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多部門聯合整治“天價”月餅!讓食品回歸本質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國家市場監管總局等四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將對單價(jia) 超過500元的盒裝月餅實行重點監管,同時要求月餅餡料中不得使用魚翅等野生保護動物食材。
作為(wei) 中秋節的節令食品,月餅寓意闔家團圓,寄托思念,承載了中華優(you) 秀傳(chuan) 統文化的豐(feng) 富內(nei) 涵。古語雲(yun) :八月十五日謂之中秋,民間以月餅相遺,取團圓之義(yi) 。然而,近年來,本是節令食品的月餅,卻因經常被標以“天價(jia) ”引發熱議。個(ge) 別商家為(wei) 牟取暴利,將蓮蓉、五仁、豆沙等傳(chuan) 統餡料替換成鮑魚、龍蝦、海參等名貴食材,並與(yu) 其他高檔商品捆綁銷售。不僅(jin) 如此,曾經簡潔樸素的包裝也變得裏三層外三層,大量使用紙張、木材、金屬、塑料等材料,既導致資源浪費,助長了奢靡之風,也嚴(yan) 重違背綠色環保理念。
過度包裝、名貴餡料所產(chan) 生的成本注定由消費者買(mai) 單。但部分消費者卻是被“社交目的”所驅使,將“天價(jia) ”月餅看作個(ge) 人或收禮者身份和地位的象征,不惜花大價(jia) 錢購買(mai) ,隻為(wei) 過節送禮時“有麵兒(er) ”。更有甚者,假借送月餅之名,行賄賂之實,公款消費、求人辦事、結私人之交……小小月餅竟成為(wei) 滋生腐敗的溫床,為(wei) 謀取不正當利益提供便利。如此看來,整治“天價(jia) ”月餅絕不是小事。
除“天價(jia) ”月餅,近些年還頻頻出現“天價(jia) ”螃蟹、“天價(jia) ”麵包、“天價(jia) ”奶茶、“天價(jia) ”雪糕……這些“天價(jia) ”食品的出現,不僅(jin) 讓普通消費者失去了消費的權利,背後是由暴利帶來消費的虛假宣傳(chuan) 、營銷炒作、食品安全問題等亂(luan) 象,誤導消費者盲目跟風,更擾亂(luan) 了市場秩序。
此前,市場監管總局會(hui) 同工信部等部門修訂了《限製商品過度包裝要求 食品和化妝品》強製性國家標準,要求月餅和粽子的包裝層數從(cong) 最多不超過四層減少為(wei) 最多不超過三層。此次多部門聯合發布公告,再次瞄準再過兩(liang) 個(ge) 多月即將上市的月餅,顯現了整治“天價(jia) ”月餅的決(jue) 心和力度。
勤儉(jian) 節約是中華民族優(you) 良傳(chuan) 統,“買(mai) 得實惠、吃得放心”是我們(men) 整個(ge) 社會(hui) 對食品的本質要求。對老百姓來說,比起花裏胡哨的包裝和獵奇食材,最關(guan) 心的還是食品的質量、工藝和口味。讓食品回歸本質,需要相關(guan) 部門加大監管力度,引導行業(ye) 自律,完善交易規則,杜絕暴利。同時,消費者也要樹立理性健康的消費觀念,不盲目跟風、不攀比浪費,倡導簡約適度、綠色低碳的生活方式,讓生活更純粹、日子更有味。(央廣網評論員 關(guan) 靈子)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