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城出台十條措施 加速文化產業高質量發展
中新網北京新聞11月24日電 文化金融精準賦能、優(you) 化文化金融服務體(ti) 係建設,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轉型多元城市空間,支持特色中小文化企業(ye) 落地發展、中小文化企業(ye) 創新創業(ye) 平台建設……北京市西城區日前發布《西城區推動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若幹措施》(以下簡稱“文化產(chan) 業(ye) 十條”),出台十條硬核措施,全方位助推區域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
據介紹,此次出台的“文化產(chan) 業(ye) 十條”是西城區“十四五”期間出台的首個(ge) 文化產(chan) 業(ye) 支持政策,重點圍繞“文化+”、數字化賦能文化產(chan) 業(ye) 高質量發展目標,根據企業(ye) 、項目、平台、空間等發展情況,擇優(you) 采取資金獎勵、租購房補貼、配套資助、項目補貼等多種資助方式,重點支持符合首都功能核心區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方向的各類文化主體(ti) 。
十條措施聚焦引領高質量發展,充分發揮西城區金融、文化資源等優(you) 勢,打出政策措施“組合拳”。在金融賦能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文化數字產(chan) 業(ye) 、文化產(chan) 業(ye) 與(yu) 事業(ye) 貫通發展等方麵加大扶持力度,形成西城文化發展政策新優(you) 勢;加大財政專(zhuan) 項資金的支持力度,西城區將提供高額度文化產(chan) 業(ye) 獎勵支持政策,金融活水精準助力市場主體(ti) 。
“文化產(chan) 業(ye) 十條”還針對文化企業(ye) 輕資產(chan) 、融資難、融資貴等難題,探索文化金融創新“利益共享、風險共擔”機製,培育文化金融融合發展生態。聚焦數字化賦能文化產(chan) 業(ye) 發展,以“文化+”為(wei) 紐帶,聚焦數字文化產(chan) 業(ye) 、產(chan) 業(ye) 數字化轉型領域,推進文化產(chan) 業(ye) 空間提質增效,探索文化產(chan) 業(ye) 園區發展的新路徑。
“文化產(chan) 業(ye) 十條”是西城區學習(xi) 貫徹二十大精神,以新時代首都發展為(wei) 統領,圍繞全國文化中心建設目標任務,融入北京市“五子”聯動發展新格局,把握“兩(liang) 區”建設、全球數字經濟標杆城市示範區和國際消費中心城市建設新機遇出台的重磅舉(ju) 措。發布後,針對企業(ye) 了解、掌握、申報政策的實際需求,以及解決(jue) 政策傳(chuan) 播不暢、知曉率低等問題,將加強與(yu) 北京市級政策平台互動協同,以政策宣講交流、專(zhuan) 家進園區等服務活動,打通政策貫徹實施的最後“一公裏”。(完)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