在醫院,會(hui) 進一步區別單純性、複雜性熱性驚厥,並排查相關(guan) 嚴(yan) 重疾病,以決(jue) 定後續的治療方案。
一般來說,單純性熱驚預後較好,轉為(wei) 癲癇的可能性極小,不需要長期服用抗癲癇的藥物。而複雜性熱驚轉為(wei) 癲癇的可能性較大,對大腦也有較大的損傷(shang) ,需較長時間規範預防性服用抗癲癇藥物。(記者 王夢航 通訊員 殷舒月 羅鑫)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