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想去哪裏?
【網絡中國節·二十四節氣】
寒露——“寒露寒露,遍地冷露”
寒露是二十四節氣之第十七個(ge) 節氣。
《月令七十二候集解》說:“九月節,露氣寒冷,將凝結也。” 寒露時節,南嶺及以北的廣大地區均已進入秋季,東(dong) 北進入深秋,西北地區已進入或即將進入冬季,氣溫逐漸下降。白露、寒露、霜降三個(ge) 節氣,都表示水汽凝結現象,“白露”節氣標誌著炎熱向涼爽的過度,氣溫開始下降,天氣轉涼,早晨草木上有了露水。“寒露”節氣則是天氣轉涼的象征,標誌著天氣由涼爽向寒冷過渡,氣溫更低,空氣已結露水,漸有寒意。如諺語所說的那樣,“寒露寒露,遍地冷露”。霜降表示天氣更冷了,露水凝結成霜。
寒露以後,我國大部分地區在冷高壓控製之下,雨季結束。寒露節氣始於(yu) 10月上旬末,10月下旬結束。太陽的直射點在南半球繼續南移,北半球陽光照射的角度開始明顯傾(qing) 斜,地麵所接收的太陽熱量比夏季顯著減少,冷空氣的勢力範圍所造成的影響,有時可以擴展到華南。
寒露期間,人們(men) 可以明顯感覺到季節的變化,開始用“寒”字來表達自己對天氣的感受了。寒露期間氣溫降得快、平均氣溫分布的地域差別明顯。一場較強的冷空氣帶來的秋風、秋雨過後,溫度下降8℃、10℃已較常見。不過,風雨天氣大多維持時間不長(華西地區除外),受冷高壓的控製,晝暖夜涼,白天往往秋高氣爽。
寒露期間,綿雨甚頻,朝朝暮暮,溟溟霏霏,秋綿雨嚴(yan) 重與(yu) 否,直接影響“三秋”的進度與(yu) 質量。為(wei) 此,一方麵要利用天氣預報,搶晴天收獲和播種;另一方麵,也要因地製宜,采取深溝高廂等各種有效的耕作措施,減輕濕害,提高播種質量。在高原地區,寒露前後是雪害嚴(yan) 重的季節之一,積雪阻塞交通,危害畜牧業(ye) 生產(chan) ,應該注意預防。
寒露之後,南方大部分地區,才開始進入真正的秋季,偶然能見到幾片樹葉發黃。黃河中下遊地區也到了“過了寒露,秋糧入庫”的時候了。農(nong) 民是在場院上脫粒、翻曬,準備收藏入庫了。“寒露種小麥,種一碗,收一鬥”,這時候正是播種冬小麥的最後一段時間,搶種小麥不能歇,“晚種一天,少收一石”,這時節大田作物大部分已停止了生長。
寒露三候
一候鴻雁來賓:鴻雁排成一字或人字形的隊列大舉(ju) 南遷。
二候雀入大水為(wei) 蛤:深秋天寒,雀鳥都不見了,古人看到海邊突然出現很多蛤蜊,且貝殼的條紋及顏色與(yu) 雀鳥很相似,所以便以為(wei) 是雀鳥變成的。
三候菊有黃華:此時菊花已普遍開放。
寒露文化
寒露節氣,我國北方地區已呈深秋景象,白雲(yun) 紅葉,偶見早霜,南方也秋意漸濃,蟬噤荷殘。因為(wei) 寒露節氣因接近重陽節,登高山、賞菊花等便成為(wei) 寒露節氣的習(xi) 俗。
1、登高、吃花糕
眾(zhong) 所周知,重陽節登高的習(xi) 俗由來已久。由於(yu) 重陽節在寒露節氣前後,寒露節氣宜人的氣候又十分適合登山,慢慢的重陽節登高的習(xi) 俗也成了寒露節氣的習(xi) 俗。登高寓意“步步高升”、“高壽”。九九登高,還要吃花糕,因“高”與(yu) “糕”諧音,故應節糕點謂之“重陽花糕”,寓意“步步高升”。
2、寒露賞菊、飲菊花酒
寒露到來的農(nong) 曆九月又稱菊月,是菊的月份。和大多數春夏盛開的花不同,菊花是反季節的花,越是霜寒露重,越是菊花開得最豔麗(li) 的時節。寒露與(yu) 重陽節接近,此時菊花盛開,為(wei) 除秋燥,民間有飲“菊花酒”的習(xi) 俗,這一習(xi) 俗與(yu) 登高一起,漸漸移至重陽節。菊花酒是由菊花加糯米、酒曲釀製而成,古稱“長壽酒”,其味清涼甜美,有養(yang) 肝、明目、健腦、延緩衰老等功效。
3、觀紅葉
寒露時節到香山賞紅葉早已成為(wei) 北京市民的傳(chuan) 統習(xi) 慣與(yu) 秋季出遊的重頭戲。秋風颯颯,黃護葉紅。寒露過後的連續降溫催紅了京城的楓葉。金秋的香山層林盡染,漫山紅葉如霞似錦、如詩如畫。
4、鬥蟋蟀
白露、秋分和寒露,是北京、杭州等地市民鬥蛐蛐兒(er) 的高潮期。蛐蛐兒(er) 也叫促織,一般聽見蛐蛐兒(er) 叫就意味著入秋了,天氣漸涼,提醒人們(men) 該準備過冬的衣服了,故有“促織鳴,懶婦驚”之說。
5、秋釣邊、吃母蟹
寒露時節是釣魚的好時節,氣溫下降,魚兒(er) 遊向水溫較高的淺水區覓食,就顯得更加饞嘴貪吃,易上鉤、易釣獲。俗話說“西風響,蟹腳癢”,寒露時節雌蟹卵滿、黃膏豐(feng) 腴,正是吃母蟹的最佳季節,等農(nong) 曆十月以後,最好吃的則要輪到公蟹了。
6、寒露吃梨、吃芝麻
寒露到,天氣由涼爽轉向寒冷。根據中醫“春夏養(yang) 陽,秋冬養(yang) 陰”的四時養(yang) 生理論。這時人們(men) 應養(yang) 陰防燥、潤肺益胃。梨和芝麻是寒露節氣中最好的水果和食物。於(yu) 是,民間就有了“寒露吃梨吃芝麻”的習(xi) 俗。
另外,寒露時天氣對秋收十分有利,還有一些農(nong) 事習(xi) 俗,如農(nong) 諺說:黃煙花生也該收,起捕成魚采藕芡。大豆收割寒露天,石榴山楂摘下來。寒露蜜桃屬北方晚熟桃品種,成熟期在寒露前後,故名“寒露蜜桃”。
寒露養(yang) 生
《詩經》裏講:“七月流火,九月授衣”,這裏說的九月是農(nong) 曆九月,此時天氣轉涼,正是人體(ti) 陽氣收斂,陰精潛藏於(yu) 內(nei) 之時,應該及時添加衣物,謹防感冒。所以養(yang) 生的重點要注意日常保健、養(yang) 陰防燥、潤肺益胃。
1、足部保暖
常言道:“寒露腳不露。”寒露過後,氣溫逐漸降低,因此市民不要經常赤膊露身以防涼氣侵入體(ti) 內(nei) ,每天晚上可以用熱水泡腳,使足部的血管擴張、血流加快,減少下肢酸痛發生,緩解疲勞。
2、適時添衣
寒露過後,天氣寒冷,市民要注意防寒保暖,逐漸增添衣服。俗話悅“春捂秋凍”,秋天適度經受些寒冷有利於(yu) 提高皮膚和鼻粘膜耐寒力,但要注意防寒保暖,防止“凍”出病來。
3、早睡早起
寒露過後晝短夜長,自然界中的“陽氣”開始收斂、沉降。此時便是人們(men) 保養(yang) 陽氣之時,因此,人們(men) 的起居時間也應當做相應調整。《素問 四氣調神大論》中就有“秋三月,早臥早起,與(yu) 雞俱興(xing) 。”的論段,就是告訴人們(men) 秋季養(yang) 生的道理。
4、養(yang) 陰防燥,可“朝鹽晚蜜”
寒露是熱與(yu) 冷交替的秋季的開始,秋燥是讓人煩惱的一件事。預防秋燥,從(cong) 養(yang) 陰防燥、潤肺益胃方麵入手。“朝鹽晚蜜” 可及時補充人體(ti) 水分,還起到潤肺、養(yang) 肺的作用。
5、養(yang) 胃
秋天氣溫漸漸變涼,而胃腸道對於(yu) 寒冷刺激非常敏感,因此,寒露以後的養(yang) 生特別要注意養(yang) 護好自己的胃部。首先要注意保暖,入秋以後要特別注意胃部保暖,適時增添衣服,夜間睡覺要注意蓋好棉被。
6、適量運動
秋季是運動鍛煉的大好時機,可根據個(ge) 人情況選擇不同的運動項目進行鍛煉,長期堅持可增強心肺功能。散步、爬山等都是很好的選擇。
7、掃除抑鬱
由於(yu) 深秋氣候漸冷,日照減少,風起葉落,常會(hui) 勾起淒涼之感,使人們(men) 情緒不穩,易於(yu) 傷(shang) 感。因此,保持良好心態,宣泄積鬱之情,因勢利導,培養(yang) 樂(le) 觀豁達之心,這也是秋季養(yang) 生保健不可忽略的一點。
寒露詩書(shu)
《八月十九日試院夢衝(chong) 卿》
[宋代]王安石
空庭得秋長漫漫,寒露入暮愁衣單。
喧喧人語已成市,白日未到扶桑間。
永懷所好卻成夢,玉色彷佛開心顏。
逆知後應不複隔,談笑明月相與(yu) 閑。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