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破解數字鴻溝】彌合產業數字鴻溝 讓工業互聯網賦能轉型升級

發布時間:2022-05-19 08:37: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5月18日消息(記者呂紅橋)經濟之聲係列報道《破解數字鴻溝》,本期推出:彌合產(chan) 業(ye) 數字鴻溝,讓工業(ye) 互聯網賦能轉型升級。

  

  製糖業(ye) 是一個(ge) 傳(chuan) 統甚至有些古老的產(chan) 業(ye) ,每到夏季,蔗糖廠門口都會(hui) 停滿運送甘蔗的車輛,糖廠工作人員一車一車地驗貨、出價(jia) 、收貨,整個(ge) 過程不光效率低,而且還容易發生矛盾,相互扯皮。而在廣西一家蔗糖企業(ye) 院內(nei) ,一套AI甘蔗質檢係統最近取代了人工,憑借這個(ge) 係統,工作人員一分鍾之內(nei) 就能檢測出整車甘蔗的等級和雜質。

  一位工作人員向記者介紹說:“攝像頭把高清畫麵回傳(chuan) 到我們(men) 的服務器中心,在‘算法中心’我們(men) 會(hui) 得出一個(ge) 初步結果,輸出到蔗農(nong) 核算蔗款的過程中,根據不同的雜質和品種,由糖廠定價(jia) 。”

  這個(ge) 係統隻是企業(ye) 數字化轉型的一部分,通過應用工業(ye) 互聯網,這家企業(ye) 還對加工製造、銷售、物流等環節進行了數字化改造,企業(ye) 成本大幅降低,經濟效益大幅增加。

  耐火材料是另一個(ge) 傳(chuan) 統行業(ye) ,雖然它聽起來像是高技術行業(ye) ,但實際上不少企業(ye) 設備管理粗放,產(chan) 品質量波動比較大。河南一家耐火材料企業(ye) 依托工業(ye) 互聯網平台,打造了5G智慧工廠。用“5G+窯溫控製”替代了人工肉眼觀測,進而分析出最佳燒製溫度,生產(chan) 出來的耐火材料耐用性由12個(ge) 月提升到18個(ge) 月,良品率由94%提升到98.5%。企業(ye) 負責人說,他們(men) 的盈利能力因此顯著提升,“銷售收入增長了17.16%,但是利潤增長幅度達到了60.87%。”

  近年來,隨著工業(ye) 互聯網應用不斷拓展和深化,我國製造業(ye) 大步邁向數字時代,各行各業(ye) 之間的數字鴻溝正在縮小。以往,數字化轉型更多集中在高技術製造業(ye) 、裝備製造業(ye) ,以及汽車、家電等產(chan) 業(ye) ,而現在,建材、家具、服裝、玩具、衛浴等一批傳(chuan) 統行業(ye) 也開始積極謀劃轉型升級。

  工信部信息通信管理局局長趙誌國說,我國工業(ye) 互聯網行業(ye) 應用正不斷深化。“從(cong) 行業(ye) 看,工業(ye) 互聯網已經在45個(ge) 國民經濟大類中得到了應用。從(cong) 產(chan) 業(ye) 看,工業(ye) 互聯網不僅(jin) 促進了單個(ge) 企業(ye) 的提質降本增效,也帶動了產(chan) 業(ye) 鏈上下遊協同高效運轉。從(cong) 環節來看,工業(ye) 互聯網已在研發設計、生產(chan) 製造、運營管理等各個(ge) 環節廣泛應用,特別是5G正在向生產(chan) 控製環節加速延伸。”

  專(zhuan) 家指出,接下來還要解決(jue) 一些痛點問題,進一步彌合產(chan) 業(ye) 數字鴻溝。一大痛點是人才,有數據顯示,我國數字化人才缺口接近1100萬(wan) ,其中製造業(ye) 的需求格外迫切。好消息是,數字化人才已經開始流向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多家招聘機構今年的春季招聘報告顯示,從(cong) 互聯網轉向製造業(ye) 意願的求職者同比增加接近10%。

  一名已經轉型的程序員說:“以前主要是坐在辦公室敲代碼,公司產(chan) 生的效益於(yu) 我而言隻是個(ge) 數字,參與(yu) 感和體(ti) 驗感並不強烈。但是到了製造業(ye) ,身處生產(chan) 車間,能親(qin) 身體(ti) 會(hui) 到由自己研發的係統應用到生產(chan) 線中所帶來的那份喜悅和自豪感。”

  另一大痛點是傳(chuan) 統產(chan) 業(ye) 中有大量中小企業(ye) ,它們(men) 缺乏資金和技術,怎麽(me) 轉型?對此,工信部等多部門提出,麵向中小企業(ye) 提供一批成本低、見效快、適用性強的數字化解決(jue) 方案。到今年年底,組織100家以上工業(ye) 互聯網平台和數字化轉型服務商,為(wei) 10萬(wan) 家以上中小企業(ye) 提供數字化轉型服務。

  工信部運行監測協調局局長羅俊傑說:“我們(men) 將加強政策引導和經驗推廣,總結一批數字化轉型成熟模式和路徑,發布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評價(jia) 標準及評價(jia) 模型、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指南,製定重點細分行業(ye) 、領域中小企業(ye) 數字化轉型路線圖,為(wei) 更多中小企業(ye) 提供看得見、摸得著的典型案例和手段工具。”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