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春風”暖大地 上崗人行早

發布時間:2024-02-29 09:5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經濟界麵】

  光明日報記者 邱玥 本報通訊員 範子溪

  2月21日,北京街道上厚厚的積雪尚未消融。凜冽寒風中,來自河北、陝西等地的務工人員搭乘朝陽區人社局安排的“就業(ye) 直通車”暖心專(zhuan) 車,到振遠護衛、愛儂(nong) 家政、東(dong) 方慧博等用人單位順利上崗複工。

  節後正值企業(ye) 複產(chan) 用工高峰。今年年初以來,為(wei) 了全力保障節後企業(ye) 複產(chan) 用工,助力一季度經濟社會(hui) 發展實現“開門紅”,各地人社部門協同企業(ye) 多措並舉(ju) ,省際跨區域勞務協作火熱開展,各類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不停,返崗複工補貼政策不斷。

  1.節後用工帶動就業(ye)

  春節後,北京市的家政服務市場迎來了招聘用工熱潮。元宵節前兩(liang) 天內(nei) ,愛儂(nong) 家政招聘負責人孟女士已經麵試了50餘(yu) 位前來應聘的家政阿姨。

  在用工大省廣東(dong) ,異地務工人員返崗保持平穩。據廣東(dong) 省人力資源和社會(hui) 保障廳副廳長謝忠保介紹,今年春運以來,異地務工人員流動總體(ti) 保持平穩有序。截至目前,外省農(nong) 民工入粵返崗已逾九成,超過1700萬(wan) 人,異地務工人員以返回原崗位就業(ye) 為(wei) 主流。

  值得一提的是,企業(ye) 對技能人才的需求尤為(wei) 旺盛。廣東(dong) 省人社廳調查數據顯示,當地企業(ye) 用工求人倍率在1以上,技能人才求人倍率長期在1.4以上,崗位供給有支撐。

  數據顯示,2023年,全國居民收入平穩增長,與(yu) 經濟增長基本同步,經濟持續恢複,促消費政策效果不斷顯現,消費潛力不斷釋放。旅遊、演出、展覽等文化娛樂(le) 消費火爆,零售、住宿、餐飲等接觸性服務業(ye) 消費明顯增長,帶動有關(guan) 就業(ye) 崗位增加。

  “今年節後用工市場的一大新特點,是勞動密集的建築業(ye) 和服務業(ye) 吸納就業(ye) 能力愈發凸顯。”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人口與(yu) 勞動經濟研究所副研究員趙文認為(wei) ,總體(ti) 來看,2024年初,就業(ye) 形勢逐步改善。2023年,在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的情況下,黨(dang) 中央、國務院將就業(ye) 擺在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優(you) 先位置,把穩就業(ye) 提高到戰略高度通盤考慮,取得了就業(ye) 穩定增長、失業(ye) 率平穩回落、就業(ye) 形勢總體(ti) 改善的成果,為(wei) 2024年穩就業(ye) 積累了積極因素。

  一方麵,服務業(ye) 吸納就業(ye) 能力不斷增強,服務業(ye) 就業(ye) 人數持續增長。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1月份,非製造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0.7%,比上月上升0.3個(ge) 百分點,表明我國企業(ye) 生產(chan) 經營活動總體(ti) 持續擴張。其中,建築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3.9%,服務業(ye) 商務活動指數為(wei) 50.1%,均高於(yu) 臨(lin) 界點,延續平穩擴張走勢。在旅遊業(ye) 、餐飲業(ye) 推動下,2024年的網約車行業(ye) 需求顯著增長,平台獲得收入的騎手數量呈現增長。

  另一方麵,隨著傳(chuan) 統製造業(ye) 加速向智能化、數字化轉型,對數字人才、複合型人才的需求度也更高。製造業(ye) 崗位也成為(wei) 高技能人才求職的熱門選擇。智聯招聘發布的2023年四季度《中國企業(ye) 招聘薪酬報告》顯示,電子技術、半導體(ti) 、集成電路、航空航天製造等多個(ge) 製造業(ye) 相關(guan) 行業(ye) 入圍招聘薪酬前十位。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有關(guan) 負責人指出,從(cong) 走勢看,2024年就業(ye) 工作穩的基礎總體(ti) 牢靠,經濟增長將進一步恢複,新舊動能加快轉換,新的就業(ye) 增長點不斷出現,為(wei) 穩就業(ye) 提供堅實支撐。與(yu) 此同時,經濟運行不確定因素增多,社會(hui) 預期偏弱,就業(ye) 總量壓力不減,結構性矛盾依然存在,穩就業(ye) 需要付出更多努力。

  2.政策精準成效顯現

  舉(ju) 辦專(zhuan) 場招聘會(hui) 、開通務工專(zhuan) 列、深入一線宣講……今年以來,各地區各部門更加突出重點群體(ti) 就業(ye) ,開展多種形式的公共就業(ye) 服務。

  2月18日上午,來自貴州省畢節市的556名務工人員,從(cong) 成貴高鐵畢節站出發,免費搭乘G3707次列車前往廣州市,開啟新一年的奮鬥。作為(wei) 勞務輸出大省,貴州省每年有600萬(wan) 左右農(nong) 村勞動力外出務工,主要前往廣東(dong) 、浙江、福建、江蘇等省。據介紹,截至目前,貴州地區已確定開行務工專(zhuan) 列18趟,辦理務工團體(ti) 票1.1萬(wan) 餘(yu) 張。

  山西省開展“節前為(wei) 企業(ye) 送工,節後為(wei) 群眾(zhong) 送崗”線上線下招聘活動一千餘(yu) 場,提供招聘崗位100萬(wan) 個(ge) 。早在1月,山西省就通過省外勞務服務工作站廣泛征集環渤海、長三角、珠三角等用工集中地區的企業(ye) 崗位信息,發布456家省外企業(ye) 的42355個(ge) 崗位,促進農(nong) 村勞動者有序轉移就業(ye) 。截至2月21日,山西省向北京、江蘇等省外方向組織了13批次“點對點”返崗複工,專(zhuan) 車服務保障農(nong) 民工順利返崗。

  海南省郵政網點、車站、碼頭變為(wei) “就業(ye) 驛站”,提供就業(ye) 政策谘詢、崗位推介等服務。湖北省荊門市組織“進園區選崗位”、直播帶崗、“就業(ye) 大篷車”送崗下鄉(xiang) 等活動,讓企業(ye) 招工更便捷、返鄉(xiang) 人員“有崗有業(ye) 、樂(le) 業(ye) 興(xing) 業(ye) ”。

  高校畢業(ye) 生方麵,2024屆全國普通高校畢業(ye) 生規模預計達1179萬(wan) 人,同比增加21萬(wan) 人。各地各部門加強對高校畢業(ye) 生等青年群體(ti) 就業(ye) 支持,推動用人單位與(yu) 高校畢業(ye) 生供需匹配,為(wei) 高校畢業(ye) 生提供就業(ye) 專(zhuan) 場服務。

  近年來,我國新就業(ye) 形態蓬勃發展,工作內(nei) 容新穎、工作模式多樣的新職業(ye) 如雨後春筍般相繼湧現,越來越多的大學生勇於(yu) 嚐試多元化的新興(xing) 職業(ye) ,在熱愛中練就本領與(yu) 技能。伴隨互聯網浪潮,內(nei) 容創作者、社群運營者、數字營銷師等群體(ti) 逐漸嶄露頭角;在科技創新的推動下,人工智能訓練師、大數據工程技術人員、虛擬現實產(chan) 品設計師等新職業(ye) 方興(xing) 未艾;伴隨綠色發展的理念深入人心,環境保護工程技術人員、碳排放管理員、濕地保護修複工程技術人員等新職業(ye) 蓬勃發展。

  “2024年,我國經濟增量有望大於(yu) 去年,這將為(wei) 擴大就業(ye) 提供有力支撐;產(chan) 業(ye) 結構升級擴充就業(ye) 容量,特別是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新商業(ye) 模式蓬勃發展,帶來全新的崗位需求,也有利於(yu) 擴大就業(ye) 空間,提升就業(ye) 質量。隨著穩預期、穩增長、穩就業(ye) 政策紅利逐步釋放,將繼續為(wei) 就業(ye) 穩定提供有力保障。”趙文指出。

  3.“春風行動”如火如荼

  從(cong) 組織開展“春風行動”、就業(ye) 援助月等係列就業(ye) 服務活動,精準規劃“穩就業(ye) ”目標群體(ti) ,切實升級“促就業(ye) ”服務措施,到強化政企協作,保障就業(ye) 市場供需對接,“牽線搭橋”助力群眾(zhong) 在家門口就業(ye) ,再到加大困難群體(ti) 精準幫扶力度,牢牢紮穩民生“底盤”……各地各部門一係列的政策“組合拳”,搭建了就業(ye) 的“快車道”,傳(chuan) 遞出積極的信號,溫暖了市場主體(ti) ,更凝聚前行合力。

  1月25日至4月8日,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等九部門聯合在全國開展2024年“春風行動”,集中提供引導有序返崗、促進就近就業(ye) 和返鄉(xiang) 創業(ye) 、組織招聘用工等服務。春節期間,各地“春風”不歇,線上線下招聘活動持續舉(ju) 辦,助力勞動者早返崗、企業(ye) 早開工。截至2月17日,全國已累計舉(ju) 辦各類招聘活動1.8萬(wan) 場,發布崗位1000萬(wan) 個(ge) ;發出務工人員專(zhuan) 車、專(zhuan) 列、包機3000輛(列、架)次,輸送勞動者10萬(wan) 人。

  與(yu) 此同時,各地堅持就業(ye) 優(you) 先,兜牢民生底線,穩崗返還政策持續實施,吸納就業(ye) 補貼延續拓展,形成穩崗擴就業(ye) 係統性政策支持體(ti) 係,為(wei) 政策紅利加速釋放注入了強大動力。

  浙江省出台15條關(guan) 於(yu) 保障重點領域生產(chan) 和用工、精準就業(ye) 服務等方麵穩工穩產(chan) 政策,鼓勵務工人員返崗就業(ye) ,促進有序流動。紹興(xing) 市推出企業(ye) 招用首次來紹人員給予每人250元招工獎勵等十條“增值式”服務;杭州市推出包車返崗交通補貼、“不停產(chan) ”企業(ye) 用能補貼、“兩(liang) 重不停”企業(ye) 項目用工補貼等政策。

  廣東(dong) 珠海、東(dong) 莞、雲(yun) 浮等市實施交通補助政策,以鼓勵務工人員返崗就業(ye) ,促進有序流動。東(dong) 莞市對在重點用工企業(ye) 工作的外省戶籍員工2月12日至17日期間返崗每人次補貼300元;2月18日至20日期間返崗每人次補貼200元。

  “下一步穩崗促就業(ye) ,要充分利用勞動力資源,以擴大就業(ye) 容量作為(wei) 就業(ye) 優(you) 先戰略的首要目標,提高勞動參與(yu) 率。數量優(you) 先,兼顧質量。通過加大轉移農(nong) 村勞動力力度,盤活存量勞動力。”趙文認為(wei) 。

  人力資源社會(hui) 保障部有關(guan) 負責人表示,2024年將更加突出就業(ye) 優(you) 先導向,加快完善高質量充分就業(ye) 促進機製,加力穩固就業(ye) 向好態勢。在政策方麵,將更加突出協同性,推動非經濟政策出台同步評估就業(ye) 影響,提升經濟社會(hui) 發展對就業(ye) 的帶動力;同時完善財政補貼、稅收優(you) 惠、金融支持、社會(hui) 保障等支持體(ti) 係,持續釋放政策促就業(ye) 紅利。

  《光明日報》(2024年02月29日 15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