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市疾控:本市進入蘑菇中毒高發期
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發布提醒:本市已進入蘑菇中毒高發期,市民在公園和郊外遊玩時,切勿采摘、食用野生蘑菇,謹防發生中毒。
近日,本市公園內(nei) 出現了肉褐鱗環柄菇,較去年提前了2到3周時間。市疾控中心介紹,肉褐鱗環柄菇是本市危害最嚴(yan) 重的劇毒蘑菇之一,誤食後早期可出現惡心、嘔吐、腹痛、腹瀉等症狀,潛伏期一般大於(yu) 6個(ge) 小時。1到2天後,急性胃腸炎症狀減輕而肝損害發生,患者通常自覺“康複”而錯過最佳治療時期,最終導致急性肝衰竭、多功能髒器衰竭,甚至死亡。經過積極治療,一般2到3周可進入恢複期。除此之外,本市常見的毒蘑菇還有可能引起胃腸炎型中毒的晶粒小鬼傘(san) 、引起神經精神型中毒的絲(si) 蓋傘(san) 科蘑菇等。
市疾控中心提醒,蘑菇品種多樣,通過肉眼很難分辨有毒、無毒,民間流傳(chuan) 的辨別方法多不可信。預防蘑菇中毒最可靠的辦法就是不采摘、不買(mai) 賣、不食用野生蘑菇。一旦發生誤食中毒,要盡快就醫。就醫時,及時告知醫生野生蘑菇食用史,最好攜帶未食用的野生蘑菇或野生蘑菇照片,以便確定種類並有針對性地施治。此外,一起食用過毒蘑菇的人,無論是否有中毒症狀都應就醫,避免錯過最佳治療時機。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