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時政

認清人口規模巨大的人口新狀態

發布時間:2024-04-09 10:02:00來源: 北京日報

  作者:原新(南開大學經濟學院教授、南開大學老齡發展戰略研究中心主任)

  黨(dang) 的二十大提出“中國式現代化是人口規模巨大的現代化”的重要論斷,闡明了人口新形勢的本質特征。人口規模雖然是數量概念,但從(cong) 人口的經濟社會(hui) 特征來看,人口規模蘊含著總量、結構、素質和分布等多維性,因此人口規模巨大的人口新狀態也表現為(wei) 總人口規模巨大、老年人口規模巨大、受教育人口規模巨大和流動人口規模巨大等多個(ge) 方麵。

  總人口規模巨大。總人口規模巨大是人口規模巨大總量特征的表現。總人口規模在中國式現代化的建設周期內(nei) 始終巨大,貫穿於(yu) 新時代“兩(liang) 個(ge) 階段、分兩(liang) 步走”國家總發展戰略的全過程。2021—2022年是我國人口變動正負交替的分水嶺,總人口數量達峰為(wei) 14.13億(yi) 人,如果將總人口峰值視為(wei) 一個(ge) 值域,即便是總人口自2022年開始呈現減量變化,從(cong) 當前到2035年,即基本實現社會(hui) 主義(yi) 現代化的第一階段,總人口規模將一直處在峰值區,基本保持在14億(yi) 人以上。根據國際經驗,人口負增長在初期常伴有人口增減交替的波動,加上2024年受生肖龍年、疫情後生育反彈和生育支持政策的影響,人口負增長程度可能有所緩和,但低生育率常態所主導的長周期的內(nei) 生性人口負增長動力不會(hui) 根本改變,總人口負增長將是既定的長期大趨勢。盡管如此,中國式現代化建設的第二個(ge) 階段,我國人口總量還將處在高原期,到本世紀中葉仍保持在13億(yi) 人左右,人口規模優(you) 勢和超大規模潛在市場優(you) 勢將依然存在。

  老年人口規模巨大。老年人口規模巨大是人口規模巨大結構特征的表現。人口負增長將推動人口結構的老齡化提速和深化。一方麵,人口老齡化加速。國家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2023年老年人口和老齡化水平分別增至2.97億(yi) 人和21.1%,人口老齡化快速發展,邁入中度老齡社會(hui) 。到本世紀中葉,快速老齡化進程還將繼續,預測老年人口將達到峰值5.2億(yi) 人,老齡化水平將超過40%,邁入超老齡社會(hui) ;在本世紀後半葉,伴隨低生育率時代出生隊列人口步入老齡期,預估老年人口將減至3.6億(yi) 人左右,但老齡化水平會(hui) 因持續性的人口總量負增長而不斷升高,可能接近50%。另一方麵,低齡老年人口規模巨大。在本世紀中葉之前,我國人口老齡化將始終呈現典型的低齡老齡化特征,60—69歲低齡老人約占老年人口總數的40%—50%,預計數量將從(cong) 1.5億(yi) 人增加到2.1億(yi) 人。這是實施漸進式延遲法定退休年齡改革、大力提高老年人社會(hui) 參與(yu) 和開發長壽紅利的重要窗口期。

  受教育人口規模巨大。受教育人口規模巨大是人口規模巨大素質特征的表現。改革開放以來,我國國民健康狀況質性飛躍。根據數據,2022年,平均預期壽命、新生兒(er) 死亡率、嬰兒(er) 死亡率、5歲以下兒(er) 童死亡率、孕產(chan) 婦死亡率分別為(wei) 78歲以上、3.1‰、4.9‰、6.8‰、15.7/10萬(wan) 人,均優(you) 於(yu) 中高收入國家平均狀況,這是維護受教育人口規模巨大的健康根基。另外,數據顯示,我國九年義(yi) 務教育鞏固率達95%以上,高中階段毛入學率約92%,高等教育毛入學率接近60%,飛速走過了大學精英教育階段和大學大眾(zhong) 教育階段,已經進入了穩定的大學普及教育階段。2019年普通高等院校招生人數超過1000萬(wan) ,2022年普通高等院校畢業(ye) 生人數超過1000萬(wan) ,進入高等教育招生人數和畢業(ye) 人數的“雙千萬(wan) 時代”。我國已經成為(wei) 世界上高等教育年度招生和畢業(ye) 人數最多的國家,隨著高等教育毛入學率的穩步提升以及高等教育學齡人口長期維持較大規模,高等教育“雙千萬(wan) 時代”的受教育人口規模巨大優(you) 勢還將繼續保持,為(wei) 中國式現代化建設不斷蓄積高素質人才和積澱人力資本。

  流動人口規模巨大。流動人口規模巨大是人口規模巨大遷移和分布特征的表現。改革開放以來,隨著勞動力自由流動政策的不斷寬鬆化,流動人口和農(nong) 民工成為(wei) 我國經濟崛起的巨大動力。一方麵,人口流動遷移持久活躍,常年保持在億(yi) 萬(wan) 以上的巨大規模。國家統計局數據顯示,2021年,全國流動人口數量為(wei) 3.85億(yi) 人,占總人口的27.2%;2022年,全國農(nong) 民工總量達到2.96億(yi) 人;2023年,人口城鎮化水平提高到66.16%,均創曆史新高;另一方麵,區域人口增減分化。根據《中國統計年鑒2022年》《中國統計年鑒2023年》數據計算,2022年,已有20個(ge) 省份的人口自然增長率為(wei) 負,比2021年增加7個(ge) 省份,覆蓋全國總人口的70.1%;13個(ge) 省份的常住人口出現負增長,比2021年減少3個(ge) 省份,覆蓋全國總人口的46.3%,人口遷移流動對於(yu) 人口增減分化的影響可窺一斑。省際人口負增長正由點及麵迅速擴展,但是城市群、大都市、經濟發達省份的總人口依然保持增勢,城鎮化的空間布局和結構持續優(you) 化,新型城鎮化質量正在向好。

  總之,以人口規模巨大為(wei) 基礎的減量化、老齡化、素質化和增減分化的新常態是人口發展的規律性結果,尊重人口規律,堅持更新觀念、解放思想、科學認識、主動適應、積極應對,才是正確認識人口新常態的基本邏輯。

(責編:李雨潼)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