泰山皮影戲 一唱就是一輩子
【一線講述】
泰山皮影戲 一唱就是一輩子
講述人: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泰山皮影戲傳(chuan) 承人 範正安
“一口道盡千古事,雙手揮舞百萬(wan) 兵。”一個(ge) 人、一塊白布、一張長桌、一束燈光、幾張精心雕刻的皮影、一堆樂(le) 器,演繹出人生的喜樂(le) 悲愁,這就是泰山皮影戲的真實寫(xie) 照。
泰山皮影戲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曆史,其演出劇目極為(wei) 豐(feng) 富,尤以《泰山石敢當》係列劇最為(wei) 著名。
我從(cong) 八歲開始學藝,十三歲拜師,至今已表演泰山皮影戲近七十載。
作為(wei) 泰山皮影戲的傳(chuan) 承人,我深知責任重大,這些年裏,始終堅守著自己的初心和夢想,一個(ge) 人一台戲,一唱就是一輩子。
在廣泛吸收西河大鼓等表演技藝基礎上,我獨創出一種能夠同時操縱、演唱和伴奏的皮影戲表演技藝,手腳並用,同時操縱鑔、鼓、木魚、呱嗒板、漁鼓、墜琴等八種樂(le) 器和各種影人,自己邊唱邊演,一刻都不得閑。
雖然我已79歲,但仍堅持在劇場為(wei) 觀眾(zhong) 獻上一場又一場精彩演出。每次準備停當、登上舞台,就一定要使出全身的力氣演好全場,吸引更多觀眾(zhong) 喜歡泰山皮影,讓這項民間藝術永遠傳(chuan) 下去。
泰山皮影戲被評為(wei) 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項目後,我借著這場“春風”,開門收徒,帶領家人、徒弟成立了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一邊做學術研究,一邊開拓皮影戲市場。
在堅守傳(chuan) 承的同時,我也注重創新,自己編曲目、製作皮影、表演。我不僅(jin) 表演傳(chuan) 統經典精品戲《蛙鶴龜》、老戲新編爆笑戲《武鬆打虎新傳(chuan) 》,而且還編寫(xie) 了許多反映農(nong) 民致富、鄉(xiang) 村振興(xing) 等內(nei) 容的新戲。
如今,泰山皮影藝術研究院中有很多剛畢業(ye) 的大學生,他們(men) 研發新產(chan) 品和新劇目,承接皮影肖像定製服務,還接受個(ge) 人、企業(ye) 專(zhuan) 門劇目定製,泰山皮影戲在這裏以文化產(chan) 業(ye) 化的模式傳(chuan) 承發揚。孩子們(men) 也可以到這裏來全方位體(ti) 驗泰山皮影的設計、製作和表演,充分感受其魅力。
多年來,我一直致力於(yu) 弘揚傳(chuan) 統文化,做好文化傳(chuan) 承。在市裏有關(guan) 部門支持下,泰山皮影戲已進入泰安小學課堂,現在泰安市有3000多名孩子在學習(xi) 泰山皮影戲。
(光明日報記者趙秋麗(li) 、馮(feng) 帆采訪整理)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5日 05版)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