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傳統蘆笙 “飛”出苗鄉

發布時間:2024-03-25 10:04:00來源: 光明網-《光明日報》

  【一線講述】

  傳(chuan) 統蘆笙 “飛”出苗鄉(xiang)

  講述人:廣西民族管弦樂(le) 學會(hui) 蘆笙專(zhuan) 業(ye) 委員會(hui) 會(hui) 長、柳州市非遺代表性項目(融水苗族蘆笙音樂(le) )傳(chuan) 承人 賈征

  蘆笙音樂(le) 流行於(yu) 廣西柳州的融水、三江等民族地區,深受當地群眾(zhong) 喜愛。逢年過節,我們(men) 都會(hui) 舉(ju) 行各式各樣、豐(feng) 富多彩的蘆笙會(hui) ,吹起蘆笙跳起舞,慶祝自己的民族節日。

  如何讓傳(chuan) 統蘆笙“飛”出苗鄉(xiang) ?我認為(wei) ,關(guan) 鍵在於(yu) 創新。

  在高校裏,我們(men) 依據苗族蘆笙多聲部管樂(le) 的特點,創編了蘆笙合奏曲目,並大膽嚐試新的蘆笙樂(le) 團演奏方式。同時,我們(men) 還把苗族蘆笙傳(chuan) 習(xi) 與(yu) 思政育人相結合,讓學生們(men) 在學習(xi) 蘆笙基本功的同時,理解各個(ge) 聲部之間的配合方式,在音樂(le) 中提升團隊協作的意識。

  在中小學課堂上,我們(men) 積極將傳(chuan) 統蘆笙知識轉化為(wei) 孩子們(men) 易於(yu) 理解的教育語言,並創編了適合他們(men) 演奏的曲目。這些既簡單又富有樂(le) 趣的曲目,激發了孩子們(men) 對蘆笙的興(xing) 趣。

  我們(men) 還成立了融水達亨嘎蘆笙樂(le) 團和融水寨噠目蘆笙文化傳(chuan) 承基地,為(wei) 蘆笙愛好者義(yi) 務開展蘆笙培訓。我們(men) 不斷創新教學法,深化曲目內(nei) 涵,拓展演奏和表演模式,深受各界歡迎和支持。

  在舞台上,我們(men) 不斷嚐試新的演出形式。不管是蘆笙與(yu) 天琴、小提琴、管弦樂(le) 團的融合,還是蘆笙交響合奏的嚐試,都旨在吸引更多人關(guan) 注和了解這一傳(chuan) 統文化。

  盡管蘆笙傳(chuan) 承之路仍任重道遠,但我堅信,隻要我們(men) 齊心協力,一定能讓這一傳(chuan) 統文化在未來的歲月中繼續熠熠生輝。

  (項目團隊:光明日報記者 雷柯、方曲韻、高建進、吳春燕、唐一歌、王冰雅、宋喜群、周仕興(xing) 光明日報通訊員 李夢、金永成)

  《光明日報》(2024年03月25日 07版)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