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升本”?學校回應
央廣網北京9月19日消息(總台央廣記者管昕)近日,網傳(chuan) 消息稱,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zhuan) 升本”,這引起部分專(zhuan) 科院校的學生和家長的疑慮。記者采訪了解到,確有部分高校的獨立學院出於(yu) “轉設”需要,暫時停止“專(zhuan) 升本”招生。但大多數省份2022年選拔優(you) 秀專(zhuan) 科生轉本科學習(xi) 計劃正常招生,且招生名額比往年還有所增長。
長期以來,“專(zhuan) 升本”一直都被專(zhuan) 科院校學生看作是一場“小高考”,盡管升學競爭(zheng) 壓力不小,但是迎難而上的學生並不在少數。
對比江蘇省2021年、2022年的“專(zhuan) 轉本”分校計劃表,記者注意到,東(dong) 南大學成賢學院、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江蘇科技大學蘇州理工學院等幾所獨立本科學院確實停招了“專(zhuan) 轉本”。記者電話聯係了南京師範大學中北學院的招生辦公室,對方表示:“2022年的‘專(zhuan) 升本’,我們(men) 是沒有招生的。以後如何,現在還不確定。我們(men) 主要是招生專(zhuan) 業(ye) 結構的調整。明年是否招,這邊要等統一的部署,是招生專(zhuan) 業(ye) 的統一部署。”
江蘇科技大學一位知情的老師告訴記者,該校蘇州理工學院的“專(zhuan) 升本”今年停招了,後期有轉設的可能,但校本部的“專(zhuan) 升本”招生還正常進行。記者查詢江蘇科技大學發布的相關(guan) 招生簡章,該校“專(zhuan) 升本”招生考試將於(yu) 10月下旬舉(ju) 行。
此外,江蘇多所停招“專(zhuan) 轉本”的獨立學院,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停招的原因主要是學校正在籌備“轉設”工作。
2020年5月,教育部辦公廳發布《關(guan) 於(yu) 加快推進獨立學院轉設工作的實施方案》,提出堅持好中快進推動獨立學院轉設。獨立學院轉設的路徑包括轉為(wei) 民辦、轉為(wei) 公辦與(yu) 終止辦學。在推動獨立學院轉設方麵,有一部分獨立學院跟高職高專(zhuan) 進行結對、合並,最後轉設成為(wei) 職業(ye) 技術大學。
但部分高校的獨立學院停招“專(zhuan) 升本”學生,並不意味著,“專(zhuan) 升本”的招生計劃在減少。
根據2022年江蘇省普通高校“專(zhuan) 轉本”分校計劃表,今年,江蘇共有50所普通高校參與(yu) “專(zhuan) 轉本”招生計劃,其中不乏南京信息工程大學、南京郵電大學、南京林業(ye) 大學這樣的國家“雙一流”建設高校,以及江蘇大學、揚州大學、江蘇師範大學等區域重點高校。
記者注意到,江蘇這50所參與(yu) “專(zhuan) 轉本”的高校,招生名額不僅(jin) 沒有減少,還在2021年的基礎上增加了2000多名。
記者又對河南、安徽等地的“專(zhuan) 轉本”情況進行了采訪。
記者從(cong) 安徽工業(ye) 大學了解到,今年安徽工業(ye) 大學首次以聯合培養(yang) 的模式,招收“專(zhuan) 升本”,17個(ge) 專(zhuan) 業(ye) 共招收兩(liang) 千人,目前新生已經開始陸續報到。安徽工業(ye) 大學教務處副處長徐宏介紹:“培養(yang) 的模式主要是聯合培養(yang) ,與(yu) 安徽財貿職業(ye) 學院、安徽機電職業(ye) 技術學院、安徽交通職業(ye) 技術學院、安徽審計職業(ye) 學院、合肥職業(ye) 技術學院、蕪湖職業(ye) 技術學院六所高職院校聯合培養(yang) ,文理都有,以理科為(wei) 主,2022年已經全部錄滿。”
皖西學院是老區六安市唯一一所本科院校,承擔了六安地區招收“專(zhuan) 升本”學生的重任,皖西學院招生工作辦公室主任張珣告訴記者:“我們(men) 學校的‘專(zhuan) 升本’,這幾年一直都在招生。2020年開始,‘專(zhuan) 升本’因為(wei) 擴招的原因,招生專(zhuan) 業(ye) 還是很多的,2020、2021這兩(liang) 年我們(men) 的‘專(zhuan) 升本’招生專(zhuan) 業(ye) 都達到十幾個(ge) 以上。”
據介紹,2020年,受國家多項利好政策的影響,皖西學院的“專(zhuan) 升本”招生迎來高峰。“2020年之前,我們(men) 學校的‘專(zhuan) 升本’,正常情況下,基本上每年招生計劃都在400人左右,但是2020年開始,因為(wei) 國家有擴招政策,所以我們(men) (招生計劃)就增加到了1200人左右。”張珣說。
針對網傳(chuan) 多所高校不再招收“專(zhuan) 升本”的消息,張珣認為(wei) :“2023年,我們(men) ‘專(zhuan) 升本’的規模,應該會(hui) 跟2022年保持差不多,個(ge) 別專(zhuan) 業(ye) 可能會(hui) 略微有一些增長,但幅度不會(hui) 太大。招生應該還是會(hui) 繼續的。‘專(zhuan) 升本’有一些政策性的東(dong) 西,它是跟當年的上級主管部門的一些招生政策的變化而變化的,所以我們(men) 學校的‘專(zhuan) 升本’還是會(hui) 繼續招生,至於(yu) 現在招生哪些專(zhuan) 業(ye) ,招生計劃有多少,還要跟上級部門商討過以後才能定下來。‘專(zhuan) 升本’會(hui) 對退役士兵有一些政策,有可能每年都不一樣,所以招生院校它就不能有主導的意見。”
2022年河南“專(zhuan) 升本”共有47所院校招生,除去今年新增的河南工業(ye) 大學(公辦)、黃淮學院(公辦),有12所院校招生人數有所減少,其中8所公辦院校,4所民辦院校。近幾年,河南的高校中,洛陽師範學院、周口師範學院、河南城建學院等停止了“專(zhuan) 升本”招生。
相比2021年,河南省2022年,“專(zhuan) 升本”招生的專(zhuan) 業(ye) 少了旅遊管理、廣告、美術、工業(ye) 工程、電子商務、智能製造工程等十多個(ge) 招生專(zhuan) 業(ye) ,同時增加了特殊教育、自然地理與(yu) 資源環境、軌道交通信號與(yu) 控製、生物技術、人工智能等十多個(ge) 招生專(zhuan) 業(ye) 。
隨著我國高考製度的發展和大學的擴招,“專(zhuan) 升本”招生模式是否應該繼續保留?這種招考方式未來將何去何從(cong) ?中國教育科學研究院研究員儲(chu) 朝暉對此表示,是否應該保留要看社會(hui) 的實際需要。儲(chu) 朝暉說:“‘專(zhuan) 升本’是中國高等教育發展過程當中的產(chan) 物,由於(yu) 有一些學生的考試成績在計劃招生體(ti) 製當中,隻能夠升入到一所專(zhuan) 科學校,但是在大學四年學習(xi) 過程當中,他能夠通過努力學習(xi) ,達到本科的專(zhuan) 業(ye) 水平,所以在這種體(ti) 製下麵產(chan) 生了‘專(zhuan) 升本’。該不該保留,應該根據‘專(zhuan) 升本’的需求來決(jue) 定。”
儲(chu) 朝暉認為(wei) ,近年來,我國高等教育的毛入學率不斷提高,目前已接近58%,未來還將繼續提高,“專(zhuan) 升本”的社會(hui) 需求實際在減少。仍在開展“專(zhuan) 升本”工作的高校,應該嚴(yan) 把質量關(guan) ,不能在“專(zhuan) 升本”的招錄和培養(yang) 過程中“放水”。“因為(wei) 很多人可能通過直接的考試,他就能夠考上本科,通過‘專(zhuan) 升本’這個(ge) 通道來實現他的本科學曆,實現學曆提升,需求總體(ti) 上也會(hui) 減少。根據這個(ge) 情況,我認為(wei) 對‘專(zhuan) 升本’這樣一種方式,應該根據實際的需求以及它的規範程度進行適當的調節,而不是簡單的把它全部停止。還在開展‘專(zhuan) 升本’工作的高校,我認為(wei) 要堅持質量標準,並不是說有了(招生)指標,我們(men) 就必須要升這麽(me) 多人,還是要把好質量關(guan) ,不要在‘專(zhuan) 升本’轉換的過程當中放水,這是接下來需要特別注意的一點。”儲(chu) 朝暉說。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