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再推27條措施助企紓困促消費
原標題:促進消費加快有序恢複,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生產(chan) 生活影響——
本市再推27條措施助企紓困促消費
發放1億(yi) 元餐飲消費券,乘用車換新能源最高享萬(wan) 元補貼、購買(mai) 節能家電可領1500元……作為(wei) 北京市“穩定經濟增長45條”的配套政策,市發改委等八部門昨天對外發布《關(guan) 於(yu) 助企紓困促進消費加快恢複具體(ti) 措施》,再推27條措施助企紓困促消費。
“隻有把疫情防控做到位,生產(chan) 生活恢複的基礎才牢固。”市發改委副主任戴穎在發布會(hui) 上表示,《具體(ti) 措施》主要目的就是促進消費加快有序恢複,最大限度減少疫情對群眾(zhong) 生產(chan) 生活的影響,助企紓困,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努力實現全年經濟社會(hui) 發展預期目標。相關(guan) 部門也將加強對疫情防控措施的督導檢查,指導督促市場主體(ti) 嚴(yan) 格落實好疫情防控各項要求,讓市民安心進店、放心消費。
關(guan) 鍵詞1 助企紓困
保供“白名單”企業(ye) 免費抗原檢測
餐飲零售、文化娛樂(le) 、體(ti) 育康養(yang) 、休閑旅遊……消費領域覆蓋眾(zhong) 多業(ye) 態,群體(ti) 性強、流動性大、關(guan) 聯性高,受本輪疫情衝(chong) 擊嚴(yan) 重,亟待精準施策,輸血、補血。
在此之前,本市已經相繼出台了“加大中小微企業(ye) 幫扶18條”“穩定經濟增長45條”,一大批政策加快落地。“我們(men) 要讓各種紓困政策加快落實到位,讓企業(ye) 更快感受到。”戴穎說,本市將分擔企業(ye) 防疫成本,鼓勵各區對防疫措施落實得好、保供穩價(jia) 貢獻大的重點保供企業(ye) 給予適當補貼;對符合條件的“安責險”參保企業(ye) 免費延長保險期限1個(ge) 月,對生活必需品重點保供等企業(ye) 新投保或續保下浮10%費率;對重點保供企業(ye) 納入“白名單”的配送和工作人員,按政府防疫要求開展的抗原、核酸檢測予以免費。
新建1000組智能快件箱
疫情之下,物流運輸通常成為(wei) 影響眾(zhong) 多企業(ye) 經營發展的關(guan) 鍵一環。4月29日,本市啟用全國統一樣式的重點物資運輸車輛通行證。截至7月6日,本市智慧貨運平台通行證係統已審核通過需求車輛51266輛,切實保障企業(ye) 供應鏈物流運輸安全。未來,北京將分場景分類別及時動態更新運輸、物流、快遞等行業(ye) 防控指引。
為(wei) 了保障物流配送“最後一公裏”,一批設施將建在百姓“家門口”。戴穎說,今年還將繼續加密末端物流網絡,計劃新建1000組智能快件箱、支持建設100個(ge) 前置倉(cang) ,前置倉(cang) 建設資金可以納入全市促進生活服務業(ye) 發展項目支持範圍。
封閉管理的養(yang) 老機構補貼6個(ge) 月
值得一提的是,本市也將對受疫情影響突出行業(ye) 加大幫扶力度。
除了對符合條件的傳(chuan) 統零售、商業(ye) 等企業(ye) 給予獎補幫扶外,進一步擴大了幫扶對象範圍,對經民政部門備案且按照防疫規定實施封閉管理的養(yang) 老機構、養(yang) 老驛站給予最高6個(ge) 月運營補貼,對公辦民營養(yang) 老機構減半收取2022年機構管理發展資金或租金,對受疫情影響暫停舉(ju) 辦且年內(nei) 繼續在京舉(ju) 辦的展會(hui) 項目給予一定比例防疫和場租補助;
鼓勵大型商業(ye) 設施給予駐場商戶租金減免,對本市行政區域內(nei) 建築麵積兩(liang) 萬(wan) 平方米以上的百貨店、購物中心等企業(ye) 為(wei) 一定數量入駐商戶減免租金超過一個(ge) 月的,給予最高50萬(wan) 元的資金支持。
關(guan) 鍵詞2 支持消費
乘用車換新能源最高享萬(wan) 元補貼
《具體(ti) 措施》積極回應市民消費需求,在汽車、數字、服務、家裝等重點消費領域加大支持力度,讓消費者得到更大實惠。
根據《具體(ti) 措施》,2022年6月至12月底,對於(yu) 報廢或向京外轉出本市注冊(ce) 登記在本人名下1年以上的乘用車,在本市汽車銷售企業(ye) 購買(mai) 新能源乘用新車,並在本市上牌的個(ge) 人消費者給予不超過1萬(wan) 元/台補貼。
2—3個(ge) 區打造高質量直播電商基地
北京也匯集了抖音、快手、京東(dong) 等多個(ge) 直播電商平台頭部企業(ye) 。市經信局副局長王磊說,今年力爭(zheng) 實現全市5G基站新增6000個(ge) ,千兆光網用戶新增10萬(wan) 戶,信息內(nei) 容消費實現收入超過3500億(yi) 元,直播電商成交額達到1萬(wan) 億(yi) 元,培育或引進10家龍頭直播電商專(zhuan) 業(ye) 服務機構。
按照計劃,本市將選取2—3個(ge) 區打造高質量直播電商基地,著力打造具有國際影響力的直播發布平台,鼓勵平台企業(ye) 設立首店首發直播專(zhuan) 區。借助直播經濟推廣“北京品牌IP”,打造“人、貨、場”全要素直播電商產(chan) 業(ye) 集聚生態。
每月1500元消費券可買(mai) 節能家電
今年6月到10月,本市將繼續廣泛開展綠色節能消費活動,新增一批綠色節能消費券參與(yu) 企業(ye) ,新納一批適用電子類商品型號。
“該政策麵向在京消費者,在京東(dong) 、小米、大中、真快樂(le) 等參與(yu) 企業(ye) 線上平台,發放綠色節能消費券,線上線下均可使用。”市商務局副局長郭文傑說,消費券的使用範圍涵蓋手機、平板電腦、投影機、電冰箱、洗衣機等21類節能商品;在京消費者每月可在同一參與(yu) 企業(ye) 平台領取1份券包,包含8張消費券,單張最高400元,總金額1500元,當月有效。
本月起發放京郊住宿消費券
“近期將在嚴(yan) 格落實各項常態化疫情防控措施的前提下,推出係列促進消費和助企紓困的措施,將向消費者發放京郊住宿消費券,引導市民和遊客錯峰出行,到京郊開展文化旅遊休閑消費。”市文旅局副局長劉斌在發布會(hui) 上介紹。
按照計劃,7月上旬至9月底,將分批次通過旅遊平台企業(ye) 向消費者發放總額不超過3000萬(wan) 元的京郊住宿消費券。消費者通過旅遊平台企業(ye) 預訂門頭溝區、房山區、通州區、順義(yi) 區、昌平區、大興(xing) 區、懷柔區、平穀區、密雲(yun) 區、延慶區等10個(ge) 郊區周日至周四(節假日除外)的酒店和鄉(xiang) 村民宿時,可以線上申請領取消費券。在線上預訂時使用,單筆訂單補貼折扣為(wei) 5折,最高補貼不超過1000元。
保障房全麵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
在家裝家居消費方麵,推動保障性住房“拎包入住”,公共租賃住房、保障性租賃住房、共有產(chan) 權住房、安置房全麵實施全裝修成品交房,鼓勵本市企業(ye) 積極參與(yu) 開展全屋智能家居試點。實施“安心家裝”行動,培育一批市場化、全鏈條、管家式綜合家裝服務平台,組織規範化、專(zhuan) 業(ye) 化裝修企業(ye) 及人員入駐平台,在落實好防疫要求的前提下,開展入戶服務,促進裝修消費安全、安心。
關(guan) 鍵詞3 提質升級
隆福文化街區等新地標年內(nei) 落地
不僅(jin) 促消費,還要促消費升級。“北京將不斷擴大高質量消費供給,推動消費業(ye) 態、模式創新,為(wei) 培育建設國際消費中心城市注入持久動力。”戴穎說。
一批消費新地標即將落地。按照計劃,城市副中心劇院、豐(feng) 台麗(li) 澤天地、隆福文化街區等一批高質量項目將在年內(nei) 落地。同時,老百姓熟悉的奧體(ti) 、工體(ti) 、五棵鬆、首鋼、副中心、冬奧賽區六大場館群周邊商業(ye) 設施配套也將進一步優(you) 化;北京也將發布實施全市商圈改造提升行動計劃,推動前門大柵欄、CBD、亦莊等商圈改造升級,支持商圈數字化提升。
本月起發放1億(yi) 元餐飲消費券
北京將支持發展線上線下融合消費,大力支持市場主體(ti) 跨界經營,加速應用先進信息技術,實現線上線下融合發展,不斷拓展消費新場景。
根據《具體(ti) 措施》,將對全年網絡消費做出突出貢獻的企業(ye) ,予以資金獎勵;本月起將通過線上線下等多種方式,發放1億(yi) 元餐飲消費券,引導平台發放便利店、美容美發等消費券,提高生活服務行業(ye) “觸網”率,激發社區商業(ye) 活力;積極發展直播電商消費,鼓勵汽車、智能電子消費品等生產(chan) 企業(ye) 開展“工廠直播”,組織首發、首店等特色直播,探索依托綜合保稅區開展跨境電商直播促銷活動。
推出5—10個(ge) 周末家庭帳篷營地
劉斌透露,北京將打造和推出更多的“微度假”旅遊品牌和精品線路。為(wei) 了通過文化旅遊消費活動進一步滿足消費者“感受自然、體(ti) 味親(qin) 情、追求健康、品味文化”的美好生活追求,將會(hui) 同相關(guan) 區聯合推出“消夏延慶”“休閑密雲(yun) ”“品酒房山”等10個(ge) “北京微度假”目的地,打造21條“漫步北京”文旅騎行線路,推出10條“二十四節氣”夏季主題遊線路和10條“京郊之夏”精品農(nong) 事體(ti) 驗遊線路。
同時,還將與(yu) 相關(guan) 區研究製定支持精品民宿、帳篷營地規範健康發展的相關(guan) 政策,探索推出5—10個(ge) 適合市民家庭夏季周末休閑的帳篷營地。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