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全媒+|進一步提升健康獲得感——從五組數據看2024年衛生健康工作重點
新華社北京2月28日電 題:進一步提升健康獲得感——從(cong) 五組數據看2024年衛生健康工作重點
新華社記者董瑞豐(feng) 、李恒
2023年,我國嬰兒(er) 死亡率降至4.5‰,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降至6.2‰,孕產(chan) 婦死亡率降至15.1/10萬(wan) ,居民主要健康指標居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前列。
一組組數據,標識出健康獲得感提升的軌跡。國家衛生健康委28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介紹衛生健康進展成效,前瞻下一步工作重點。
縣域內(nei) 就診率90% 讓優(you) 質醫療資源更“親(qin) 民”
“大病重病在本省就能解決(jue) ,一般的病在市縣解決(jue) ,頭疼腦熱在鄉(xiang) 鎮、村裏解決(jue) ”,是深化醫改的重要目標。
國家衛生健康委體(ti) 改司副司長莊寧介紹,為(wei) 破解群眾(zhong) 跨區域就醫難題,國家積極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前四批76個(ge) 國家區域醫療中心建設之後,患者外轉就醫平均下降約3成。縣域內(nei) 常見病、多發病就診率達到90%以上。
莊寧表示,2024年要繼續積極推動優(you) 質醫療資源擴容和均衡布局,持續完善公立醫院高質量發展的體(ti) 製機製,以地市為(wei) 單位深入推廣三明醫改經驗,讓群眾(zhong) 在改革中有更多實實在在的獲得感。
雙向轉診3032萬(wan) 人次 讓看病就醫更省心
截至2023年底,全國共建成各種形式的醫聯體(ti) 1.8萬(wan) 餘(yu) 個(ge) ,雙向轉診人次數達3032.17萬(wan) ,較2022年增長9.7%。
國家衛生健康委醫政司司長焦雅輝介紹,國家衛生健康委緊緊圍繞“基層首診、雙向轉診、急慢分治、上下聯動”的製度框架,以醫聯體(ti) 建設為(wei) 載體(ti) ,以常見病、多發病、慢性病分級診療為(wei) 突破口,努力構建更加科學的分級診療格局。
焦雅輝表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積極開展緊密型城市醫療集團建設試點,全麵推進緊密型縣域醫共體(ti) 建設,帶動基層醫療衛生服務能力進一步提升。同時,充分發揮信息化的支撐作用,推動醫聯體(ti) 內(nei) 醫療機構信息互通、數據共享、智慧互聯、結果互認。
托育服務位數約480萬(wan) 個(ge) 大力發展普惠托育服務
托育服務,事關(guan) 嬰幼兒(er) 健康成長,事關(guan) 積極生育支持。
國家衛生健康委人口家庭司副司長楊金瑞介紹,目前全國提供托育服務的機構已近10萬(wan) 個(ge) ,托育服務位數約480萬(wan) 個(ge) 。同時,國家衛生健康委會(hui) 同有關(guan) 方麵實施社區托育服務稅費優(you) 惠措施,出台托育機構設置標準、管理規範、登記備案、醫育結合、家庭托育點管理辦法等,大力促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
楊金瑞表示,下一步,國家衛生健康委將跟蹤研判人口形勢,繼續增加托位供給,提高服務質量,完善托育人才培養(yang) 體(ti) 係,促進托育服務健康發展。
中醫類總診療量12.8億(yi) 人次 充分發揮“治未病”優(you) 勢
中醫適宜技術具有“簡、便、驗、廉”的特點,深受老百姓喜愛。
國家中醫藥局綜合司副司長歐陽波介紹,據初步測算,2023年中醫類醫療衛生機構總診療量12.8億(yi) 人次,出院人數為(wei) 4148.6萬(wan) ,中醫藥在服務百姓健康方麵發揮積極作用。
歐陽波表示,以實現人人就近享受高質量中醫藥服務為(wei) 目標,國家中醫藥局從(cong) 提升中醫藥服務能力、優(you) 化中醫藥服務供給、規範中醫養(yang) 生保健服務、增強中醫藥服務可及性等方麵,持續推進優(you) 質高效中醫藥服務體(ti) 係建設。今年將全麵實施中醫藥振興(xing) 發展重大工程,加強國家中醫優(you) 勢專(zhuan) 科建設,充分發揮中醫藥在“治未病”等方麵的獨特優(you) 勢。
網絡直報係統覆蓋8.4萬(wan) 家機構 提升傳(chuan) 染病預警能力
新發突發傳(chuan) 染病的早發現、早報告、早處置十分重要。
國家疾控局綜合司副司長秦興(xing) 強介紹,目前我國已建立法定傳(chuan) 染病和突發公共衛生事件網絡直報係統,覆蓋全國8.4萬(wan) 家醫療衛生機構;常年對鼠疫、脊髓灰質炎等重點傳(chuan) 染病開展專(zhuan) 項監測。針對新冠等呼吸道疾病,拓展形成哨點醫院監測、病毒變異監測等10個(ge) 監測子係統,並開展急性呼吸道疾病多病原監測試點。
秦興(xing) 強表示,下一步將全麵推進智慧化多點觸發傳(chuan) 染病監測預警體(ti) 係建設,以新發突發傳(chuan) 染病為(wei) 重點,進一步完善多部門信息共享會(hui) 商、醫防協同、平急轉換等工作機製,加強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建設,加快提升病原微生物檢測、基因組測序等能力,不斷提升傳(chuan) 染病早期發現、科學評估、及時預警的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