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送崗到身邊 “春風行動”@各地求職者 線上線下均可投遞簡曆

發布時間:2024-02-20 09:42:00來源: 央視新聞客戶端

  春節假期剛剛結束,多地已迎來首批返崗複工人員,人社部門通過組織專(zhuan) 車、專(zhuan) 列、包機等暖心服務,讓務工人員順利返回工作崗位。

  愛心返崗路 情暖務工人

  2月15日一大早,天還沒亮,雲(yun) 南鎮雄縣556名務工人員就已經在火車站等候發車。他們(men) 要搭乘今年的第一趟“務工專(zhuan) 列”踏上返崗之路。

  鎮雄縣務工人員艾顯琪:我們(men) 從(cong) 家一出門就包接送到高鐵站,還為(wei) 我們(men) 買(mai) 了免費的高鐵票,讓我們(men) 感到心裏很暖。

  作為(wei) 勞務輸出大縣,鎮雄縣今年春節就有20多萬(wan) 人返鄉(xiang) 過節。為(wei) 確保務工群眾(zhong) 快速、有序、安全返崗,當地以村民小組為(wei) 網格,精準建立了分類台賬,提前為(wei) 務工人員返崗做足了準備。

  鎮雄縣公共就業(ye) 和人才服務中心副主任王馳:後續我們(men) 還將繼續通過包高鐵、包大巴、引導私家車組隊等方式,持續有序輸出我們(men) 的務工人員。確保我們(men) 的務工人員能夠實現出家門就上車門,下車門進廠門。

  在貴州黔西南州的冊(ce) 亨縣客運站,18輛張貼“返崗直通車”字樣的專(zhuan) 車整齊排列,務工人員就要從(cong) 這裏前往廣東(dong) 、浙江等地務工。

  冊(ce) 亨縣務工人員楊承勇:今天是我來這裏第一次坐車,而且是免費的,這裏有個(ge) 大禮包,裏麵有吃的,還有水,這使我感到家鄉(xiang) 的溫暖。

  在江蘇無錫,用工企業(ye) 早早來到火車站,迎接首批新疆務工人員的到來。“點對點”大巴車將員工直接送到企業(ye) 門口。

  無錫市錫山區人管中心就業(ye) 服務部部長仲巍:區鎮兩(liang) 級人社服務專(zhuan) 員先後走訪區重點用工企業(ye) ,收集500餘(yu) 個(ge) 崗位信息,精準推送給東(dong) 西部對口幫扶地區的人社部門,將崗位送到務工人員家門口。

  “春風”送溫暖 招工就業(ye) 忙

  今年春節期間,全國多地人社部門“過節招工不打烊”,通過舉(ju) 辦形式多樣的招聘會(hui) ,為(wei) 節後企業(ye) 的穩定複產(chan) 源源不斷輸送勞動力。

  春節期間,河南淮濱縣組織的“新春招聘會(hui) ”吸引了很多求職者。這幾年,當地紡織服裝產(chan) 業(ye) 發展迅速,用工缺口大。此次招聘活動給廣大務工人員提供了“家門口就業(ye) ”的機會(hui) 。

  淮濱縣趙集鎮居民鄭分分:我以前在江蘇浙江服裝廠幹好幾年,今年過年回來,我發現淮濱的廠挨著廠,服裝廠和紡織廠特別多,我決(jue) 定在淮濱發展。

  為(wei) 鼓勵返鄉(xiang) 人員就地、就近就業(ye) ,淮濱縣為(wei) 企業(ye) 和務工人員牽線搭橋,組織求職者到各企業(ye) 觀摩,幫助求職者了解招聘信息,打消就業(ye) 疑慮。

  除了線下的招聘會(hui) ,線上的雲(yun) 招聘也給求職者帶來了便利。春節期間,江西南昌高新區每天開展“屏對屏”直播雲(yun) 招聘,互動人數高峰能達到2萬(wan) 多人。高新區還利用大數據信息化技術,上線就業(ye) 服務小程序,整合錄入園區2萬(wan) 多個(ge) 優(you) 質崗位,並接入江西“就業(ye) 之家”係統,實現了全省招聘信息一鍵瀏覽。

  南昌市求職者萬(wan) 鑫:在這上麵可以精準找到想要的工作,到時候在這上麵可以直接填寫(xie) 簡曆,也不用全省各處跑,這上麵是可以一鍵投遞。

  春風行動已累計舉(ju) 辦

  各類招聘活動1.8萬(wan) 場

  記者從(cong) 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部了解到,今年的春風行動將持續到4月8日,聚焦農(nong) 村勞動者和有用工需求的用人單位,集中開展引導有序外出務工、促進就近就業(ye) 和返鄉(xiang) 創業(ye) 等各類就業(ye) 服務。

  截至2月17日,全國已累計舉(ju) 辦各類招聘活動1.8萬(wan) 場,發布崗位1000萬(wan) 個(ge) ;發出務工人員專(zhuan) 車、專(zhuan) 列、包機,輸送勞動者10萬(wan) 人。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就業(ye) 促進司副司長運東(dong) 來:預計活動期間將提供各類就業(ye) 崗位約3000萬(wan) 個(ge) 。今年的“春風行動”組成線上線下立體(ti) 式招聘矩陣,讓群眾(zhong) 切實感受到“就在身邊”“可感可及”的就業(ye) 服務。

  (總台央視記者 李欣 張芊芊 李紅剛)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