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63】內蒙古:“熱效應”激活“冷資源”
【在這片遼闊的土地上63】
光明日報記者 高平 王瀟
駿馬疾馳,駝鈴清脆,伴著雪地摩托的轟鳴……冰雪覆蓋的呼倫(lun) 貝爾陳巴爾虎旗呼和諾爾草原,此時一派沸騰——一場盛大的冰雪那達慕開始了。
“我們(men) 一行人就是奔著冰雪那達慕而來的,在這兒(er) 好好體(ti) 驗了一把內(nei) 蒙古的冰雪風情。”裹著厚厚棉服的廣東(dong) 遊客誌偉(wei) 一臉興(xing) 奮地對記者說。
曾幾何時,“幹半年、歇半年”“一季養(yang) 三季”是內(nei) 蒙古麵臨(lin) 的發展困境。
如何扭轉困境?內(nei) 蒙古全力做好“冰雪+”文章,發展冰雪旅遊、賽事、產(chan) 業(ye) ,用“熱效應”激活了“冷資源”。
通過“冰雪+旅遊”,內(nei) 蒙古打造全季旅遊“熱”。
“第一次來烏(wu) 蘭(lan) 察布很驚喜,欣賞了很多之前沒有見過的東(dong) 西。”一位來自蒙古國的女遊客對記者說。
2024年首月,烏(wu) 蘭(lan) 察布迎來跨境遊開門紅,截至1月25日,共接待來自蒙古國的遊客26批次,共2000餘(yu) 人。
針對冬季旅遊基礎設施薄弱、冰雪產(chan) 品種類單一的問題,內(nei) 蒙古推出《內(nei) 蒙古2023—2024年度冬季旅遊活動實施方案》《內(nei) 蒙古自治區第20屆冰雪那達慕實施方案》;實施“引客入蒙”計劃,拿出2000萬(wan) 元資金,推出至2024年4月底的旅遊專(zhuan) 列、包機,出台區外遊客招徠的專(zhuan) 項獎勵政策……
一係列有針對性的舉(ju) 措,讓“冰雪+旅遊”在內(nei) 蒙古火了起來:在滿洲裏,中俄蒙國際冰雪節多姿多彩,吸引國內(nei) 外遊客爭(zheng) 相打卡;在根河,“冷極馬拉鬆”火熱開跑;在鄂倫(lun) 春自治旗,歡快的“伊薩仁”(集會(hui) 、聚會(hui) )令人陶醉……據統計,去年入冬以來,內(nei) 蒙古累計接待遊客5002萬(wan) 人次,旅遊收入696億(yi) 元,分別是上年同期的5.01倍、6.78倍。
通過“冰雪+賽事”,內(nei) 蒙古掀起全民運動“熱”。
從(cong) 海拉爾區東(dong) 山台地,由西向東(dong) 眺望,“十四冬”主場館內(nei) 蒙古自治區冰上運動訓練中心宛如朵朵祥雲(yun) ,在廣袤大地上盤旋欲上。
“在沒有比賽和運動員備戰的情況下,這裏都是免費向市民開放。我們(men) 還會(hui) 為(wei) 小朋友免費提供上冰的護具,讓教練帶著小朋友練習(xi) ,推動冰雪運動進一步向大眾(zhong) 普及!”內(nei) 蒙古自治區冰上運動訓練中心短道速滑館館長於(yu) 洋說。
“我們(men) 緊密契合‘十四冬’籌辦,突出冰雪元素,精心推出特色體(ti) 育賽事活動,其中自治區級活動34場次,各盟市活動66場次,活動將一直持續到今年3月份。”內(nei) 蒙古自治區體(ti) 育局副局長張誌告訴記者。
通過“冰雪+產(chan) 業(ye) ”,內(nei) 蒙古興(xing) 起全新業(ye) 態培育“熱”。
馬達轟鳴,燈光閃爍,加速、轉彎、急停、漂移……隨著試車人員的一係列“炫酷操作”,茫茫雪原留下一串飄逸的車影。
“這是咱呼倫(lun) 貝爾別具特色的寒地試車項目。”牙克石市高新區黨(dang) 工委委員、副主任李誌剛掰著手指向記者細數說,“小鵬、蔚來、比亞(ya) 迪、領克……2023年12月以來,眾(zhong) 多車企紛紛來到這裏,對新車或新研發的零部件進行全方位低溫測試。”
目前,呼倫(lun) 貝爾已形成以牙克石市、陳巴爾虎旗、新巴爾虎左旗為(wei) 重點地區的汽車耐冷性測試產(chan) 業(ye) 布局,在國內(nei) 冬季汽車測試市場占有率約40%。2022年—2023年測試季,該市接待測試車企291家,測試車輛2419台次,實現經營收入1.29億(yi) 元,帶動完成三產(chan) 增加值1.31億(yi) 元。
不止工業(ye) 品耐冷性測試,冰雪裝備製造、冰雪人才教育培訓、寒地冰雪產(chan) 業(ye) 博覽會(hui) ……一個(ge) 冰雪產(chan) 業(ye) 全鏈條發展的體(ti) 係,正在內(nei) 蒙古的冰天雪地中茁壯成長。
“冬季雖然漫長寒冷,其中卻蘊含新的發展機遇,為(wei) 內(nei) 蒙古帶來了新的發展前景。深挖冰雪資源、厚植冰雪優(you) 勢、延伸冰雪鏈條,冰雪經濟紅利和社會(hui) 效應,正在內(nei) 蒙古釋放。”內(nei) 蒙古自治區宏觀經濟研究中心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處副處長代建明告訴記者。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3日 01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