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各地出實招擴大有效投資

發布時間:2024-03-01 09:41:00來源: 經濟日報

  近期,多地重大項目“滿弦”開工。各地在擴大有效投資上普遍展現出發力更強、結構更優(you) 的特點,進一步激發市場活力,提振發展信心,助推經濟回升向好。

  聚焦重點優(you) 化結構

  “從(cong) 各地投資項目看,普遍注重從(cong) 科技創新投資中要效益,重點聚焦新能源、人工智能、數據算力、網絡通信、節能環保、生物醫藥等前沿科技和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提升投資的前瞻性,提前謀劃布局地區產(chan) 業(ye) 轉型,大力培育和增強經濟發展後勁、實力。”吉林省財政科學研究所所長張依群表示。同時,各地還不約而同地在增強城市都市圈功能、承接產(chan) 業(ye) 轉移、構建高鐵高速網絡、城中村改造、提升防災減災能力等重大基礎設施建設方麵下功夫,積極尋求投資規模效益,補齊經濟發展短板,大力為(wei) 傳(chuan) 統基建和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賦能提效。

  各地2024年政府工作報告中對今年如何擴大有效投資進行了係統部署,不少地方還公布了具體(ti) 金額。比如,福建將謀劃實施省重點項目1600個(ge) 、年度計劃投資6700億(yi) 元以上;上海今年將加快推進重大工程建設,全年完成投資2300億(yi) 元;吉林今年計劃實施重大項目2500個(ge) 以上,其中億(yi) 元以上項目1000個(ge) 以上;江西今年實施省大中型項目3670個(ge) ,力爭(zheng) 完成投資1萬(wan) 億(yi) 元;河南重點項目完成投資1萬(wan) 億(yi) 元,基礎設施投資增長10%;安徽開展先進製造業(ye) 投資“領跑”計劃,製造業(ye) 投資增長10%以上。

  在投向上,各地十分注重將今天的投資加速轉化為(wei) 明天的生產(chan) 力和競爭(zheng) 力。比如,北京今年將加大新型基礎設施投資力度,擴大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投資規模,加快機器人產(chan) 業(ye) 園、生物醫藥標準廠房等項目建設。上海推進智能算力集群、浦江數鏈城市區塊鏈、數據交易鏈等新型基礎設施建設,實施新一輪高水平企業(ye) 技術改造,打造100個(ge) 技術改造示範項目。河北推動抽水蓄能等新能源項目建設,布局完善5G、工業(ye) 互聯網、人工智能算力中心等新型基礎設施。黑龍江推動建設一批高技術、高成長性、高附加值項目,建設省級重點產(chan) 業(ye) 項目1000個(ge) ,力爭(zheng) 新引擎和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項目占比超過50%。

  民生領域投資也緊抓不懈。湖北著眼強基礎補短板,今年將加快推進城市建設、水利設施、能源管網等領域重大項目建設,年度投資1.3萬(wan) 億(yi) 元以上。安徽今年將拓展醫院住院設施改造提升、養(yang) 老保障服務、中外合作辦學等民生領域投資空間。貴州今年將加快建成交付4.42萬(wan) 套房屋,啟動實施保障性住房3600套,實施城中村改造2萬(wan) 戶。

  “當前經濟形勢下,擴大有效投資是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著力擴大有效需求協同發力的關(guan) 鍵鏈接點。”中國社會(hui) 科學院財經戰略研究院研究員汪德華分析認為(wei) ,一方麵,儲(chu) 能、算力、水利水網等基礎設施建設,事關(guan) 未來產(chan) 業(ye) 發展、國家經濟安全,是推動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的長期基礎;另一方麵,擴大有效投資是擴大內(nei) 需的最有效手段,地方政府可以借此充分發揮能動作用。

  西南財經大學教授、西財智庫首席經濟學家湯繼強認為(wei) ,擴大有效投資是調節經濟總量與(yu) 結構的有效政策工具,在穩定地方經濟運行中扮演著重要角色。有效投資通過改進生產(chan) 效率和產(chan) 業(ye) 結構,帶動有效供給、拉動消費,實現更高水平的經濟增長,進而推進需求牽引供給、供給創造需求的更高水平動態平衡,促進經濟良性循環。

  激發民間投資活力

  在擴大民間投資上,地方展現出更多行動力,在今年政府工作報告中部署了一係列激發民間投資活力的舉(ju) 措。青海今年將開展民間投資提升促進行動,建立重點產(chan) 業(ye) 常態化項目推送機製,引導民間投資由“活”而強、向“新”而行。山東(dong) 將建立省級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支持民間投資參與(yu) 基礎設施、科技創新、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重大項目,通過不動產(chan) 投資信托基金試點、混合所有製改革等方式,鼓勵民間投資盤活存量資產(chan) 。

  此外,廣東(dong) 今年將細化出台鼓勵民間投資重點行業(ye) 目錄,持續向民間資本推介示範項目和應用場景。廣西將建立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引導金融機構加強融資支持,加大力度支持民間投資項目前期工作。雲(yun) 南今年將多層級向民間資本推介項目,定期發布重大項目、產(chan) 業(ye) 項目、特許經營項目清單,將重大民間投資項目納入省級推進有效投資重要項目協調機製;產(chan) 業(ye) 民間投資增長15%以上,民間投資占投資比重的46%左右。重慶將落實擴大民間投資支持政策,動態調整民間投資清單,加大民間投資增信支持和要素保障,用好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新機製,推動基礎設施領域REITs試點,支持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重點領域項目建設運營。

  “今年各地把激發民間投資活力放在重要位置,更加注重政府投資和民間投資綜合發力,預計投資增速較高。”汪德華表示,民間投資活力是經濟活力的長期來源,需進一步做好製度建設,切實保護企業(ye) 家合法權益,持續優(you) 化營商環境,提振企業(ye) 家投資信心。

  相關(guan) 舉(ju) 措正在加速落地。貴州近日出台的《關(guan) 於(yu) 促進民營經濟發展壯大的若幹政策措施》明確提出,實施省市縣三級領導領銜推動民間投資項目專(zhuan) 項行動;到2027年,民間投資占固定資產(chan) 投資比重達45%以上。近日發布的《江西省實施項目帶動戰略“十百千萬(wan) ”工程行動計劃(2024—2026年)》提出,依托省投資項目在線審批監管平台建立民間投資項目推介平台,公開發布項目基本情況、參與(yu) 方式、回報機製等信息,為(wei) 項目落地創造條件;建立省級重點民間投資項目庫,協調推動項目在辦理用地、用林、用能、環境影響評價(jia) 等手續時一視同仁、平等對待,幫助民間投資項目順利實施。

  “要進一步發揮好政府投資和政策激勵的引導作用,有效帶動激發民間投資,有序推進政府和社會(hui) 資本合作,發揮民間投資在資源配置效率方麵的優(you) 勢,風險共擔、利益共享,提升民間投資配置效率。”湯繼強說。

  多措並舉(ju) 做好服務

  重大投資項目參與(yu) 主體(ti) 多、鏈條長,做好服務保障至關(guan) 重要。“今年各地積極開拓國內(nei) 國際兩(liang) 個(ge) 渠道、兩(liang) 個(ge) 市場,大膽探索政府投資+、基金+、企業(ye) +、內(nei) 外資+等多種模式,有效發揮政府基金、風投基金、孵化基金、信托基金等綜合投資效益,活化存量資產(chan) ,擴充資金渠道,增強投資有效供給。”張依群表示,從(cong) 投資具體(ti) 操作上看,各地搶抓國家新質生產(chan) 力布局機遇,本著“抓大不放小和抓早抓快抓好”原則,實行全域統籌規劃、整體(ti) 布局、包點服務、突出實效,讓更多項目投資能夠及時準確落地。

  吉林今年將實行重點項目分級包保,省級統籌、專(zhuan) 班推進20個(ge) 百億(yi) 級項目、22個(ge) 東(dong) 北振興(xing) 滾動實施方案重點項目,統籌做好政策、資金、用地、用能等保障,“一對一”解決(jue) 好征地、拆遷、審批等問題,強化施工進度,保證投資強度。福建今年將在嚴(yan) 守紅線底線前提下,通過優(you) 化服務,加大用地、用林、用海、環境容量等保障力度,確保重大項目簽得成、批得快、落得下、建得好。山東(dong) 將建立用地、資金、環境、能耗煤耗等要素需求“四張清單”,探索批次建設用地省級審批權下放,提高專(zhuan) 項債(zhai) 使用集中度,落實省級能耗指標收儲(chu) 交易機製,優(you) 先保障重大項目落地。

  “發揮投資‘有效性’重點在於(yu) 精準施策,錨定高質量發展目標,聚焦經濟社會(hui) 發展中的關(guan) 鍵領域和薄弱環節。”湯繼強表示,擴大有效投資需要持續優(you) 化投資環境,以經營主體(ti) 需求為(wei) 導向,以提升企業(ye) 獲得感為(wei) 出發點和落腳點,打造最優(you) 投資環境,優(you) 化投資空間布局,以數字賦能破解改革瓶頸,打造良好的營商環境。

  張依群認為(wei) ,擴大有效投資應堅持市場主導,做好項目投資規劃設計,保持投資進度均衡,保證項目質量。要統籌經濟、社會(hui) 、生態效益,兼顧資本利益和民眾(zhong) 關(guan) 切,確保項目運營可持續、回款有保障。同時,要強化投資預警,防範和降低投資風險。

  “為(wei) 確保項目及時有效落地,需進一步加強有關(guan) 部門和地方的政策協調配合,加強政策取向一致性評估,包括時度效等方麵。同時要注意統籌發展與(yu) 安全,評估投資綜合效益時應充分考慮全局效益。”汪德華建議。(記者董碧娟)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