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日報丨南通拓展照護服務場景:關愛落細落小 滿足個性需求
《人民日報》2022年07月06日 第04版 版麵截圖
原題:照料生活、嗬護身心,江蘇省南通市拓展照護服務場景——
關(guan) 愛落細落小 滿足個(ge) 性需求(深閱讀·關(guan) 注長期護理保險)
核心閱讀
習(xi) 近平總書(shu) 記強調,要完善社會(hui) 保障管理體(ti) 係和服務網絡,在提高管理精細化程度和服務水平上下更大功夫,提升社會(hui) 保障治理效能。
照護人員上門,讓老人多了專(zhuan) 業(ye) 傾(qing) 聽者;輔具支持租賃,幫老人減輕了經濟負擔;護理院裏有醫護,老人不用住院也能接受治療……近年來,江蘇省南通市關(guan) 注失能失智老年人的個(ge) 性化需求,提供精細化照護,服務更細、更實。
第七次全國人口普查數據顯示,江蘇省南通市常住人口中60歲及以上人口比重為(wei) 30.01%,比全國數據18.70%高出近12個(ge) 百分點。2016年被列為(wei) 長期護理保險製度首批試點城市以來,南通市逐步探索形成“機構照護、居家服務、輔具支持、預防管控”相結合的模式,將服務內(nei) 容做實做細,讓失能失智老人生活更有尊嚴(yan) 。
居家自選套餐——
生活有人照料
心聲有人傾(qing) 聽
星期四是聞玉富最期待的日子。聞玉富已經75歲,多年前因中風左側(ce) 偏癱,又因其他慢性病,雙眼也漸漸失明。兒(er) 子常在各地出差,老伴兒(er) 年齡大了,總感到力不從(cong) 心。多年來,聞玉富身體(ti) 無法動彈,神誌卻非常清醒,總覺得拖累了家人,鬱鬱寡歡。
按照南通市長期護理保險製度規定,經過不少於(yu) 6個(ge) 月的治療、通過失能等級評估、符合條件的失能失智人員,可以享受長護險待遇。
“全市有88%的失能人員選擇居家生活。”南通市醫保局待遇保障處處長李紅建介紹,“我們(men) 設計了12種居家服務套餐,可以按需選擇,也可以在13種個(ge) 性化服務項目中免費增加項目。服務人員每周上門1—3次。每月由保險基金支付約1100元,個(ge) 人自付約合每次5元。”
2018年,聞玉富被評定為(wei) 中度失能人員,選擇了居家服務“清潔體(ti) 征”套餐,包括身體(ti) 清潔和血糖血壓等體(ti) 征檢測。訂單派發到撫理照護南通公司,這是全市專(zhuan) 業(ye) 提供居家上門照護服務的191家資質公司之一,護理員薑芳和同事們(men) 接了單。
在居家照護中,幫助老人洗澡洗頭是一件有較大挑戰的事項。洗澡前,提前打開取暖器,保證環境溫暖;洗浴中,為(wei) 了防止燙傷(shang) ,水要先從(cong) 自己手上流過才能流到老人身上;時間上,控製在15分鍾左右以防憋悶;動作上,兩(liang) 名工作人員得麻利配合……
“以前我覺得自己是個(ge) 廢人,不願意配合。但小薑她們(men) 真是盡心盡力,每次都循序漸進幫我拉伸四肢,連剪指甲都分好多步驟,我感到很溫暖。”聞玉富說。
提高生活質量,精神上的嗬護不容忽視。去年開始,聞玉富加選了“喘息服務+陪讀/陪聊”個(ge) 性化項目。
“聞叔叔,您退休前去過這麽(me) 多地方,哪裏更好玩呀?”薑芳和同事們(men) 學習(xi) 了心理學知識,不僅(jin) 會(hui) 傾(qing) 聽,還主動拋出問題請教,讓老人覺得“很有存在感”。“西安和重慶是我最常去出差的兩(liang) 個(ge) 城市,有很多美景美食……”在一次次的服務與(yu) 交流中,聞玉富漸漸打開了話匣子。
“看什麽(me) 都賞心悅目吧,哈哈!”一旁的老伴兒(er) 還開起了玩笑。這一幕令薑芳印象深刻,“笑聲又慢慢回到了這個(ge) 家庭。”她說。
輔具支持租賃——
緩解經濟壓力
減輕心理負擔
“如果沒有長護險,我們(men) 的生活會(hui) 麵臨(lin) 很大困難。”說這話的,是家住南通市虹橋西村的74歲老人保金泉。他身患糖尿病,6年前視力逐漸模糊。妻子今年72歲,4年前因中風失去自理能力,是重度失能人員。女兒(er) 在外地工作,難以頻繁往返。
女兒(er) 曾想給家裏請一名家政人員,卻困難重重。“家政人員難請,主要因為(wei) ‘弄不動’。起身吃飯、擦身換衣,老伴兒(er) 無法配合。力氣小點抱不動,力氣大點可能碰傷(shang) ,挪動病人還有風險。”不僅(jin) 如此,保金泉還有其他煩惱,“我們(men) 無法幫助女兒(er) ,就已經很難過了,不想給她增加負擔。”為(wei) 此,保金泉說什麽(me) 也不肯接受家政人員住家服務。
2019年,女兒(er) 給母親(qin) 申請了長護險待遇,聽說可以申請輔具支持,包括家用電動照護床、輪椅、上樓機,以及紙尿褲和護理墊等等,便來了解政策。
南通市長護險定點輔具服務公司之一、華錄健康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負責人馬濤介紹,按照協議價(jia) 格,20類42款輔助器具產(chan) 品可租可買(mai) ,重度和中度失能失智人員分別有8000元和6000元的年度限額,在限額內(nei) 長護險基金和個(ge) 人按8∶2比例支付。此外,試點推廣期間,租賃電動床隻需要交納押金800元,退還時返還押金,相當於(yu) 免費使用。
家裏裝備上輔具,順利請到了家政人員。現在,白天由家政人員燒飯打掃,晚上由保大爺陪護妻子。“一按遙控器,床就可以升降,翻身容易很多;天氣好的時候,還可以用輪椅推她出去轉轉;紙尿褲和護理墊質量好、價(jia) 格也便宜,每月5包紙尿褲加3包護理墊,一共59.4元,還有人送貨上門。”保金泉說。
“大多數居家生活的失能人員有輔具需求,但輔具購買(mai) 成本高、使用時間短,很多人舍不得。為(wei) 了避免資源浪費,我們(men) 通過輔具租賃循環利用,讓更多失能人群享受到紅利。截至目前,已有累計2萬(wan) 人次在華錄健康養(yang) 老服務有限公司購買(mai) 或租賃了輔具。”馬濤說。
照護醫療機構——
既有家的溫暖
又有專(zhuan) 業(ye) 治療
這裏像一間醫院病房,電動床、呼叫器等醫療器械一應俱全;這裏又像一個(ge) 家,陽台上放著洗衣機、床頭櫃上擺放著全家福;這裏還有適老細節,地板防水防滑、衛生間裏有無障礙設施。這裏是施雲(yun) 華位於(yu) 南通陽光護理院的“新家”。
“施雲(yun) 華因骨質疏鬆、腰疼而長期臥床,下肢沒有知覺。但在72歲的年齡,經過專(zhuan) 業(ye) 治療還有恢複的可能。”護士長薛肖榮告訴記者,一些沒有實質性重大疾病、但居家休養(yang) 不利於(yu) 恢複的患者,會(hui) 選擇功能介於(yu) 醫院和家庭之間的照護醫療機構。施雲(yun) 華就是其中一位,去年12月初,她奔著“坐起來、站起來”的目標來到這裏。
“每天有專(zhuan) 業(ye) 團隊通過氣壓泵來改善肌肉力量、促進血液循環,通過推拿防止關(guan) 節變形、靜脈血栓,再加上中醫針灸和營養(yang) 餐食,‘四管齊下’。”薛肖榮介紹。
在康複師的幫助下,施雲(yun) 華腰痛減輕了,腿也一點點有了感覺。“我嚐試在床上坐起來,從(cong) 坐5分鍾開始到坐10分鍾,現在可以坐半小時了。”她說。
目前,南通市有91家定點照護醫療機構和養(yang) 老機構。在照護醫療機構接受服務的重度、中度失能失智人員分別按每天70元、40元的標準享受長護險待遇,失能等級達到中度及以上的失智人員每日待遇標準另增加10元。
施雲(yun) 華算了一筆賬:每天床位費55元、護理費100元、餐費20元,長護險基金承擔70元,自己交105元,每月自費部分3150元,能省下2000元左右;此外,因為(wei) 享受長護險待遇,在護理院吃藥、打針等醫療費用,可以通過醫保基金報銷90%左右。
“入住照護機構的失能失智人員在生活照料和醫療護理等方麵有較大的持續性需求。”李紅建介紹,截至2021年底,南通市享受長護險待遇失能人員中,入住照護機構的占比12%,有效減少“以醫代養(yang) ”等現象,減輕失能家庭負擔的同時,促進醫療資源合理利用。
南通市醫保局局長張勁鬆介紹,南通市試點長護險製度6年來,保障人群從(cong) 市區擴大到全市、從(cong) 城市擴大到農(nong) 村,具體(ti) 內(nei) 容從(cong) 失能失智照護服務向防範失能失智風險、提高老年人健康水平拓展,顯示出落實落細落小的趨勢,形成體(ti) 係化、豐(feng) 富化的服務場景,逐漸包含失能失智家庭的更多需求麵。在南通,長護險目前參保715.45萬(wan) 人,實現了城鄉(xiang) 全覆蓋,同城同待遇,正在享受待遇的43615人中,60歲以上老年人占91%。
本期統籌:張佳瑩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