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氣象助力“航天夢” 保障神舟十三號成功返航

發布時間:2022-04-18 08:42: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4月17日消息(記者黃玉玲)16日9時56分,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在東(dong) 風著陸場成功著陸,航天員們(men) 也結束了為(wei) 期六個(ge) 月的太空“出差”,平安回家。

  氣象條件是影響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返回艙安全著陸的重要因素,及時捕捉天氣變化是確定返回窗口期的重要基礎。

  預測東(dong) 風著陸場準確天氣是確保返回艙著陸關(guan) 鍵

  東(dong) 風著陸場地處我國第三大沙漠——巴丹吉林沙漠腹地。4月,大風沙塵天氣多發,氣候情況比較複雜,而風是影響飛船安全著陸的重要因素。能否準確預測風向、風速等氣象要素是確保返回艙準確安全著陸預定區域的關(guan) 鍵。

  

  神舟十三號返回任務氣象保障服務組進行聯合天氣會(hui) 商(央廣網發 內(nei) 蒙古自治區氣象局供圖)

  東(dong) 風著陸場麵積大、地形地貌複雜,氣象預報綜合研判難度較高。記者了解到,針對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行任務氣象保障服務,內(nei) 蒙古自治區氣象部門製定了飛船返回任務聯合氣象保障工作方案。以精密的監測、精準的預報、精細的服務確保飛船安全返回。

  酒泉衛星發射中心技術總體(ti) 部門氣象室主任楊靜儉(jian) 表示,4月大風沙塵天氣多,天氣過程形勢異常複雜,數值預報模式調整較大,增加了開展著陸場準確精細化預報的難度。經過反複研判後,16日上午著陸場區氣象條件滿足返回艙返回要求,高空風、淺層風也滿足飛船返回條件。

  將複雜問題簡單化!針對東(dong) 風著陸場的定點定量定時天氣預報

  如何確保著陸場定點定量定時預報毫無差錯?內(nei) 蒙古自治區氣象台首席預報員李一平解釋,主要通過對著陸場近30年來氣象資料的分析,將數值預報與(yu) 經驗預報相結合,中短期預報與(yu) 短臨(lin) 預報相結合,再經過與(yu) 中央氣象台、自治區氣象台、阿拉善盟氣象台等的多方天氣會(hui) 商,才得出預報結論。

  內(nei) 蒙古自治區氣象台副首席預報員江靖介紹,為(wei) 做好神舟十三號載人飛船回收保障服務,從(cong) 4月9日起開始製作專(zhuan) 項服務產(chan) 品,每天兩(liang) 次提供著陸點的定時、定點、定量要素預報及高空風、淺層風預報,預報時效為(wei) 0-96小時,時間分辨率達1小時,空間分辨率達3公裏,為(wei) 著陸瞄準點研判、飛船搜救回收全程提供關(guan) 鍵技術支撐。

  李一平表示,針對東(dong) 風著陸場的定點定量定時天氣預報,是將複雜問題簡單化的過程,就像航天員在太空中完成一項操作,需要在地麵上經過上千次模擬訓練一樣。東(dong) 風著陸場天氣預報成功的背後,也是氣象部門上千次訓練的結果。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