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明時評】打通專利轉化的“最後一公裏”
【光明時評】
作者:許明月 楊國強(分別係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教授、西南政法大學經濟法學院博士研究生)
在今年全國兩(liang) 會(hui) 上,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負責人表示,今年是實施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專(zhuan) 項行動方案的關(guan) 鍵一年,將全麵實施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推進“一對多”的開放許可,降低製度性交易成本,提高專(zhuan) 利轉化效率。
不同於(yu) 傳(chuan) 統的“一對一”許可方式,專(zhuan) 利開放許可可以實現權利人一視同仁、簡便快捷的“一對多”許可。專(zhuan) 利權人自願聲明並經國家知識產(chan) 權局公告,任何人依照聲明的價(jia) 格和標準支付費用即可便捷獲得專(zhuan) 利實施許可。近年來,我國專(zhuan) 利數量快速增長,專(zhuan) 利實力迅速提升,據世界知識產(chan) 權組織2023年專(zhuan) 利統計報告,我國國際專(zhuan) 利申請量已連續4年位居世界第一,成為(wei) 國際專(zhuan) 利申請的最大來源國。2021年6月1日起施行的專(zhuan) 利法確立了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從(cong) 製度層麵按下了我國專(zhuan) 利成果轉化的“快進鍵”。據統計,截至2023年年底,我國22個(ge) 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試點省份共計5.9萬(wan) 餘(yu) 件專(zhuan) 利參與(yu) 試點,匹配推送至11萬(wan) 多家中小企業(ye) ,達成許可超1.7萬(wan) 項,其中“一對多”許可占比超四成。打通專(zhuan) 利轉化的“最後一公裏”,持續提高專(zhuan) 利轉化率,讓大量的專(zhuan) 利技術通過轉化形成現實的生產(chan) 力,將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促進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更多動能。
專(zhuan) 利技術成果的轉化率很大程度上取決(jue) 於(yu) 轉化成本的高低。而在成果轉化成本中,促成專(zhuan) 利權人與(yu) 潛在專(zhuan) 利技術實施者達成許可交易的成本是重要的構成部分。大量科技成果獲得專(zhuan) 利後不能得到快速有效轉化,最主要的原因正是交易成本超過預期。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則從(cong) 根本上解除了專(zhuan) 利成果轉化的交易成本製約,是解決(jue) 科技成果不能轉化、轉化難和轉化慢的一劑良方,將對促進我國專(zhuan) 利成果轉化,特別是喚醒高校和科研院所眾(zhong) 多“沉睡”專(zhuan) 利發揮重要作用。
去年,國務院辦公廳印發《專(zhuan) 利轉化運用專(zhuan) 項行動方案(2023—2025年)》,對打通轉化關(guan) 鍵堵點作了專(zhuan) 門規定,提出強化高校、科研機構專(zhuan) 利轉化激勵,強化提升專(zhuan) 利質量促進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化的政策導向,為(wei) 全麵落實專(zhuan) 利轉化開放許可製度奠定基礎。未來,在此基礎上,還需建立健全與(yu) 之相關(guan) 的實施機製,如建設開放平台、製定平台運行規則、強化專(zhuan) 業(ye) 人才隊伍、組織專(zhuan) 業(ye) 化培訓等,同時逐步形成、優(you) 化與(yu) 專(zhuan) 利開放許可相關(guan) 的交易服務、信用監管、糾紛調解等配套措施。
目前,上海、北京、深圳、重慶、江蘇、四川等地圍繞高校和科研機構已部署開展存量專(zhuan) 利盤活工作,大力推動專(zhuan) 利產(chan) 業(ye) 化,努力促進高校與(yu) 科研機構專(zhuan) 利向現實生產(chan) 力轉化。盤活高校和科研院所擁有的專(zhuan) 利,以專(zhuan) 利開放許可的方式供企業(ye) 使用,將有利於(yu) 發揮專(zhuan) 利價(jia) 值,使其更快地轉化為(wei) 現實生產(chan) 力,促進產(chan) 業(ye) 創新和發展。相信專(zhuan) 利開放許可製度的全麵推行,將釋放巨大製度紅利,為(wei) 發展新質生產(chan) 力提供有力支撐。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2日 04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