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隻是“數字病”?提高知曉率 不隻是了解數字那麽簡單!
央廣網北京11月15日消息 據中央廣播電視總台中國之聲《新聞超鏈接》報道,11月14日是第16個(ge) “聯合國糖尿病日”。糖尿病作為(wei) 一種常見病、多發病,已成為(wei) 現代疾病中排名第二的殺手,對人體(ti) 的危害僅(jin) 次於(yu) 癌症。目前,全世界有十分之一的成年人患有糖尿病,總數約5.37億(yi) 人。在我國,據2021年統計數據顯示,20-79歲的糖尿病患者約有1.41億(yi) 人。
雖然患糖尿病的人很多,但知曉率並不高。2018年,我國成人糖尿病患病知曉率是36.7%。這其中有32.9%的患者接受過規範治療,有50.1%的患者血糖得到有效控製。
為(wei) 什麽(me) 一些糖尿病患者敢怠慢病情?血糖高了能“自己感覺到”嗎?會(hui) 表現出什麽(me) 病症?糖尿病患者能喝酒嗎?戒“甜口兒(er) ”就行?用代糖安全嗎?
為(wei) 什麽(me) 有糖尿病患者怠慢病情?
糖尿病是一種以高血糖為(wei) 特征的代謝性疾病。高血糖則是由於(yu) 胰島素分泌缺陷或其生物作用受損,或兩(liang) 者兼有引起。長期存在的高血糖,會(hui) 導致各種組織慢性損害,出現功能障礙。
健康中國研究中心糖尿病防治及管理專(zhuan) 家委員會(hui) 主任委員、北京協和醫院內(nei) 分泌科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趙維綱表示,確診糖尿病並不難,因為(wei) 它是人為(wei) 界定的“數字病”。如果我們(men) 在消除一些應激因素的情況下(如大的創傷(shang) 或一些誘發因素),連續兩(liang) 次檢測到人在空腹狀態下血糖超過7(mmol/L),就可以確診為(wei) 糖尿病。
除此之外,還有一種方式也可以確診糖尿病,且對部分人來說,這種方式的準確性還會(hui) 更高。趙維綱描述,很多人空腹血糖並不高,尤其是亞(ya) 洲人;但他們(men) 吃完東(dong) 西或者喝完糖漿後兩(liang) 小時對血糖敏感度比較高。因此,可以在餐後兩(liang) 小時檢測血糖,這樣會(hui) 更早發現血糖問題。如果餐後兩(liang) 小時檢測複合後的血糖超過11.1(mmol/L),就可以診斷為(wei) 糖尿病。
空腹血糖超7(mmol/L),餐後兩(liang) 小時血糖超11(mmol/L),都可以確診糖尿病。但一些人即便被告知以上這兩(liang) 個(ge) 數值,仍然認為(wei) 自己沒生病:因為(wei) 沒感覺,更別說有什麽(me) 異常症狀。也正因為(wei) 如此,很多人對血糖異常不敏感、不當回事,在一定程度上會(hui) 為(wei) 糖尿病的發展埋下伏筆。
糖尿病人一般會(hui) 表現出什麽(me) 症狀?
趙維綱解釋,糖尿病的各種並發症嚴(yan) 格意義(yi) 上都是血管疾病,分為(wei) 微血管並發症和大血管並發症。
患者的微血管並發症一般表現為(wei) 眼底病變,眼底出血,最後造成失明。另外,許多對供血特別敏感的組織器官,如腎髒、神經係統等,由於(yu) 血糖升高影響血液循環,從(cong) 而使它們(men) 受損。在感覺神經方麵,患者在一開始會(hui) 疼,後來會(hui) 失去感覺。更嚴(yan) 重的是植物神經受損,由於(yu) 植物神經係統掌握著人體(ti) 重要的生理功能,患者受到傷(shang) 害時容易出現心律不齊,或出現體(ti) 位性低血壓,一站起來人就會(hui) 暈倒,還容易導致胃輕癱,也就是胃停止工作,人吃了東(dong) 西下不去並惡心嘔吐。
大血管並發症主要包括心血管病,比如出現心梗或者是糖尿病心髒病、心肌病;還會(hui) 造成腦血管病,如腦出血、腦梗塞。此外,我國每年約有28萬(wan) 人因糖尿病足截肢。糖尿病足,也是糖尿病的嚴(yan) 重並發症之一,患者足部血管、神經出現病變,導致足部供血不足,出現潰爛、感染,最終不得不采取截肢手術的方式來阻止病情進一步惡化。它的誘因,也是由糖尿病引發的大血管並發症。
代糖和酒,糖尿病患者能碰嗎?
當一個(ge) 人出現血糖異常情況時,周邊的親(qin) 人、朋友有時會(hui) 給出一些建議,比如:平日不吃糖、買(mai) 預製包裝食品時留意成分表裏有沒有果糖、葡萄糖、白砂糖,這些建議是比較科學合理的。但有時也會(hui) 出現一些讓人犯迷糊、難拿主意的選項,比如一些食品外包裝上注明:不含糖,但有代糖。代糖,能不能安全代替糖呢?
趙維綱表示:“代糖確實能夠提高甜味,又不供應能量或者少供應能量,但常吃也不好。因為(wei) 代糖對口感有欺騙性,容易增加患者食欲。再加上有些代糖在體(ti) 內(nei) 代謝也會(hui) 存在跟其他物質之間的關(guan) 聯,這個(ge) 問題尚未研究清楚。”患者們(men) 可以改變一下口味,但是不能常吃代糖。
另外,有患者問:能不能喝酒呢?實在想喝,也行,但要注意量。隻要是含有酒精的飲品,對身體(ti) 都會(hui) 有負麵影響。趙維綱表示,醫生們(men) 會(hui) 勸患者盡量不喝酒,但人是社會(hui) 性的,有時候會(hui) 有一些社交或者情緒上的情況需要用酒來調劑,非喝不可時,一定要控製量。“不要喝大酒,”趙維綱解釋,“因為(wei) 喝酒在血糖管理層麵,首先是傷(shang) 胃,然後是傷(shang) 肝。胃和肝本身就是血糖調控的重要器官,如果傷(shang) 到這兩(liang) 個(ge) 器官,對血糖肯定有影響。”此外,喝酒會(hui) 直接導致脂肪肝,也稱酒精性脂肪肝,常喝酒還會(hui) 導致肝硬化。而糖尿病患者不喝酒也會(hui) 出現脂肪肝,也容易患肝硬化,這被稱為(wei) 非酒精性脂肪肝。如果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製不好,再加上喝酒,必定雪上加霜,對肝髒影響很大。
糖尿病不容易被察覺,如果一味相信自己的感覺,任其發展,等感覺到血糖不太正常時,病情可能已經很嚴(yan) 重了。到糖尿病後期出現各種並發症時再補救,多數都是徒勞的。糖尿病給患者帶來的創巨痛深無法計算,因此,糖尿病必須要得到重視。
監製:梁悅
記者:鶴佳 楊揚
編輯:潘雨薇 彭毓姬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