取消中考普職分流 可行嗎?目前缺少客觀的實際條件
原標題:普職分流引爭(zheng) 論,取消是最優(you) 解嗎?
中新網北京3月14日電(記者 袁秀月)中考普職分流一直是社會(hui) 關(guan) 注的熱門話題,今年兩(liang) 會(hui) 期間,多位代表委員就普職分流等話題建言獻策。
如何看待圍繞普職分流的討論?中考改革能解決(jue) 升學壓力嗎?中新網記者就此話題采訪了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中國教育發展戰略學會(hui) 學術委員會(hui) 委員陳誌文。
問題一:普職分流需要擔憂嗎?
對於(yu) 近年來一些家長對於(yu) 中考普職分流的擔憂,陳誌文認為(wei) ,這背後透露出大眾(zhong) 對於(yu) 普職分流的兩(liang) 個(ge) 誤解。
誤解一:50%的初中生不能上普高。他表示,5:5式普職分流的說法,近些年來沒有提過,也沒有哪個(ge) 地方實現過這個(ge) 分流目標,官方近年的相關(guan) 說法仍是“大體(ti) 平衡”,甚至強調“職普協調發展”。而且從(cong) 教育部公布的數據來看,2022年有6成以上學生讀了普高,並非是5:5。
誤解二:中職學生不能考大學。陳誌文表示,這也是不存在的焦慮,中職同樣可以考大學,而且有非常寬廣的路徑,現在還有一個(ge) 單獨的賽道叫職業(ye) 本科。
問題二:“取消普職分流”,可行嗎?
有人認為(wei) ,為(wei) 了緩解家長和學生的壓力,應該取消或延遲普職分流。在儲(chu) 朝暉看來,取消普職分流,目前缺少客觀的實際條件。職高和普高都是要讓不同的人能人盡其才,能根據天賦和社會(hui) 需求進行培養(yang) 。如果都按考試分數來劃分,可能會(hui) 影響孩子的發展。
在他看來,以前的傳(chuan) 統教育一直強調讀書(shu) 考試,但單一的評價(jia) 體(ti) 係,會(hui) 讓教育與(yu) 社會(hui) 發展、科技發展等離得太遠,也不能把人的才能發展出來。他認為(wei) ,家長需要轉變思想觀念,隻要孩子的優(you) 勢發揮出來,就會(hui) 有前途。
問題三:取消中考,可以緩解壓力嗎?
還有人提出,應取消中考,直接普及高中教育,以此來緩解孩子的壓力。對此陳誌文表示,從(cong) 毛入學率來看,高中教育可以說是普及的,所以取消中考本質是想取消普職分流。
“這還涉及到一些問題,中職還要不要,誰去上中職,誰去上某某著名中學和隔壁中學,這些問題都解決(jue) 了,再來說取消中職的問題。”
他認為(wei) ,中考、高考都是高利害關(guan) 係的考試,涉及到老百姓的切身利益,牽一發而動全身,所以中考改革一定要先立後破,循序漸進,謹慎推進。
問題四:如何推進普職協調發展?如何提升職業(ye) 教育吸引力?
近年來各地都在大力發展職業(ye) 教育,但對很多學生和家長來說,仍然缺乏吸引力,如何改善?
陳誌文表示,教育部在2022年調整了中職教育的定位,從(cong) 單純“以就業(ye) 為(wei) 導向”轉變為(wei) “就業(ye) 與(yu) 升學並重”。2023年,教育部等多部門出台文件,提出要積極發展綜合高中。
他表示,中職定位的調整就是讓大家放心,中職學生上大學的道路是暢通的。綜合高中是普高和職高兩(liang) 條線並行發展,也是為(wei) 了緩解家長的擔心。
至於(yu) 提升職業(ye) 教育的吸引力,陳誌文認為(wei) ,一方麵要提升職業(ye) 教育的質量,另一方麵還要解決(jue) 產(chan) 業(ye) 升級問題,通過產(chan) 業(ye) 升級提升中職學生的薪酬待遇。
問題五:如何進一步減負?
這兩(liang) 年,減負是中國教育的熱門話題,如何進一步減負?儲(chu) 朝暉認為(wei) ,這些年教師和學生的負擔重,是由於(yu) 外在於(yu) 教學的要求太多。減負的關(guan) 鍵,就是把跟教學沒有直接相關(guan) 性的內(nei) 容減掉。
他還提到,調研發現,中小學生中存在兩(liang) 個(ge) 突出現象:被動性人格和孤立性人格。為(wei) 此他建議,不要把孩子的時間和空間塞得太滿,要讓孩子有自主活動的時間和空間,有自主實踐和自主選擇的內(nei) 容。
陳誌文認為(wei) ,隻要學習(xi) 必然有它應該有的負擔,要減的是多餘(yu) 的負擔。其次,家長也需要解決(jue) 觀念問題,不要著急,讓孩子多嚐試、多體(ti) 驗,人生是揚長避短。(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