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新優勢 澎湃新動能
上海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搶抓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
培育新優(you) 勢 澎湃新動能
圍繞技術革命性突破、生產(chan) 要素創新性配置、產(chan) 業(ye) 深度轉型升級,上海市加快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不斷培育新產(chan) 業(ye) 、新業(ye) 態和新模式,高質量發展的新動能新優(you) 勢正不斷集聚。
上海市委主要負責同誌表示,要搶抓智能化、綠色化、融合化發展機遇,源源不斷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進一步激發高質量發展的動力。
構建研發、中試、量產(chan) 融合產(chan) 業(ye) 體(ti) 係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上海鬆江段,臨(lin) 港產(chan) 業(ye) 園區。走進上海格思航天科技有限公司數字工廠,一條潔淨的衛星生產(chan) 線呈現在眼前。
“2021年,這裏還是一片空地。2023年底,工廠落成,第一顆衛星下線。目前,工廠年產(chan) 能達300顆衛星。”企業(ye) 負責人告訴記者,工廠已具備整星與(yu) 部組件的設計、研發、組裝及生產(chan) 能力,並提供從(cong) 概念設計到最終交付的全流程衛星解決(jue) 方案。格思航天落成投產(chan) ,打開了上海市鬆江區構築G60衛星互聯網產(chan) 業(ye) 基地的新天地。
距離格思航天不遠,上海尚實航空發動機股份有限公司產(chan) 業(ye) 園正拔地而起。隆隆的轟鳴聲在耳畔回響。“這款新型發動機正在試車,模擬在空中運行的各種狀態。”企業(ye) 負責人說。
尚實航空是一家年輕的企業(ye) ,在中小航空發動機和航空輔助動力研發領域成績斐然。目前,尚實航空發動機已列裝國內(nei) 多個(ge) 飛機型號,實現了大規模的國產(chan) 替代。2023年,尚實航空產(chan) 值增長300%。
航天衛星、航空發動機產(chan) 業(ye) 作為(wei) 新質生產(chan) 力的代表,過去在鬆江區都是空白。幾年前,尚實航空發動機研製成功後,上海市和鬆江區有關(guan) 方麵快速反應,在政策、土地、資本、人才等方麵給予鼎力支持,為(wei) 企業(ye) 快速發展注入動力。
“長三角G60科創走廊正在建設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科創走廊和重要創新策源地、先進製造業(ye) 基地,塑造更多發展新動能新優(you) 勢。”鬆江區委書(shu) 記程向民說,“著眼國家戰略需求和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強,我們(men) 通過強化科技創新策源功能,培育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鬆江區正加速集聚科創企業(ye) ,加快關(guan) 鍵核心技術突破,推動實現科技成果轉化,努力構建研發、中試、量產(chan) 等環節高效銜接的科創產(chan) 業(ye) 融合發展體(ti) 係。”
目前,鬆江區規上工業(ye) 企業(ye) 數量位居上海前列,在集成電路、人工智能、生物醫藥、新能源領域聚集了4000多家企業(ye) 。截至2023年底,全區戰略性新興(xing) 產(chan) 業(ye) 產(chan) 值占規上工業(ye) 產(chan) 值比重達58.4%,研發投入達到6.79%,均高於(yu) 上海全市平均水平。
圍繞全產(chan) 業(ye) 鏈著力延鏈補鏈強鏈
如何提供全產(chan) 業(ye) 鏈支撐?延鏈、補鏈、強鏈,成為(wei) 上海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的重要抓手。
在鬆江經濟技術開發區的正泰集團產(chan) 業(ye) 園展廳裏,一條涵蓋發電、儲(chu) 電、輸電、變電、配電、售電、用電的全產(chan) 業(ye) 鏈清晰展現。“深度融入全球新能源產(chan) 業(ye) ,建設可自控的產(chan) 業(ye) 鏈,已成為(wei) 集團競爭(zheng) 力之一。”正泰電氣股份有限公司黨(dang) 委書(shu) 記、副董事長陳成劍表示。
發展新能源儲(chu) 能技術與(yu) 產(chan) 業(ye) ,是正泰集團的新發展方向,其產(chan) 業(ye) 鏈還在不斷延長。正泰集團下屬的上海泰睿鋰電科技有限公司,已開始自研並中試一款新的產(chan) 業(ye) 無人機電池。“我們(men) 還延伸到電池產(chan) 業(ye) 鏈上遊,對相關(guan) 材料進行深度開發。”公司鋰電技術負責人郭峰說。
在寰泰儲(chu) 能科技股份有限公司實驗室,一種新型儲(chu) 能電池——釩電池正在研製中。車間裏,液體(ti) 在兩(liang) 個(ge) 油罐模樣的裝置中不斷運轉。“太陽能產(chan) 生的電能被輸入這些液體(ti) 中,當需要時從(cong) 液體(ti) 中輸出,通過中間裝置再產(chan) 生電。”公司董事長南逸解釋。
企業(ye) 發展中,寰泰儲(chu) 能特別重視產(chan) 業(ye) 鏈的完整性,建成了從(cong) 釩礦、高純釩加工、電解液生產(chan) 到儲(chu) 能係統、儲(chu) 能電站運營的全產(chan) 業(ye) 鏈。
上海的創新創業(ye) 者日益意識到:延長產(chan) 業(ye) 鏈,可以讓創新的成果持續具有競爭(zheng) 力。
政企聚力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支撐
形成新質生產(chan) 力,需要長遠謀劃、精心布局,集聚資源助力企業(ye) 把夢想變成現實。張江高科技園區提前布局,經過數十年不懈努力,如今已成為(wei) 上海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重要集聚區。
位於(yu) 張江高科技園區的華領醫藥技術(上海)有限公司是一家專(zhuan) 注於(yu) 新藥研發的生物技術公司,曆經10年,其自主研發的一類創新藥多格列艾汀片已經上市。
10年間,上海出台一係列舉(ju) 措,助力企業(ye) 研發。借助藥品上市許可持有人製度,華領醫藥的新藥生產(chan) 得以委外加工,不用自己投資建廠,轉而專(zhuan) 注研發。新藥上市後,浦東(dong) 新區又支持其在區域內(nei) 醫院率先使用,有力支持創新藥快速成長。
2023年,上海獲批的4個(ge) 一類新藥,全部誕生在浦東(dong) 新區。2023年,浦東(dong) 新區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規模達3780億(yi) 元,比上年增長5.9%,在全市占比達40%。
浦東(dong) 新區持續布局前沿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細胞及基因治療是其中的代表之一。上海沙礫生物科技有限公司正努力研製一種新的細胞治療藥物。“目前,該藥品已進入一期臨(lin) 床試驗。”公司董事長兼總經理劉雅容說。
浦東(dong) 新區超前規劃,在張江科學城建立了上海國際醫學園區。目前,園區已吸引國家兒(er) 童醫學中心、複旦大學附屬腫瘤醫院(浦東(dong) 院區)等1000多家機構、企業(ye) 落戶。上海國際醫學園區集團有限公司總經理夏多介紹,園區誕生了人工耳蝸產(chan) 品等多項科技成果,“瞄準新興(xing) 前沿賽道布局,細胞、基因、合成生物學、智能養(yang) 老整體(ti) 都還處於(yu) 產(chan) 業(ye) 發展的前期,我們(men) 將持續用心用力為(wei) 產(chan) 業(ye) 創新發展營造良好環境。”
生物醫藥產(chan) 業(ye) 的推陳出新,也催生了相關(guan) 新服務。在直徑7米多的圓環形同步加速器“跑道”上,質子束正在一圈圈加速“奔跑”。位於(yu) 嘉定區的上海交通大學醫學院附屬瑞金醫院腫瘤質子中心內(nei) ,由中國科學院、科技部、國家衛生健康委與(yu) 上海市合作的首台國產(chan) 質子治療示範裝置正在發揮作用。據了解,愛浦瑞(上海)健康科技有限公司將推出質子治療普惠保險,推動質子治療更好惠及百姓。(劉士安 謝衛群 沈文敏)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