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寶爸寶媽”迎減稅“紅包”!專家解讀嬰幼兒照護個稅專項附加扣除新政

發布時間:2022-03-29 08:49: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3月28日消息(記者劉柏煊)又有一項生育政策配套措施落地!今天(28日)下午,國務院印發通知,決(jue) 定設立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按照每個(ge) 嬰幼兒(er) 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新政回溯至今年1月1日起實施。

  

  (圖片來源:中國政府網)

  “嬰幼兒(er) 照護”扣除標準與(yu) “子女教育”一致

  現行的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可降低納稅人計稅的稅基,從(cong) 而達到減稅的目的。今年的《政府工作報告》中明確提出,“將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納入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這是生育政策的重要配套措施,也是政府給出的減稅“紅包”。

  從(cong) 最新公布的扣除標準來看,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嬰幼兒(er) 子女的相關(guan) 支出,按照每個(ge) 嬰幼兒(er) 每月1000元的標準定額扣除,那麽(me) 一年可扣除的額度就是12000元。這與(yu) “子女教育”專(zhuan) 項附加扣除的標準一致。

  中國人民大學財政金融學院教授、中國稅務學會(hui) 副會(hui) 長朱青解讀,這樣的政策設計考慮到了連貫性和可操作性。“從(cong) 促進稅負公平、簡化稅收製度的角度出發,可以看到‘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的扣除標準和方式都比照了之前的‘子女教育’,每個(ge) 嬰幼兒(er) 每個(ge) 月可扣1000元,既可以由父母中的一方來扣,也可以由父母雙方各扣50%即500元。”

  扣除標準體(ti) 現出一定前瞻性

  北京國家會(hui) 計學院教授、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李旭紅解讀,橫向對比來看,“每個(ge) 嬰幼兒(er) 每月1000元”的扣除標準較為(wei) 合理。“國際上主要國家嬰幼兒(er) 照護費用扣除金額限額一般不超過人均GDP的10%。按照2021年我國人均GDP約81000元測算,我國嬰幼兒(er) 照護費用扣除限額是每年8000元,平均一下,每月約為(wei) 680元。本次設定的扣除標準基本合理,並體(ti) 現了一定的前瞻性。”

  個(ge) 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擴充為(wei) 七項

  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正式設立後,也意味著現有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擴充為(wei) 七項,它們(men) 分別是: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子女教育、繼續教育、大病醫療、住房租金、住房貸款利息以及贍養(yang) 老人。

  北京大學經濟學院教授、財政學係主任劉怡認為(wei) ,從(cong) 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到年滿3歲孩子接受學前和學曆教育的相關(guan) 支出,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都有所涉及,一定程度上將降低家庭的養(yang) 育成本。與(yu) 此同時,專(zhuan) 項附加扣除體(ti) 係也更加完善。“3歲以下嬰幼兒(er) 照護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與(yu) 現行六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在政策設計上保持了總體(ti) 銜接。這一新政實施以後,個(ge) 人所得稅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基本覆蓋了納稅人全生命周期各個(ge) 階段的相關(guan) 重要支出,比如納稅人照護3歲以下的子女,撫養(yang) 接受教育的子女,贍養(yang) 老人,租房買(mai) 房,自己接受繼續教育,大病支出等。這些支出都可以按照稅法規定的標準享受相應的專(zhuan) 項附加扣除。”

  今年4月份可累計扣除4000元

  很多“寶爸寶媽”們(men) 關(guan) 心,具體(ti) 如何享受這項政策紅利?

  財政部稅政司、國家稅務總局所得稅司有關(guan) 負責人28日下午在答記者問中表示,按照個(ge) 人所得稅法相關(guan) 規定,專(zhuan) 項附加扣除可以在申報當月扣除,也可以在以後月份發工資時補充扣除;平時發工資沒有扣除的,或者沒有任職受雇單位的,也可以在次年辦理匯算清繳時補充扣除。例如,納稅人的子女在2021年10月出生,自2022年1月1日起納稅人即符合專(zhuan) 項附加扣除享受條件。納稅人4月份將嬰幼兒(er) 信息提供給任職受雇單位,單位在發放4月份工資時即可為(wei) 納稅人申報1至4月份累計4000元的專(zhuan) 項附加扣除。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