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治理惡意P圖違法行為難在哪兒?內容審核標準不明確

發布時間:2024-03-19 09:46:00來源: 法治日報

  本報記者 孫天驕

  近日,多名社交平台博主對理想汽車的新品MEGA車型進行惡意P圖,將“奠”和“新能源殯儀(yi) 車”等字樣貼於(yu) 車身,吐槽其“像棺材”,相關(guan) 圖片在網絡上熱傳(chuan) 並引發爭(zheng) 議。之後,理想汽車通過發送侵權通知、律師函等形式,向各網絡平台提出刪除侵權信息的要求。

  《法治日報》記者梳理發現,在網絡上,以這種惡意P圖手段進行侮辱、造謠的現象不在少數,特別是針對個(ge) 人的惡意P圖行為(wei) 經常發生,嚴(yan) 重者甚至引發網絡暴力,導致被P圖者身心遭受嚴(yan) 重傷(shang) 害。

  博主惡意P圖傳(chuan) 播

  涉嫌侵犯多重權益

  惡意P圖傳(chuan) 播開之後,理想汽車向相關(guan) 平台和博主發出投訴通知函。該通知函提出,2024年3月2日,相關(guan) 平台“成熟小貓”等用戶對理想汽車的新品MEGA車型進行惡意P圖,嚴(yan) 重侵害理想汽車的產(chan) 品形象及品牌聲譽,侵害了理想汽車的名譽權。理想汽車要求平台對相關(guan) 內(nei) 容做刪除等處理。

  目前,相關(guan) 平台原本發布的P圖內(nei) 容已不可見。

  對於(yu) 理想汽車遭遇的風波,泰和泰(重慶)律師事務所高級合夥(huo) 人、規穀子智庫創始人朱傑分析說,在此次事件中,惡意將新車P圖的行為(wei) 存在可能侵犯他人著作權、名譽權甚至涉嫌刑事犯罪等問題。首先,P圖者未經理想汽車許可,擅自修改其產(chan) 品的圖片並發布到網絡上,涉嫌侵犯理想汽車的著作權。其次,P圖者使用“奠”和“新能源殯儀(yi) 車”等字樣以及“像棺材”的吐槽,對理想汽車的產(chan) 品故意進行虛構,降低社會(hui) 評價(jia) ,涉嫌侵犯了理想汽車的名譽權。

  朱傑提到,如果後續證實,因惡意P圖侮辱等行為(wei) 導致理想公司商譽、新車銷售等產(chan) 生損失,P圖者有可能承擔相應的刑事責任:根據刑法規定,捏造並散布虛偽(wei) 事實,損害他人的商業(ye) 信譽、商品聲譽,給他人造成重大損失或者有其他嚴(yan) 重情節的,處2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並處或者單處罰金;如果P圖的內(nei) 容被惡意傳(chuan) 播,並導致公眾(zhong) 誤解或恐慌,可能構成傳(chuan) 播虛假信息罪。

  “如果此次事件背後有策劃者組織並實施了一係列惡意P圖和捏造並散布虛假事實,那麽(me) 策劃者無疑觸犯了法律,可能需要承擔共同侵權或共同犯罪或教唆犯罪等多重法律責任。”朱傑說。

  借助社交平台造謠

  傳(chuan) 播很快成本很低

  惡意P圖在網絡上並不鮮見,大多為(wei) 針對普通人的惡意P圖行為(wei) ,P圖背後還可能伴隨著侮辱、造謠等進一步行為(wei) 。P圖往往借助社交平台傳(chuan) 播開來,嚴(yan) 重者可能發展為(wei) 針對被P圖者的網絡暴力。

  2023年9月,湖南公安機關(guan) 網安部門發現,自媒體(ti) 博主謝某通過網絡平台發布其2歲女兒(er) 生活照片和視頻後,李某心生嫉妒,利用PS等技術將謝某女兒(er) 照片與(yu) 動物圖像進行惡意拚接,通過多個(ge) 網絡平台散布傳(chuan) 播侮辱性圖片和言論,引發網民圍觀攻擊,損害受害人名譽。事發後,公安機關(guan) 依法對李某處以行政拘留10日處罰。

  2023年3月,蘇州大學學生趙某多次將女性同學、好友發在“朋友圈”的照片進行惡意P圖並發到色情網站上。隨後,公安機關(guan) 對其作出行政處罰決(jue) 定,蘇州大學依校規對其作出開除學籍決(jue) 定。

  2023年3月,廣東(dong) 省汕頭市澄海區許先生爆料稱,有人將他抓妻子出軌現場的露臉視頻發布在多個(ge) 社交平台和短視頻平台上,並將視頻中的他P上綠帽,用戲謔的口吻稱“這個(ge) 才好看”“全澄海第一深情”及其他涉及人身侮辱性的詞匯。視頻發布後得以廣泛傳(chuan) 播,播放量超千萬(wan) 次,不少網友對許先生進行了語言攻擊。許先生認為(wei) 自己遭到了“網暴”。之後,經過警方調查,王某林、陳某娜等6名參與(yu) 隱私視頻錄製或傳(chuan) 播的違法嫌疑人被當地公安機關(guan) 分別處以行政拘留、罰款、警告等行政處罰。其中,P了綠帽照片並加以評論的違法行為(wei) 人陳某娜由於(yu) 情節較重,被公安機關(guan) 處以行政拘留5日處罰。

  記者在社交平台上搜索“被惡意P圖”等關(guan) 鍵詞發現,有被他人惡意P圖經曆者很多。重慶女孩李染(化名)是一名cosplay(角色扮演)愛好者,經常在自己的社交平台上傳(chuan) 喜歡角色的cos圖。然而,她有一天發現自己一套遊戲角色的cos圖被人投稿到了“廁所號”(社交平台上一種專(zhuan) 門掛人吐槽的賬號),投稿人把她P圖成了蛇精臉、過分大的眼睛、“曖昧”的腮紅,還把手上的道具故意馬賽克處理。幾十條評論中有多條低俗評論,不乏辱罵等言論。

  “我不明白投稿人惡意P圖的動機是什麽(me) ,不管是P圖的人,還是評論區的言論,都讓人感到非常不適。”李染說。

  記者在調查過程中發現,針對明星等公眾(zhong) 人物的惡意P圖尤為(wei) 常見。經了解,惡意P圖是“粉黑大戰”(粉絲(si) 和黑粉相互罵戰)中常見的手段,P圖內(nei) 容往往極為(wei) 惡劣,涉及對明星的外貌攻擊、極度羞辱甚至對明星及其家人的惡意詛咒等。

  “我曾見過有女明星照片被過度銳化,顯得皮膚很差,還有把女明星和她兒(er) 子P成黑白遺照的,非常歹毒。”一名粉絲(si) 告訴記者。

  在朱傑看來,惡意P圖不管是針對個(ge) 人還是企業(ye) 都是侵權行為(wei) ,但針對個(ge) 人的惡意P圖行為(wei) 可能更加嚴(yan) 重。因為(wei) 個(ge) 人的名譽、肖像等權益更加容易受到侵犯,而且一旦受損,恢複起來也更加困難。此外,針對個(ge) 人的惡意P圖行為(wei) 往往伴隨著侮辱、造謠等進一步行為(wei) ,對受害者的精神和心理造成更大的傷(shang) 害。因此,在治理惡意P圖行為(wei) 時,應更加關(guan) 注對個(ge) 人權益的保護。

  北京航空航天大學法學院副教授趙精武認為(wei) ,過去惡意P圖可能還需要借助Photoshop等軟件進行專(zhuan) 門加工,現在借助人工智能,能夠在短時間內(nei) 生成大量“精致”的P圖,這也意味著製造虛假信息、詆毀信息的成本更低。具體(ti) 而言,針對個(ge) 人P圖的問題主要表現為(wei) :惡意P圖,製造針對個(ge) 人的網絡謠言,如常見的造“黃謠”等。

  提高識別追蹤能力

  強化監管打擊力度

  受訪專(zhuan) 家均認為(wei) ,從(cong) 現實情況來看,治理惡意P圖行為(wei) 存在一定難度。

  在趙精武看來,一方麵,相關(guan) 平台可能對於(yu) 什麽(me) 樣的P圖構成惡意P圖存在內(nei) 容審核標準不明確的問題;另一方麵,部分惡意P圖行為(wei) 甚至成為(wei) 網絡黑灰產(chan) 的一部分,並與(yu) 網絡謠言、網絡暴力等違法犯罪行為(wei) 結合,形成更為(wei) 複雜的犯罪產(chan) 業(ye) 鏈。

  朱傑認為(wei) ,識別惡意P圖行為(wei) 需要一定的技術手段和專(zhuan) 業(ye) 知識,追蹤和定位P圖者也需要耗費大量的時間和資源,法律對惡意P圖行為(wei) 的製裁力度和效果也直接影響到治理的難度。

  “治理惡意P圖行為(wei) 需要全社會(hui) 的共同努力和參與(yu) 。隻有加強法律法規建設、提高技術手段和專(zhuan) 業(ye) 知識水平、加強自律和監管等多方麵的措施相結合,才能有效地遏製惡意P圖行為(wei) 的發生和蔓延。”朱傑說。

  為(wei) 此,他建議,相關(guan) 部門應加強對惡意P圖行為(wei) 的監管和打擊力度,製定更加完善的法律法規明確處罰措施;同時,提高技術手段和專(zhuan) 業(ye) 知識水平,提高識別和追蹤惡意P圖行為(wei) 的能力,可以在國家反詐中心App開設識別P圖小程序等功能鑒定真偽(wei) ,利用人工智能技術為(wei) 權益保障賦能。平台方應加強內(nei) 容審核和管理,及時發現、存證和刪除惡意P圖內(nei) 容;建立健全用戶舉(ju) 報和投訴機製,鼓勵用戶積極參與(yu) 監督和維權。

  趙精武說,有關(guan) 主管部門需要實施係統性、全局性的治理措施。對於(yu) 惡意P圖者,造成嚴(yan) 重後果構成犯罪的,依法追究其刑事責任;對於(yu) 與(yu) 惡意P圖相關(guan) 的網絡黑灰產(chan) ,則需要公安機關(guan) 進行刑事偵(zhen) 查,鏟除整個(ge) 產(chan) 業(ye) 鏈。平台方應當與(yu) 相關(guan) 主管部門合作,結合主管部門提供的監管建議,定期優(you) 化網絡信息內(nei) 容審核機製,采用“人工+機器”的方式評估和判斷顯著存疑的P圖,在確認構成惡意P圖後,采取刪除圖片、封禁賬號、報告違法信息等管理措施。

  此外,朱傑提到,應增強廣大網民的法律意識,讓其認識到惡意P圖行為(wei) 的違法性和危害性,加強自律,不參與(yu) 和轉發惡意P圖。被P圖者應及時采取措施保護自己的權益,例如及時將侵權信息進行存證、向平台舉(ju) 報、向公安機關(guan) 報案等;同時,加強自我保護意識,避免在一些不安全的網絡環境中暴露自己的個(ge) 人信息和肖像。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