電子營業執照,助力北京打造一流營商環境
電子執照的普及,實際也是北京營商環境優(you) 化的一個(ge) 微觀注腳。
“小執照”正在釋放大能量。據中新網報道,目前,北京市統一身份認證平台、電子稅務局、社保網上平台等20餘(yu) 個(ge) 業(ye) 務場景和自助服務終端均支持使用電子營業(ye) 執照辦理業(ye) 務,全市累計調用電子營業(ye) 執照使用量超過8000萬(wan) 次,居全國首位。
電子營業(ye) 執照是由市場監管部門依據國家法律法規、按照統一標準規範核發的載有市場主體(ti) 登記信息的電子主體(ti) 資格憑證,是便利市場主體(ti) 營商、助推數字政務和數字經濟發展的重要工具。它與(yu) 紙版執照具有同等作用,但更便捷、普適,安全性更高。
北京累計調用電子營業(ye) 執照使用量超過8000萬(wan) 次,這直接反映出,電子營業(ye) 執照的應用普及度在北京已經非常高,越來越多的企業(ye) 正在享受到電子營業(ye) 執照帶來的服務便利。
相比傳(chuan) 統的紙質版營業(ye) 執照,電子執照的普及,最大限度地實現了“讓數據多跑路,讓企業(ye) 少跑腿”。這實際也是北京營商環境優(you) 化的一個(ge) 微觀注腳。
作為(wei) 我國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之一,北京始終堅持首善標準,對標國際一流,以製度創新為(wei) 核心,聚焦市場主體(ti) 關(guan) 切,一體(ti) 推進簡政放權、放管結合、優(you) 化服務。日前,北京市發改委就對外披露,涉及本市的98項國家試點改革任務已有94項完成,同時正陸續配套推出“證照分離”、“一業(ye) 一證”、投資項目綜合審批改革等264項“自選動作”。
具體(ti) 來看,如率先推行發票分級分類管理和全流程自動審批,對低風險納稅人推行全票種自動審批,審批時間由20個(ge) 工作日縮短至“即時辦結”;率先實現包括個(ge) 體(ti) 工商戶在內(nei) 的全部市場主體(ti) 跨部門“一網通辦”,全程網辦率超過95%;實行企業(ye) 所得稅“報退合一”,係統自動預填可退稅款,納稅人一鍵辦理退稅,退稅申請填表時間壓縮到3分鍾以內(nei) ……這些都有效減輕了市場主體(ti) 的負擔,提升了企業(ye) 辦事的效率。
這一係列的商事改革行動,也在市場上獲得了可見的積極反響。盡管受到疫情影響,今年1-5月,北京全市新設市場主體(ti) 仍達到10.9萬(wan) 戶,同比增長8.3%,創下近五年同期新高。
值得注意的是,置於(yu) 當前統籌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大背景下,推進包括普及電子營業(ye) 執照應用在內(nei) 的營商環境優(you) 化,更有著特殊的現實意義(yi) 。
應該看到,越來越多的涉企事務實現“一網通辦”,契合了當前疫情防控的需要,也是以實際行動確保將疫情防控對於(yu) 經濟社會(hui) 的影響降到最低。而且,考慮到當前受內(nei) 外環境影響,市場主體(ti) 的經營壓力普遍較大,進一步優(you) 化營商環境,精簡辦事程序,就是以實際行動助力企業(ye) “輕裝上陣”、渡過難關(guan) 。同時,也有利於(yu) 包括留抵退稅在內(nei) 的一係列穩企紅利能夠以最快速度直達企業(ye) 。
當然,營商環境的優(you) 化是一個(ge) 係統工程。加速推廣電子營業(ye) 執照,不斷提高政務服務規範化、智能化、便利化水平,其實隻是北京以首善標準探索一流營商環境,高水平建設營商環境創新試點城市行動的一部分。著眼未來,北京還將繼續推進簡政放權、優(you) 化服務,最大限度順應市場發展需求。如此不僅(jin) 能為(wei) 首都高質量發展提供有力支撐,也有望為(wei) 全國營商環境改革探索更多實現路徑和推廣經驗。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