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地鐵22號線建設者楊世鵬:見證軌道建設帶來美好生活
“因為(wei) 路途遠,我們(men) 戲稱回家叫‘進京’,等地鐵建成後,這種叫法將會(hui) 改變。”站在北京平穀距離河北三河大約10公裏的北京地鐵22 號線(平穀線)馬坊站建設現場,項目負責人楊世鵬說,他的住處在朝陽區來廣營,每次回家如果開車需要大約1小時,搭乘公共交通則耗時更久。
和楊世鵬一樣,目前住在北京地鐵22號沿線的平穀群眾(zhong) 去北京城區交通不快捷,很折騰。“等未來地鐵通車後,大家去北京城區通勤、遊玩、購物都將變得十分方便。”楊世鵬說。
正在建設中的北京地鐵22號線是高質量打造“軌道上的京津冀”的骨幹線路。全長80多公裏的線路西起朝陽,東(dong) 至平穀,作為(wei) 北京與(yu) 河北之間的首條跨省地鐵線路,項目建成後,將使沿線的日常出行更加便捷。
“80後”的楊世鵬是河北張家口涿鹿人,現任中鐵十六局集團北京地鐵22號線23標項目經理,畢業(ye) 至今在軌道交通行業(ye) 已從(cong) 業(ye) 15年。他先後參建了京滬高鐵、北京地鐵7號線、北京地鐵17號線等項目,現在已經是一名高級工程師了,對京津冀軌道建設發展有著自己的理解。“我剛參加工作時參建的北京地鐵7號線更多的是在北京城市範圍內(nei) 提升城市品質,但這次參建的北京地鐵22號線,串聯北京、河北多個(ge) 商業(ye) 中心,更將北京已有的多條地鐵線路接入京津冀軌道網絡,意義(yi) 重大,影響深遠。”楊世鵬說。
楊世鵬及其團隊負責建設的北京地鐵22號線23標包含兩(liang) 站兩(liang) 區間,標段囊括了多種工藝,橫跨數個(ge) 風險源,施工難度極大。對於(yu) 項目能夠實現快速推進,楊世鵬有自己的一套管理心得:“讓最合適的人在最合適的崗位上。精細化管理,充分了解職工所長,才能最大程度調動起他們(men) 幹事創業(ye) 的積極性。”
常年奮戰在軌道建設一線,楊世鵬也比普通人更深刻理解軌道沿線群眾(zhong) 對項目建設的期盼。他介紹,在去施工現場的路上,他經常會(hui) 碰見附近的居民向他打聽北京地鐵22號線的建設進展,以及未來軌道周邊配套設施的建設規劃。“我相信前景肯定非常值得期待。”楊世鵬說,2016年他曾任北京地鐵17號線01標總工程師,建設標段位於(yu) 昌平未來科技城,“在建設期間,沿線周邊大多是荒地,建成通車後很快就大變樣,到現在我再去昌平未來科技城的時候,當地已是高樓林立、公園秀美、生活宜居。”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