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紮實做好新時代禁毒工作 這場發布會信息量很大!

發布時間:2022-06-24 09:03:00來源: 央廣網

  央廣網北京6月23日消息(記者黃玉玲)23日,公安部召開新聞發布會(hui) ,通報全國公安機關(guan) 紮實做好新時代禁毒工作所取得的新成效、新業(ye) 績。

  我國是世界上列管毒品最多、管製最嚴(yan) 的國家

  6月26日,將迎來第35個(ge) 國際禁毒日,全稱為(wei) “禁止藥物濫用和非法販運國際日”。國家禁毒辦常務副主任、公安部禁毒局局長梁雲(yun) 在會(hui) 上通報,五年來,全國共破獲毒品犯罪案件45.1萬(wan) 起,抓獲違法犯罪嫌疑人58.8萬(wan) 名,繳獲各類毒品305噸。此外,顯現危害的麻醉品精神物質問題也得到有效管控。梁雲(yun) 還提到,“我國新增列管58種新型毒品,創新整類列管模式,整類列管了芬太尼類物質、合成大麻素類物質,在全球我們(men) 國家創新整類列管走在前列的。到目前為(wei) 止,我們(men) 國家已列管449種麻醉品、精神物質,也就是449種有名稱的毒品。同時,我們(men) 整類列管兩(liang) 類物質,目前我們(men) 國家是世界上列管最多、管製最嚴(yan) 的國家。”

  據悉,為(wei) 深化宣傳(chuan) 教育,提高全民識毒防毒拒毒意識,公安部出台了《關(guan) 於(yu) 加強新時代全民禁毒宣傳(chuan) 教育工作的指導意見》,構建全覆蓋毒品預防教育體(ti) 係,建立全國青少年毒品預防教育數字化平台——“青驕第二課堂”。梁雲(yun) 介紹,每年23萬(wan) 多所學校的1億(yi) 多名學生在線學習(xi) 禁毒知識。2021年,全國新發現吸毒人員12.1萬(wan) 名、較2016年下降72.8%,現有35歲以下吸毒人員數量較2016年底下降57.1%。

  毒資流轉由網上銀行轉賬向虛擬貨幣、遊戲幣擴展

  目前我國呈現出毒品違法犯罪活動下降、吸毒人數下降、毒品危害下降的良好態勢。此次發布會(hui) ,發布了《2021年中國毒情形勢報告》(以下簡稱報告)。報告中介紹,通過持續推進“淨邊”“集群打零”“寄遞渠道禁毒百日攻堅”等專(zhuan) 項行動,國內(nei) 毒品販運活躍程度大幅降低。全年破獲走私、販賣、運輸毒品案件4.1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6萬(wan) 名,繳獲毒品21.4噸,同比分別下降12.9%、12.8%和51.5%。販毒分子改變運毒渠道、藏毒手法,更多采用受疫情影響小、被查獲風險低的販毒模式。

  記者了解,全年破獲網絡販毒案件0.5萬(wan) 起、抓獲犯罪嫌疑人0.8萬(wan) 名、繳毒0.5噸,分占全國總數的9.2%、10.4%和2%。毒品市場繼續向線上延伸,更多采用錢毒分付、人物分離交易模式,“互聯網+物流寄遞”非接觸式販毒手法增多。

  勾連交易由大眾(zhong) 聊天工具向小眾(zhong) 社交工具、二手交易平台、遊戲平台甚至暗網發展。毒資流轉由網上銀行轉賬向虛擬貨幣和遊戲幣擴展。運送毒品由“大宗走物流、小宗走寄遞”向大宗毒品交專(zhuan) 業(ye) 團隊組織運輸、小量毒品交未嚴(yan) 格執行實名製要求的寄遞公司代送演變。

  下一步要高水平推進禁毒的科技運用

  我國毒品治理的成效十分顯著,極大地減輕了毒品危害,為(wei) 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健康、維護社會(hui) 安全穩定作出了重大貢獻。麵對日益嚴(yan) 峻複雜的全球毒潮和國際毒情形勢,下一步中國禁毒部門有哪些戰略上的考慮部署來推動全國禁毒工作更高質量發展?

  梁雲(yun) 表示,下一步要高標準推進毒品問題的治理,主要是牢牢把握住市域毒品治理和縣域毒品治理這兩(liang) 個(ge) 關(guan) 鍵環節,要開展禁毒示範城市創建,持續創建一批市域毒品治理的典型,讓每個(ge) 城市都能夠享受到減輕毒品危害、保障人民群眾(zhong) 健康帶來的成效。同時,對特有的縣域,特別是一些縣區毒品問題、外流販毒問題等比較嚴(yan) 重的問題,要緊緊地進行綜合治理,把這些縣區整治好,讓源頭性的問題盡量減少。

  同時,梁雲(yun) 還強調要高水平推進禁毒的科技運用。他說:“現在社會(hui) 最顯著的一個(ge) 標誌就是科技的發展,同時毒品犯罪也是充分利用互聯網、寄遞物流等等這些科技發展的便利在積極地活動,所以我們(men) 必須應對這樣的挑戰。為(wei) 此,我們(men) 要密切地監測、密切地預警毒品的嚴(yan) 重問題,用科技手段,加強禁毒科技攻關(guan) 和科技成果應用。”

  據介紹,目前建成的覆蓋全國的區域性毒品實驗室網絡,已對監測新型毒品危害等問題提供了有力支撐。下一步,在實驗技術方麵還要進一步加強投入,同時要用大數據服務實戰,堅決(jue) 打掉利用互聯網販毒、利用寄遞物流販毒這種違法犯罪活動。要構建全國性的毒情預警體(ti) 係,及時對一些可能危害人民群眾(zhong) 健康、使吸食者成癮,對身體(ti) 造成傷(shang) 害的物質進行監測,及時進行列管。

(責編: 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