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國慶假期北京待客689.3萬人次 延慶、密雲、懷柔遊客接待量位居前三

發布時間:2022-10-08 08:49:00來源: 北京青年報

  8日,北京青年報記者從(cong) 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獲悉,2022年國慶假日期間,全市接待旅遊總人數689.3萬(wan) 人次,旅遊總收入65.4億(yi) 元。其中,鄉(xiang) 村遊累計接待遊客398.3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4%,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47.1%。延慶、密雲(yun) 、懷柔三區的遊客接待量位居全市前三位。

  十一假期,全市遊客接待量排名前十的景區(地區)是:王府井135萬(wan) 人次;南鑼鼓巷59.8萬(wan) 人次;北京藍色港灣49.3萬(wan) 人次;前門大街景區43.8萬(wan) 人次;樂(le) 多港假日廣場42.8萬(wan) 人次;奧林匹克森林公園39萬(wan) 人次;北京首創奧萊休閑驛站景區36.8萬(wan) 人次;中糧·祥雲(yun) 小鎮32.9萬(wan) 人次;天壇公園30.1萬(wan) 人次;北京歡樂(le) 穀28萬(wan) 人次。

  有氧騎遊、徒步遊成新熱點

  國慶節期間,本市紅色主題遊升溫明顯,觀看升國旗儀(yi) 式、參觀紅色主題展覽、遊覽紅色旅遊景區等成為(wei) 市民和遊客假日出遊重要活動。有序觀看升國旗儀(yi) 式,參觀黨(dang) 史紀念館、新中國主題成就展等紅色主題展覽等受到市民和遊客好評。10月1日,近22萬(wan) 群眾(zhong) 在天安門廣場觀看升旗儀(yi) 式,創曆史新高。假期裏,在香山革命紀念館,近萬(wan) 市民和遊客重溫“進京趕考”的故事;在中國共產(chan) 黨(dang) 早期北京革命活動紀念館,青少年群體(ti) 成為(wei) 參觀主力;在中國人民抗日戰爭(zheng) 紀念館,超過3萬(wan) 人趕來參觀。

  今年國慶假期,北京鄉(xiang) 村遊十分火爆。10月1日至7日,北京鄉(xiang) 村遊累計接待遊客398.3萬(wan) 人次,同比增長4.4%,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47.1%;營業(ye) 收入60480.7萬(wan) 元,同比增長12.1%,按可比口徑比2020年增長1倍。遊客接待量前三位的是:延慶區126萬(wan) 人次,密雲(yun) 區115.2萬(wan) 人次,懷柔區88.9萬(wan) 人次。在京郊,綠色有氧騎遊、徒步遊成為(wei) 新熱點。以延慶為(wei) 例,5.3萬(wan) 遊客有氧騎遊媯川線,日均騎遊遊客較今年中秋節增長468%。

  國慶節期間,相對於(yu) 城區的住宿接待場所,更多戶外開放的獨棟式、包院式精品鄉(xiang) 村民宿成為(wei) 鄉(xiang) 村旅遊的重要去處,一些有條件支持戶外騎行、露營度假、農(nong) 業(ye) 采摘休閑以及有景區景點線路支撐的特色山區村鎮更受歡迎。據統計,全市鄉(xiang) 村民宿經營客房保持在1.1萬(wan) 間的水平,假期平均入住率達81%以上,延慶、密雲(yun) 、懷柔等區接待人數排名前三,成為(wei) 市民節日熱門“打卡地”,過去隻住1晚的常態正在逐漸向入住2晚、3晚轉變。

  線下演出場次同比增三成

  今年國慶,大多數市民群眾(zhong) 選擇在京過節,出遊半徑明顯縮短,受到2日小雨、3日寒潮等天氣影響,騎行漫步、品讀城市、文化休閑等“小而精”的出遊方式成為(wei) 民眾(zhong) 選擇,王府井、樂(le) 多港、首創奧萊休閑驛站、中糧·祥雲(yun) 小鎮、南鑼鼓巷、藍色港灣等娛樂(le) 、購物、休閑綜合體(ti) 成為(wei) 全市接待遊客的熱點地區。在王府井步行街地區,與(yu) 平日消費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消費人口大幅提升,占比95.75%;與(yu) 平日本地人口占街區總客流80%相比,國慶假期,本地人口下降至73.1%;25至44歲年輕客群依然是街區主力消費人群,占比62%。

  國慶節假期,全市共舉(ju) 辦線下演出1258場,觀眾(zhong) 27.4萬(wan) 人次,票房收入4246.7萬(wan) 元,同比分別增長30.2%、17.1%、9.5%。傳(chuan) 統戲曲展演吸引戲迷前往梅蘭(lan) 芳大劇院、長安大戲院、吉祥大戲院觀演消費。小劇場上演的話劇、兒(er) 童劇、音樂(le) 劇成為(wei) 年輕父母、戲劇發燒友的“好去處”。此外,各區的主題文化活動、群眾(zhong) 文化活動、文圖兩(liang) 館服務各具特色,精彩紛呈,全市共組織開展群眾(zhong) 文化活動662項1654場,參與(yu) 市民群眾(zhong) 578萬(wan) 人次,讓市民群眾(zhong) 過好“有文化味兒(er) ”的國慶假期。

  幫助18萬(wan) 人代查健康碼

  北青報記者從(cong) 市園林綠化局及市公園管理中心獲悉,國慶7天假期以來,市屬公園共接待遊客205.11萬(wan) 人次,遊客接待量排名前三位的是天壇公園、北京動物園、頤和園。

  據悉,國慶假期期間,市公園管理中心推出“國慶賞花、國慶看展、國慶紅色遊、國慶科普遊及重陽有禮”五大板塊36項線上線下文化活動,市民遊客在公園裏賞花壇、觀花展、看展覽、遊花海,參與(yu) 科普互動,聆聽紅色故事,感受傳(chuan) 統文化,抒發祝福祖國情懷。

  據統計,國慶期間,市屬公園每天的瞬時客流量和總遊客量均嚴(yan) 格控製在75%限流比例以下,各公園嚴(yan) 格執行“限量、預約、錯峰”、測溫掃碼、查驗核酸陰性證明等防疫措施,共謝絕2000餘(yu) 名無72小時內(nei) 核酸陰性證明人員入園,幫助18萬(wan) 人代查健康碼,為(wei) 市民遊客安全健康遊覽提供了服務保障。

  國慶假期雖已結束,但市屬公園裏的精彩還在繼續,各公園的主題花壇將持續展擺到10月下旬,國家植物園(北園)總麵積達8000平方米的菊花展也將持續到10月底,北海公園“菊燦沁香”菊花展將在10月下旬開展。此外,頤和園博物館《園說Ⅳ——這片山水這片園》、中國園林博物館《物上山水》、景山公園《紫禁之巔 天高地迥古都園林繪畫展》、北海公園《百年瞬影 北海老照片展》、北京動物園《第57屆國際野生生物攝影年賽獲獎作品巡展》、紫竹院公園《京城舊影主題係列展覽》《中國文人的雅玩講究》等展覽仍將持續舉(ju) 辦。 文/本報記者 趙婷婷 王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