公安部:電信網絡詐騙犯罪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製 立案數連續9個月同比下降
央廣網北京4月14日消息(記者蔣勇)國務院新聞辦14日舉(ju) 行新聞發布會(hui) ,邀請公安部、工信部、央行等部門負責人介紹打擊治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工作進展情況。公安部表示,電信網絡詐騙犯罪持續上升勢頭得到有效遏製,立案數連續9個(ge) 月同比下降。
電信網絡詐騙是近年來高發頻發的新型違法犯罪,人民群眾(zhong) 對這種違法犯罪深惡痛絕。公安部表示,過去一年,我國對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出重拳、下狠手,打擊治理工作取得顯著成效。
不過,公安部刑事偵(zhen) 查局局長劉忠義(yi) 認為(wei) ,雖然得到了有效遏製,但電信網絡詐騙犯罪形勢依然嚴(yan) 峻複雜。
劉忠義(yi) 說:“網絡刷單返利、虛假投資理財、虛假網絡貸款、冒充客服、冒充公檢法是5種主要的詐騙類型。去年以來,先通過刷單返利騙取群眾(zhong) 信任,後引流至虛假投資平台實施詐騙的案件高發多發,發案和損失均在30%以上,被騙百萬(wan) 元以上的重大案件時有發生。”
阻擊電信網絡詐騙,管住高危電話卡是關(guan) 鍵一環。工信部網絡安全管理局局長隋靜表示,工信部組織建設信息通信行業(ye) 反詐大平台,持續提升技術防範能力,2021年,依法處置涉詐域名網址104萬(wan) ,攔截涉詐電話19.5億(yi) 次、涉詐短信21.4億(yi) 條。
隋靜說:“開通全國移動電話卡‘一證通查’服務,目前已為(wei) 全國用戶提供查詢服務5700多萬(wan) 次,組織集中排查處置涉詐高風險電話卡9700多萬(wan) 張,清理關(guan) 聯互聯網賬號5700餘(yu) 萬(wan) 個(ge) ,對全國物聯網卡開展拉網式排查,一大批存量高危號卡得到全麵清理。”
獲取非法資金是電信網絡詐騙分子的最終目的,因此阻斷詐騙資金轉移通道,是打擊電信網絡詐騙,守護人民群眾(zhong) “錢袋子”的最重要一環。
央行支付結算司司長溫信祥表示,金融係統識別攔截資金能力明顯上升,成功避免大量群眾(zhong) 受騙。
溫信祥說:“2021年,人民銀行支付結算部門會(hui) 同反洗錢、外匯管理部門向公安機關(guan) 移送涉詐可疑賬戶430萬(wan) 戶、新建監測模型1.3萬(wan) 個(ge) ,拒絕涉詐可疑交易1.3億(yi) 筆。2021年商業(ye) 銀行、支付機構根據公安部門的查詢、止付、凍結指令,查詢、止付、凍結涉詐資金1.5億(yi) 筆,緊急攔截涉詐資金3291億(yi) 元。商業(ye) 銀行向公安機關(guan) 推送涉詐受騙資金交易預警信息242.8萬(wan) 條,避免大量群眾(zhong) 向涉詐賬戶轉賬。”
當前買(mai) 賣賬戶的情況依然突出,犯罪分子以高額收益為(wei) 誘餌,吸引部分風險意識薄弱的個(ge) 人實名開立銀行賬戶或者支付賬戶後出租出售,幫助轉移犯罪資金。對此,溫信祥提醒,打擊電信網絡詐騙,人人都不應袖手旁觀。
“為(wei) 保障自身資金安全,要牢固樹立法律意識,依法使用賬戶,拒絕出租、出借、出售賬戶和幫助他人轉賬,切莫貪圖小利,成為(wei) 犯罪分子的幫凶。”溫信祥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