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鵲橋二號中繼星成功發射 將建地月新“鵲橋”

發布時間:2024-03-21 09:45: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光明日報文昌3月20日電(記者陳海波 通訊員蔡金曼)3月20日8時31分,鵲橋二號中繼星在中國文昌航天發射場成功發射升空。

  “鵲橋二號精確入軌、精準控製,為(wei) 其後續執行一係列飛控任務奠定了堅實基礎。”國家航天局探月與(yu) 航天工程中心副主任葛平表示,作為(wei) 探月工程四期任務實施的關(guan) 鍵一環,鵲橋二號中繼星將架設地球和月球之間的新“鵲橋”,起到通信樞紐的作用,為(wei) 正在運行的嫦娥四號和即將開展的嫦娥六號、七號、八號,以及後續國內(nei) 外月球探測任務提供地月中繼通信服務。

  據悉,探月工程四期由嫦娥四號、六號、七號和八號4次任務組成。嫦娥四號已於(yu) 2018年12月發射,實現了世界首次月球背麵軟著陸巡視探測。嫦娥六號將於(yu) 2024年上半年擇機發射,計劃實施月背采樣返回。嫦娥七號和嫦娥八號將構建月球科研站基本型,開展月球環境探測等任務。

  中繼衛星被稱為(wei) “衛星的衛星”,是為(wei) 衛星、飛船等航天器提供測控通信和數據傳(chuan) 輸的“中轉站”。由於(yu) 月球始終有一麵背對地球,著陸在月球背麵的探測器受到月球自身的遮擋,無法直接與(yu) 地球進行測控通信和數據傳(chuan) 輸。2018年5月,我國發射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作為(wei) 嫦娥四號探測器與(yu) 地球之間通信的“中轉站”。

  探月工程四期任務需要開展的著陸探測和采樣地點,主要位於(yu) 月球南極和月球背麵地區,需要功能更廣、性能更強的中繼星,架設起月球對地新的“中繼通信站”。為(wei) 此,科研人員對鵲橋二號中繼星進行了技術攻關(guan) 。與(yu) 嫦娥四號“鵲橋”中繼星相比,鵲橋二號中繼星技術創新更多、技術狀態更多、功能更強、接口更為(wei) 複雜、任務時間跨度更大。此外,鵲橋二號攜帶了多台科學載荷,將開展科學探測。

  護送新“鵲橋”上天的,是長征八號遙三運載火箭。這是長征八號火箭首次執行探月軌道發射任務,為(wei) 提高可靠性,遙三在遙一、遙二基礎上做了多項技術改進。火箭飛行24分鍾後,星箭分離,將鵲橋二號中繼星直接送入近地點高度200公裏、遠地點高度42萬(wan) 公裏的預定地月轉移軌道,中繼星太陽翼和中繼通信天線相繼正常展開,發射任務取得圓滿成功。

  “對於(yu) 鵲橋二號來說,發射成功隻是第一步。”葛平說,後續,鵲橋二號還需要進行軌道中途修正、近月製動等一係列重要動作,在進入24小時周期的環月大橢圓凍結軌道後,與(yu) 嫦娥四號和嫦娥六號進行天地對通測試,確保鵲橋二號建立對地對月中繼通信鏈路,為(wei) 嫦娥四號、嫦娥六號以及後續任務提供中繼通信服務。

  其中,與(yu) 嫦娥六號的天地對通測試尤其值得期待。“這將驗證它們(men) 天地聯合工作的協調性、匹配性,判定鵲橋二號中繼星是否具備支持嫦娥六號實施月背采樣返回的能力。”葛平說。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1日 09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