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九大典範工程”打造和諧宜居之城
實現城市部件、樓宇建築等實體(ti) “掃碼即知”“掃碼即訴”,暢通和規範群眾(zhong) 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建立微民生微服務項目庫,每年實施100項小微工程……15日,通州區第七屆人民代表大會(hui) 第二次會(hui) 議審議通過了《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基層治理五年行動計劃(2022年-2026年)》(以下簡稱《行動計劃》),明確了副中心未來五年和今後相當長一段時期基層治理的主要目標和重點任務。
《行動計劃》明確,以“把城市副中心打造成新時代高質量發展典範”為(wei) 主線,以“一年奠定基礎、三年初見成效、五年全麵提升”為(wei) 主基調,通過突出“三個(ge) 特色”和實施“九大典範工程”,進一步完善基層治理體(ti) 係,進一步提高基層治理能力,加快形成既有共性又有特色的城市副中心基層治理模式,努力創造基層治理現代化的高質量典範。
圍繞特色主題打造社區
推進智慧小區建設試點
《行動計劃》中明確,通州區突出城市副中心特色建設國際一流的和諧宜居幸福家園。其中,在打造主題社區,突出主題特色方麵,通州區注重從(cong) 文化創意、綠色低碳、運動健康、科技智慧、國際人才等特色入手,進行重點設計。
比如,以宋莊、張家灣、台湖等特色小鎮為(wei) 依托,圍繞創意、設計、演藝主題,因地製宜打造社區特色,突出文化創意主題。圍繞大運河曆史文化,打造內(nei) 涵豐(feng) 富、藍綠交織、水城共融、曆史底蘊、人文氣質的社區文化識別係統和景觀標識。推動重大賽事場館開放共享,鼓勵社會(hui) 資本參與(yu) 打造麵向居民開放的體(ti) 育健身場所,突出運動健康主題。
在突出科技智慧主題方麵,探索實現社區全場景智能,積極推進智慧小區建設試點工作,升級智慧社區安防體(ti) 係。推進智慧家醫、智慧化養(yang) 老等基本公共服務線上線下融合發展等。
激勵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治理
成立副中心社區基金會(hui)
《行動計劃》中提出,通州區將通過實施“九大典範工程”推進基層治理高質量發展。
北京青年報記者注意到,在實施黨(dang) 建引領提質工程,構建基層治理引領典範方麵,通州區將大力發展社會(hui) 組織,完善培育扶持社會(hui) 組織發展政策措施,加大政府購買(mai) 社會(hui) 組織服務力度,引導和激勵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基層治理,支持黨(dang) 組織健全、管理規範的社會(hui) 組織優(you) 先承接政府轉移職能和服務項目。
推進社區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基層治理,研究製定《北京城市副中心(通州區)社區社會(hui) 組織參與(yu) 基層治理指導意見》,優(you) 先發展基層治理類社區社會(hui) 組織,促進文體(ti) 類社區社會(hui) 組織向服務基層治理方向轉型。推進社會(hui) 工作站體(ti) 係建設,成立城市副中心社區基金會(hui) ,試點探索社區基金,拓寬基層治理多元資金支持渠道。
建立微民生微服務項目庫
每年實施100項小微工程
在實施微民生微服務工程,構建基層治理服務典範方麵,要完善以居民需求為(wei) 導向的微民生微服務發現機製,建立微民生微服務項目庫,每年實施100項小微工程,滾動實施推進。大力推進“一刻鍾便民服務圈”建設,發展蔬菜零售、便利店、維修、家政、餐飲、零售、美容美發等社區生活性服務業(ye) 。試點開展完整社區建設。
同時,建立微空間微更新長效機製,研究製定微空間微更新技術導則,依據群眾(zhong) 訴求和實際,圍繞鄰裏和諧、文化創意、運動健康、綠色生態等主題形成更新項目清單,有序實施。多方籌集資源,研究製定社區生活服務圈導引,打造鄰裏微空間、社區綜合微中心、社區音樂(le) 廳、社區運動角、口袋公園等社區公共空間微場景,形成通州微空間微更新品牌。推進各類服務設施功能差異互補、內(nei) 容銜接、融合發展,實現開窗見綠、出門見園、健身有地、生活有趣,精準化提高居民生活品質。
搭建智慧社區信息平台
樓宇建築“掃碼即訴”
在實施基層智慧治理工程,構建基層治理智治典範方麵明確,要完善智慧社區頂層設計,銜接城市副中心城市大腦、元宇宙總體(ti) 部署,編製智慧社區建設規劃,製定智慧社區建設指南。按照國家新型智慧城市建設與(yu) 評價(jia) 標準體(ti) 係,完善智慧社區規範標準、信息安全、建設運營和保障激勵等政策製度。構建智慧社區“115N”整體(ti) 架構,完善1個(ge) 社區數據庫,搭建1個(ge) 智慧社區綜合信息平台,圍繞社區黨(dang) 建、社區治理、社區服務、社區安全、居民參與(yu) 五大板塊,建設N類社區智慧應用場景。
推進智慧化群眾(zhong) 訴求響應機製,基於(yu) “城市二維碼”編碼規則實現城市部件、樓宇建築等實體(ti) “掃碼即知”“掃碼即訴”,暢通和規範群眾(zhong) 訴求表達、利益協調、權益保障通道。 文/本報記者 武文娟
“九大典範工程”
實施黨(dang) 建引領提質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引領典範;
實施基層管理體(ti) 製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效能典範;
實施居村自治強基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活力典範;
實施多元主體(ti) 參與(yu) 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共治典範;
實施微民生微服務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服務典範;
實施基層智慧治理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智治典範;
實施基層幹部能力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人才典範;
實施法治社會(hui) 建設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平安典範;
實施基層文化建設工程,
構建基層治理文明典範。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