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柔科學城科研裝置陸續投入運行 “孿生地球”對外征集首批課題
懷柔科學城越來越多的科研裝置正陸續投入運行。把地球“搬”進實驗室,在懷柔科學城東(dong) 區,一位地球的“孿生兄弟”已開始運行。記者昨天從(cong) 懷柔科學城獲悉,東(dong) 區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已於(yu) 2022年3月完成聯調聯試和工藝驗收,近日已公開麵向所有用戶征集2022年第一輪普通課題,本輪用戶提交課題申請的截止日期為(wei) 2022年7月15日。
走進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的展廳,直徑3米的LED版“模擬地球”上“風起雲(yun) 湧”,球麵以可視化的方式模擬展示著不同時期地球大氣、海洋、植被等狀況。能夠精準地模擬出地球上的氣象、洋流等變化,源於(yu) 背後有個(ge) “超級大腦”。“地球係統數值模擬是一種用於(yu) 精準、全麵認識地球變化的先進研究方法,通過建立數學模型並利用電子計算機求解,從(cong) 而模擬地球溫度、濕度、大氣、洋流等可能出現的情況。”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相關(guan) 負責人告訴記者,科學家將這一方法比喻為(wei) “把地球搬進實驗室”。
據悉,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裝置是“十二五”國家重大科技基礎設施,也是我國首個(ge) 研製成功的地球係統數值模擬大科學裝置。裝置將為(wei) 國內(nei) 外用戶提供一個(ge) 以地球係統數值模擬軟件為(wei) 核心、軟硬件指標相適應、規模和綜合技術水平位於(yu) 世界前列的地球係統專(zhuan) 用模擬裝置,用於(yu) 開展地球係統大氣圈、水圈、冰凍圈、生物圈、岩石圈的物理、化學、生物過程的模擬研究,從(cong) 而服務於(yu) 應對氣候變化、雙碳戰略、防災減災、生態環境治理等國家需求。
裝置於(yu) 去年6月23日在懷柔科學城東(dong) 區落成試運行,總建築麵積2.4萬(wan) 平方米,試運行時間比原計劃提前一年半。經過近四年的建設,裝置建成了具有自主知識產(chan) 權、全球尺度的地球係統模式CAS-ESM2.0,具備大氣、海洋、陸地表麵、動態植被、大氣化學和氣溶膠、高層大氣、海冰、陸地生化、海洋生化的地球表麵全圈層耦合模擬能力。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