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評】91歲院士開講本科新生第一課 行走的“旗幟”可學可做
91歲高齡,站了一個(ge) 小時,講了一個(ge) 小時,“隻要是國家需要的,就是值得幹的”……近日,中國工程院院士楊士莪開講本科新生第一課。他潛心科研的經曆和對新生的殷切勉勵,讓學生和網友心生敬仰。
90多歲的人還能堅持為(wei) 學生講課,而且從(cong) 來都是“一站到底”,楊士莪院士為(wei) 新生開講第一課,不僅(jin) 教給了學生專(zhuan) 業(ye) 知識,更是在引導學生做人。他主講的“振動與(yu) 聲學基礎”是國內(nei) 最早開設的水聲工程特色專(zhuan) 業(ye) 基礎課,是新生的第一門專(zhuan) 業(ye) 課程。課堂上,他以自身科研經曆為(wei) 鮮活的實踐教材,以“一站到底”的師者風範,為(wei) 學生打開了水聲世界的大門,點燃了他們(men) 的科研夢想,也以其言傳(chuan) 身教為(wei) 學生樹立起了一麵行走的“旗幟”。
這樣的“第一課”,楊士莪院士已經講了60多年。近年來,這樣的“第一課”,浙江大學、山東(dong) 科技大學等高校的高齡院士也同樣開講給新生。一位位高齡院士走上講台,讓剛步入大學的新生們(men) 麵對麵感受院士風範、聆聽家國故事、感悟科研精神,這不僅(jin) 是知識的傳(chuan) 承和科學精神的延續,也是一種守正創新的直觀體(ti) 現,對莘莘學子即將開啟的求學之路具有啟迪意義(yi) 和指引價(jia) 值。
言傳(chuan) 身教是最好的教育。楊士莪院士為(wei) 新生開講第一課,贏得網友紛紛點讚“師者典範”。無獨有偶,近日南開大學某教授幽默、謙卑、率真的自我介紹,也備受網友關(guan) 注和好評。這種“現身說法”的方式和“自嘲式”簡曆如同一股清流,啟示我們(men) ,身為(wei) 教育工作者,要用心用情用力創新教學方式、與(yu) 學生的對話方式,真正激發學生們(men) 的學術興(xing) 趣、科研興(xing) 趣,並轉化在他們(men) 的日常實踐中。
行走的“旗幟”可學可做。正如楊士莪院士所說,“人退休了,但為(wei) 國家作貢獻的腳步不能停”。相信會(hui) 有越來越多的院士、名師,在教書(shu) 育人中,通過言傳(chuan) 身教引導學生扣好人生的每一粒“扣子”。(央廣網特約評論員 胡輝)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