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交通委員會冬奧辦:交通保障實現賽事交通和社會交通兼顧
2月4日晚,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焰火與(yu) 保障車輛“同框”。本版圖片/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供圖
北京冬奧保障期間,北京市冬奧交通保障指揮調度中心,多個(ge) 部門工作人員協同辦公。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北京市先進集體(ti)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冬奧辦
4月19日上午,北京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北京市·北京冬奧組委總結表彰大會(hui) 在首鋼文館召開,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冬奧辦被表彰為(wei) 北京2022年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北京市先進集體(ti) 。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處處長、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冬奧辦副主任張濤介紹,自1月4日小閉環開始至3月16日冬奧交通服務結束,抵離交通、賽事交通、開閉幕式、火炬傳(chuan) 遞和新聞中心等各項運輸服務保障實現了絕對安全,確保了賽事交通安全、準點、可靠,累計運送383萬(wan) 人次、累計發車54萬(wan) 車次。回憶起冬奧保障中的點點滴滴,張濤提到,廣大市民積極、廣泛的參與(yu) 也是冬奧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關(guan) 鍵之一。新京報記者 裴劍飛
交通組織方案多次調整修改
交通作為(wei) 北京冬奧會(hui) 保障工作中的重要環節,貫穿冬奧籌備和賽事保障的始終,自2015年申辦冬奧成功後,北京市交通委就開始研究部署交通保障的相關(guan) 工作。
張濤介紹,自2016年起,北京市交通委就會(hui) 同有關(guan) 單位著手冬奧交通項目規劃和推進保障設施建設,並實現了京禮高速等11項道路設施提前一年完工。從(cong) 2018年起,市交通委陸續製定、出台了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期間北京市社會(hui) 交通需求管理政策、城市公共交通使用政策、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交通服務車輛高速公路通行政策等各項交通保障政策、方案、應急預案。
張濤提到,受疫情影響,交通保障方案經曆了很多次調整和修改,不能像以往大型活動那樣使用地鐵進行運輸,無疑給交通組織帶來了更多挑戰。“我們(men) 根據場館分布、人員規模、競賽日程等信息,緊密追蹤人力資源計劃、疫情防控政策等動態,不斷調整完善交通保障總體(ti) 方案和工作人員、觀眾(zhong) 、非注冊(ce) 新聞中心、火炬傳(chuan) 遞、開閉幕式運輸等方案。”
張濤介紹,冬奧保障期間,北京冬奧組委、北京市、河北省張家口市共同籌措了6000餘(yu) 輛服務用車和1.3萬(wan) 餘(yu) 名駕駛員,交通服務覆蓋32個(ge) 場館、32個(ge) 服務設施、60個(ge) 注冊(ce) 酒店。為(wei) 了讓交通指揮更加順暢,運用大數據、5G、北鬥定位等技術,建設了冬奧會(hui) 冬殘奧會(hui) 交通指揮調度平台,完成了9252套車載終端和駕駛員指揮調度APP安裝,實現了涉奧車輛精準定位、精準指揮、行駛狀況實時監測、異常情況自動報警,途經道路視頻精準伴隨,車輛定位精度在15米以內(nei) 、數據秒級回傳(chuan) 。
市交通委還先後開展了極端天氣、城市隧道應急、軌道列車故障、工作人員(含誌願者)和組織觀眾(zhong) 運輸服務突發事件等一係列演練,為(wei) 賽事運輸服務平穩有序夯實基礎。
保障期間累計運送383萬(wan) 人次
在北京市冬奧交通保障指揮調度中心,來自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和冬奧組委交通部等不同單位的工作人員實行協同辦公。“北京市冬奧交通保障指揮調度中心以市交通委、市公安交管局、冬奧組委交通部為(wei) 核心,組織34家成員單位、十幾家運輸企業(ye) 共同做好賽事交通服務保障工作。”張濤表示,得益於(yu) 扁平化的指揮體(ti) 係,過去需要跨部門處理的事務,省去了中間的溝通環節,在現場就麵對麵解決(jue) ,所有需協調事項即時辦理,事不過夜。
科學高效的交通指揮確保了冬奧會(hui) 的完美呈現。北京冬奧會(hui) 開幕式當晚,有4萬(wan) 餘(yu) 人在鳥巢共同見證這一曆史時刻,如何實現“有序集結、快速疏散”,交通部門的科學組織尤為(wei) 重要。為(wei) 了防止現場車輛都在同一時間抵達,每個(ge) 車隊的出發時間和抵達時間都按分鍾進行計算,最小間隔僅(jin) 有5分鍾,就連觀眾(zhong) 大巴車的停車位置也很有講究,通過科學籌劃,精細調度,確保了觀眾(zhong) 可以有秩序地依次進場、離場,避免人流交織。閉環外觀眾(zhong) 涉及23個(ge) 遠端集結點,最遠的還有從(cong) 延慶出發,但沒有一輛車、一名觀眾(zhong) 遲到。
自1月4日小閉環開始至3月16日冬奧交通服務結束,得益於(yu) 組織精細,抵離交通、賽事交通、開閉幕式、火炬傳(chuan) 遞和新聞中心等各項運輸服務保障實現了絕對安全,確保了賽事交通安全、準點、可靠,累計運送383萬(wan) 人次、累計發車54萬(wan) 車次。此外,還投入600輛專(zhuan) 用出租車用於(yu) 媒體(ti) 、轉播商、奧林匹克大家庭成員等6類閉環內(nei) 利益相關(guan) 方運輸,完成訂單1.6萬(wan) 單,訂單響應率達到100%。
賽事交通和社會(hui) 交通實現兼顧
回憶起冬奧保障中的點點滴滴,張濤感慨頗深,他覺得,廣大市民積極、廣泛的參與(yu) 也是冬奧交通保障取得良好效果的關(guan) 鍵之一,“冬奧期間,市民朋友能主動禮讓冬奧車輛,在重點區域,大家也更多選擇公共交通出行,高峰交通壓力得到明顯緩解。”
此次冬奧交通保障工作中,堅持辦賽和服務人民、促進發展相結合,實行預期管理,通過媒體(ti) 矩陣、短信提示等多種渠道廣泛宣傳(chuan) 引導,廣大市民積極響應,主動配合,廣泛參與(yu) 到冬奧交通治理實踐中,取得了良好的效果。通過良性互動,實現了賽事交通和社會(hui) 交通的兩(liang) 方兼顧、和諧運轉。
張濤表示,在服務保障期間,交通團隊實現了冬奧交通、春運交通、全國兩(liang) 會(hui) 交通、社會(hui) 交通“四統一”,為(wei) 冬奧會(hui) 和冬殘奧會(hui) 的成功舉(ju) 辦,為(wei) 實現“兩(liang) 個(ge) 奧運、同樣精彩”的目標貢獻了交通係統的力量。
談及參與(yu) 冬奧保障的感受,張濤表示,作為(wei) 一名首都交通人會(hui) 繼續總結冬奧經驗,發揚冬奧精神,並將冬奧精神轉化為(wei) 做好首都交通工作的動力,當好首都發展開路先鋒,建設立體(ti) 化現代化城市交通係統,推動首都交通高質量發展。
圓滿完成北京冬奧會(hui) 交通保障工作是新的起點,一些在北京冬奧會(hui) 交通保障中積累的經驗會(hui) 對未來我們(men) 參與(yu) 重大活動交通保障乃至城市交通綜合治理提供寶貴借鑒。
——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綜合運輸處處長、北京市交通委員會(hui) 冬奧辦副主任張濤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