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季開學在即 教育部為2022年教育工作劃重點
央廣網北京2月16日消息(記者孫魯晉 車麗(li)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縱橫》報道,教育部15日發布,2021年秋季學期學校落實“雙減”工作開局良好、進展平穩、成效明顯。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
今年,“雙減”工作如何在“壓總量、控時間”的基礎上“調結構、提質量”?如何持續推進優(you) 質教育資源共建共享?
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司長呂玉剛在2022“教育新春”係列新聞發布會(hui) 上介紹,經過各地各校共同努力,73%的家長表示孩子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時間比“雙減”前明顯減少,85.4%的家長對課後服務表示滿意。
呂玉剛介紹:“在規定時間內(nei) 完成書(shu) 麵作業(ye) 的學生由‘雙減’前的46%提高到90%以上。自願參加課後服務的學生比例由去年春季學期末的49.1%提高到秋季學期末的92.2%。學校普遍建立了教學基本規程、強化了校本教研、落實了‘零起點’教學和學習(xi) 困難學生幫扶等製度,教學質量不斷提高。”
如何采取有效措施,切實保障“雙減”背景下的學習(xi) 效果和質量?天津市和平區嶽陽道小學校長褚新紅分享了該校的實踐經驗。她介紹說,學校在嚴(yan) 格落實國家課程方案的基礎上,構建五育並舉(ju) 的課程體(ti) 係,全麵建設適合每個(ge) 學生發展的優(you) 質課程。“持續探索‘小場地、大體(ti) 育’,以‘項目引領、競賽承載’為(wei) 運行機製,唱響‘每人每年一專(zhuan) 長’,幫助我們(men) 的學生在體(ti) 育鍛煉中享受樂(le) 趣、增強體(ti) 質、健全人格、鍛煉意誌。2021年我們(men) 全校學生的全年體(ti) 質健康達標率達到了99.56%。引導每個(ge) 學生主動從(cong) 事力所能及的家務勞動,全校學生每周10個(ge) 班級開展一人一崗‘共創整潔校園’勞動實踐活動。”
北京市西城區教委主任王攀認為(wei) ,作業(ye) 是課堂教學的必要補充,它更是課程、課堂教學和評價(jia) 反饋的關(guan) 鍵連接點,隻有把學習(xi) 的目標、作業(ye) 的目標和評價(jia) 的目標一體(ti) 化統籌設計,才能更好地鞏固學習(xi) 成果,檢驗教學效果,也才能改進教學方法。“我們(men) 也是以單元和知識領域為(wei) 基本單位,梳理了單元的知識脈絡和要點,形成了知識圖譜。根據這樣的知識圖譜,再根據學科特點和學生的實際水平,從(cong) 他的學習(xi) 目標、學習(xi) 內(nei) 容,再到作業(ye) 的目標、作業(ye) 的內(nei) 容、難度的結構以及評價(jia) 反饋,來進行作業(ye) 的分層分類設計,力爭(zheng) 實現作業(ye) 的個(ge) 性和彈性。”
呂玉剛透露,今年還將在深化基礎教育綜合改革上不斷突破,提高中考命題質量,構建以推進素質教育為(wei) 導向的科學的評價(jia) 體(ti) 係。他表示:“深化考試評價(jia) 改革,加快推進中考省級統一命題,要進一步加強‘雙減’背景下中考命題的研究工作,切實提高命題質量,確保依標命題、難易適度、教考銜接,確保考試的內(nei) 容不超課標,不能考高中階段的內(nei) 容,不能考校外培訓的內(nei) 容,切實做到學校教什麽(me) 考什麽(me) 。”
如何跟蹤評價(jia) “雙減”的成效?教育部基礎教育司副司長朱東(dong) 斌表示,將繼續強化教育教學管理,提高教師的專(zhuan) 業(ye) 能力,將“雙減”工作成效納入學校辦學質量評價(jia) 體(ti) 係。“按照去年教育部等六個(ge) 部門印發的《義(yi) 務教育質量評價(jia) 指南》的要求,體(ti) 現問題導向,改進評價(jia) 辦法,充分發揮質量評價(jia) 的導向作用。教育部也將委托第三方開展‘雙減’落實情況的獨立調查,進行跟蹤評價(jia) 。”
為(wei) 促進信息技術與(yu) 教育教學深度融合、全麵提高基礎教育質量,特別是在邊遠貧困農(nong) 村地區,實現優(you) 質教育資源的共享。呂玉剛介紹,2022年要進一步升級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以教育的信息化引領基礎教育的現代化。
“國家中小學網絡雲(yun) 平台是在2020年疫情突然暴發的情況下開發建立起來的,至今累計瀏覽次數超過60億(yi) 次。原來這個(ge) 平台主要是專(zhuan) 題教學資源和課程教學資源,我們(men) 做了新的研究和設計,現在有六個(ge) 板塊的資源建設,原來的課程資源主要是依靠了國家統編教材和人教版的教材,下一步要覆蓋各個(ge) 教材版本的課程教學資源。”
會(hui) 上,教育部表示今年還要聚焦重大部署,重點落實《“十四五”學前教育發展提升行動計劃》。指導各省製訂具體(ti) 實施方案,做好入園需求預測,以縣為(wei) 單位完善普惠性幼兒(er) 園布局規劃,健全普惠性學前教育保障機製,深入推進幼小科學銜接,進一步提高學前教育的普及普惠水平和科學保教質量,更好地服務國家人口發展戰略。
據了解,教育部近日還發布了《幼兒(er) 園保育教育質量評估指南》(以下簡稱《評估指南》),《評估指南》圍繞辦園方向、保育與(yu) 安全、教育過程、環境創設、教師隊伍等五個(ge) 方麵提出了15項關(guan) 鍵指標和48個(ge) 考查要點。
教育部表示,嚴(yan) 禁用直接測查幼兒(er) 能力和發展水平的方式評估幼兒(er) 園保教質量,以免引發強化訓練的非科學做法,加劇家長和社會(hui) 焦慮。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在接受總台央廣記者采訪時指出,學齡前兒(er) 童的學習(xi) 以直接經驗為(wei) 主,主要是在日常生活和遊戲中學習(xi) 。
儲(chu) 朝暉說:“在3-6歲,最關(guan) 鍵的是要根據這個(ge) 年齡段孩子的特征,注重發展孩子的個(ge) 性。不是把知識教學當成重點,而是通過遊戲的方式發展幼兒(er) 的個(ge) 性。幼兒(er) 園本身,一個(ge) 是保育,一個(ge) 是教育,我們(men) 將保教結合,不要把幼兒(er) 園當成學校,這是尊重學前教育規律的基礎。”
《評估指南》還提出,不提前教授小學階段的課程內(nei) 容,不搞不切實際的特色課程;製訂並實施與(yu) 幼兒(er) 身體(ti) 發展相適應的體(ti) 格鍛煉計劃,保證每天戶外活動時間不少於(yu) 2小時,體(ti) 育活動時間不少於(yu) 1小時。注重幼小科學銜接,大班下學期采取多種形式,有針對性地幫助幼兒(er) 做好身心、生活、社會(hui) 和學習(xi) 等多方麵的準備,建立對小學的積極期待和向往,促進幼兒(er) 順利過渡。
褚朝暉說:“學前教育中,幼兒(er) 園的小學化現象比較嚴(yan) 重。綜合評價(jia) 改革,事實上要從(cong) 這個(ge) 起點開始。《評估指南》本身也是為(wei) 了解決(jue) 這個(ge) 問題,特別把‘不得提前教授小學課程’提出來,實施評估的時候,如果有幼兒(er) 園小學化現象,可以通過減少評分或者相應的方式來糾正。”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
- “冰墩墩”走紅 公安部提醒:理性消費,切勿從“黃牛”手中高價購買
- 1月CPI、PPI同比漲幅雙雙回落 專家:我國居民消費價格總體平穩 PPI今年上漲空間有限
- 國家發改委下達全民健身設施補短板工程2022年中央預算內投資
- 民航局對六個入境航班發出熔斷指令
- 科技部:“科技冬奧”200多項技術成果為冬奧會提供有力支撐
- 全國政協港澳台僑委員會媒體見麵會在京舉行
- 北京冬奧會:奧運曆史上首次 實現全部場館城市綠色電網全覆蓋
- 1月我國吸收外資“開門紅” 高技術產業、中西部地區引資潛力大
- 商業地產綠色化進程或加速 業內熱議:“綠色溢價”能否被市場接受
- 2月16日全國預計發送旅客3029萬人次 交通運輸部門護航平安春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