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打造基於“生本、生活、生態”的道法課堂

發布時間:2024-02-19 10:05:00來源: 《中國教育報》

  作者:李道強 (山東(dong) 省濱州市經濟技術開發區第一中學教師、山東(dong) 省特級教師、齊魯名師)

  初中“道德與(yu) 法治”課程是落實立德樹人根本任務的關(guan) 鍵課程,在打牢學生思想基礎方麵發揮著不可替代的作用。傳(chuan) 統道法課堂重知識傳(chuan) 授、輕學生體(ti) 驗,重理論說教、輕探究實踐,近教材文本、遠生活實際,部分教師仍沿用“填鴨式”教學方法,使課堂存在著情境設計虛化、學習(xi) 活動弱化、小組合作形式化,構建理想狀態多、直擊現實問題少等短板,導致教學內(nei) 容無法真正觸動學生內(nei) 心,難以達成培育核心素養(yang) 的目標。

  為(wei) 解決(jue) 上述問題,我和教師們(men) 結合30年一線教學經驗,逐步形成了基於(yu) “生本、生活、生態”的“三生”道法教學主張,並以此為(wei) 基礎改革課堂教學,引導學生立誌成才,為(wei) 學生的幸福和發展奠基。

  生本:凸顯學生主體(ti) 地位

  教學的核心是學生,教學過程要服務於(yu) 學生的成長和發展。

  把課堂真正還給學生。教學中,要以學生不斷擴大的生活和交往範圍為(wei) 基礎,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以學生為(wei) 中心,關(guan) 注學生個(ge) 性。例如,在執教九年級上冊(ce) 《生活在新型民主國家》一課時,我們(men) 設計“模擬政協”活動,引導學生結合本地民生需求,在與(yu) 教師交流討論的基礎上,填寫(xie) “關(guan) 於(yu) 某某事項的提案”,讓學生認識到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領導的多黨(dang) 合作和政治協商製度作為(wei) 我國的一項基本政治製度是如何為(wei) 治國理政服務的。“模擬政協”活動從(cong) 學生生活實際出發,把教會(hui) 學生學習(xi) 、提升核心素養(yang) 作為(wei) 教學的主要價(jia) 值追求。同時,教師將學法指導融入課堂教學,以內(nei) 容定學法、以學法定教法、以教法導學法,實現了學生從(cong) “學會(hui) ”到“會(hui) 學”的轉變,構建了學生主動發現、主動研究、主動探索的課堂學習(xi) 文化。

  堅持不讓一名學生掉隊。堅持麵向全體(ti) ,教好每名學生,把提升學生核心素養(yang) 作為(wei) 課堂教學的至高追求。通過現代化的教學手段,激發學生學習(xi) 熱情,引導學生在活動中實踐、在實踐中思考、在思考中創新。例如,在執教九年級上冊(ce) 《堅持改革開放》一課時,教師在課前組織學生搜集改革開放前祖輩的生活照片和今天的家庭生活照片,在教學過程中設計“曬曬你和家人的幸福生活”活動,讓學生在今昔對比中感受“改革開放是決(jue) 定中國命運的關(guan) 鍵抉擇”,引領學生堅定“聽黨(dang) 話、跟黨(dang) 走”的信念。

  生活:解決(jue) 真實的生活問題

  教學源於(yu) 生活又服務於(yu) 生活。好的教學就是讓學生做真事、真做事,落實教、學、做合一的生活教育理念。

  展示學生的真實生活情境。要以學生的真實生活為(wei) 基礎,增強教學內(nei) 容的針對性和現實性,突出問題導向,立足於(yu) 發展學生核心素養(yang) ,以提升學生的思想政治素質、道德修養(yang) 、法治素養(yang) 、人格修養(yang) 和責任意識為(wei) 目標,堅持學科邏輯與(yu) 生活邏輯相統一、主題學習(xi) 與(yu) 學生生活相結合。例如,在執教七年級上冊(ce) 《愛在家人間》一課時,教師以視頻形式向學生展示真實生活情境:小凡同學回家後,媽媽常說的一句話是“今天作業(ye) 完成了嗎”;小凡同學發燒了,爸爸陪著他去門診輸液,給他買(mai) 飯……教師隨後提問:在上述情境中,父母更關(guan) 注哪些問題?你希望父母關(guan) 注哪些問題?你可以從(cong) 哪些方麵著手改善親(qin) 子關(guan) 係?這樣的教學方式,以真實生活情境為(wei) 基礎,引導學生解決(jue) 與(yu) 自身密切相關(guan) 的問題,在師生互動、生生互動中實現自學、互學、群學的深度學習(xi) 。

  使用教師的真實生活情境。教師是學生的榜樣。思政課教師特別要重視以身作則,用優(you) 秀的品行去影響學生,用富有魅力的人格去感染學生,遵循學生身心發展特點和成長規律,在教育學生的同時實現自身成長。例如,在執教七年級上冊(ce) 《愛在家人間》一課時,教師向學生展示自己為(wei) 母親(qin) 洗腳的視頻,並鼓勵學生做孝敬父母的小事。這樣的教學,用身邊的故事講述天邊的道理,點燃學生心靈的火花,讓學生豐(feng) 富真實的生活經曆、解決(jue) 真實的生活問題,自然而然地習(xi) 得核心素養(yang) 。

  生態:實現師生的自然成長

  人在認識世界和改造世界的過程中,順應規律往往能事半功倍。道法教學同樣如此,要尊重教育教學規律和學生身心發展規律,營造自然的、生態化的、可持續的教育環境,培養(yang) 學生的政治認同、道德修養(yang) 、法治觀念、責任意識和健全人格。

  組織彰顯教育規律的教學活動。例如,在開展七年級下冊(ce) 《集體(ti) 生活邀請我》一課的教學時,基於(yu) 學生、基於(yu) 課標、基於(yu) 生活,教師和學生一起設計課堂活動“托蛋寶寶”,讓學生4人一組,用方布托著雞蛋一起前行,保證雞蛋不滑落,在活動體(ti) 驗中引導學生感受集體(ti) 的力量。這樣的教學寓理於(yu) 例、發人深思,讓道法課堂有滋有味,讓有意義(yi) 的內(nei) 容更有意思。

  設計遵循教育規律的教學流程。“三生”道法教學主張的具體(ti) 教學流程包括:運用經驗,情景導入;自主學習(xi) ,合作探究;質疑問難,展示點撥;盤點梳理,遷移運用;回歸生活,學會(hui) 踐行。這樣的設計意在扭轉傳(chuan) 統教學中的片麵應試教育傾(qing) 向,切實提高育人水平,讓學生成為(wei) 生活和學習(xi) 的主人。

  實施符合教育規律的教學評價(jia) 。在教學中,要推進基於(yu) 問題解決(jue) 的多元測評,從(cong) 真實問題的解決(jue) 出發進行教學評價(jia) 。例如,在執教九年級上冊(ce) 《凝聚價(jia) 值追求》一課時,教師就“載人航天精神在當代具有怎樣的精神價(jia) 值”這一真實問題,設計多元評價(jia) 量表,將自評、組評、師評、觀察、描述性評語、談話、成長記錄、考試等評價(jia) 方式相結合,以學科核心素養(yang) “政治認同”為(wei) 統領,關(guan) 注學生學習(xi) 的全過程,依托全市學生評價(jia) 係統,對學生在校內(nei) 、校外不同時段的學習(xi) 狀況進行評價(jia) ,這一做法也輻射到了其他學科。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