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嘉魚4000畝“巨型稻” 成功長高半米

發布時間:2022-11-29 10:57:00來源: 湖北日報

  湖北日報全媒記者 汪洋 通訊員 黃茂盛 胡知微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摘要

  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全麵落實糧食安全黨(dang) 政同責,牢牢守住十八億(yi) 畝(mu) 耕地紅線,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深入實施種業(ye) 振興(xing) 行動,強化農(nong) 業(ye) 科技和裝備支撐,健全種糧農(nong) 民收益保障機製和主產(chan) 區利益補償(chang) 機製,確保中國人的飯碗牢牢端在自己手中。

  新聞故事

  11月18日,嘉魚縣官橋鎮朱砂村,曾經廢棄的老糧站重新熱鬧起來,空氣中飄蕩著淡淡稻香。

  “600多萬(wan) 斤稻穀經過烘幹,全部存放在這裏。”嘉魚縣西涼湖外洲生態農(nong) 業(ye) 合作社負責人程起平帶領客商參觀,隨手捧起一把稻穀,“是不是很香?去殼後成了米,更香!”

  穀粒細長,清香四溢。這就是最近聲名大噪、成為(wei) 網紅的“巨型稻”。

  袁隆平生前有一個(ge) “禾下乘涼夢”。今年秋天,在嘉魚縣西涼湖畔,約4000畝(mu) “巨型稻”喜獲豐(feng) 收,有的植株有2米多高,讓“禾下乘涼”夢想成真!

  程起平今年49歲,之前在西涼湖以打魚為(wei) 生,退捕上岸後變身農(nong) 民,開辦農(nong) 業(ye) 專(zhuan) 業(ye) 合作社,在官橋鎮兩(liang) 湖村流轉土地,從(cong) 湖南引進“巨型稻”種子,4月上旬陸續播種,8月底開始收割。常規雜交稻植株高約1.3米,他試種的“巨型稻”植株平均高度約1.8米,成功長高了半米;畝(mu) 產(chan) 量也從(cong) 五六百公斤,增至約850公斤。

  “網紅稻”喜獲豐(feng) 收,程起平盤下朱砂村廢棄的老糧站,進行大米加工。

  “米質很好,有的達到國標一級。”程起平說,因為(wei) “巨型稻”植株較高,稻草纖維素含量比普通稻草高出兩(liang) 三成,脫粒後銷往造紙廠、建材廠。

  此次嘉魚試種的“巨型稻”又名“巨豐(feng) 6號”,是中國科學院亞(ya) 熱帶農(nong) 業(ye) 生態研究所夏新界博士團隊培育的新品種,具有高產(chan) 、抗倒伏、抗病蟲害、耐澇耐旱等特點,今年遭遇持續高溫少雨不利天氣,但是產(chan) 量基本沒受影響。

  “要想突破雜交稻產(chan) 量天花板,就必須提高水稻植株增加光合作用。地下,讓它深紮根多吸肥;地上,莖稈長高,葉片長多、長寬。”夏新界說,這種高產(chan) 水稻新種子,是他們(men) 團隊曆經10餘(yu) 年研究培育而成,綜合運用了突變體(ti) 誘導、野生稻遠緣雜交、分子標記定向選育等一係列育種新技術。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全方位夯實糧食安全根基。

  今年全國22個(ge) 省份300多個(ge) 點位試種了“巨型稻”,累計種植麵積約2萬(wan) 畝(mu) ,嘉魚縣種植麵積最大。該縣農(nong) 業(ye) 農(nong) 村局副局長來蘭(lan) 貴介紹,這是嘉魚首次規模化試種“巨型稻”,也是推廣新品種、“端牢飯碗”的新嚐試。

  “巨型稻”試種成功後,激發了周邊村民種糧積極性,大家紛紛表示,想以土地入股的形式種植。

  程起平也信心滿滿:“計劃明年擴大種植麵積至1萬(wan) 畝(mu) ,還準備在稻田裏麵套養(yang) 龍蝦、鱔魚、甲魚,套種油菜等。”

  官橋鎮兩(liang) 湖村,“巨型稻”畝(mu) 產(chan) 達到850公斤。

  程起平表示,除“巨型稻”本身耐旱外,還得益於(yu) 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種植基地水、電、路、渠等基礎設施配備齊全,是實實在在的高標準農(nong) 田。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

  連日來,湖北日報全媒記者實地探訪看到,西涼湖畔,沃野平疇,田成方,地成塊,路相通,渠相連,旱能灌,澇能排……

  過去,官橋鎮水田分布零碎,農(nong) 業(ye) 產(chan) 出效益不高。嘉魚縣整合農(nong) 村四好公路等資金,集中投入1.2億(yi) 元,與(yu) 村民簽訂流轉協議,將土地流轉到村集體(ti) ,4000畝(mu) 零碎土地,被機耕路分割成平平整整、方方正正的高標準農(nong) 田。

  “每一塊土地都是40畝(mu) 的標準地塊,方便農(nong) 業(ye) 機械化耕作,大大提升了農(nong) 業(ye) 產(chan) 業(ye) 化水平。”嘉魚縣自然資源和規劃局副局長周翔說。

  而且,綜合整治不僅(jin) 局限於(yu) 農(nong) 村農(nong) 田基礎設施,還提升到全域層麵——對山、水、林、田、湖、草進行係統整治,優(you) 化完善整個(ge) 片區功能,為(wei) 高標準農(nong) 田建設奠定基礎,提供增量。

  嘉魚縣是全國第一批基本農(nong) 田保護示範縣、全省糧食主產(chan) 區和整體(ti) 推進農(nong) 村土地整治示範縣之一,通過實施全域國土綜合整治等項目,今年已備案新增耕地3094畝(mu) ,明年計劃新增耕地3800餘(yu) 畝(mu) 。

  新增耕地,擴大糧食種植麵積。今年,該縣糧食收獲麵積44.12萬(wan) 畝(mu) ,產(chan) 量17.44萬(wan) 噸。在遭受連續高溫幹旱的情況下,糧食產(chan) 量與(yu) 去年大致持平。

  群眾(zhong) 感言

  黨(dang) 的二十大報告提出,逐步把永久基本農(nong) 田全部建成高標準農(nong) 田。我們(men) 老百姓非常支持,我們(men) 是直接受益者。

  今年3月份,我開始在“方塊田”裏務農(nong) ,親(qin) 眼看到“巨型稻”從(cong) 播種到收割的全過程。這種水稻成熟後有一人多高,穀穗沉甸甸的,打的米蒸的飯軟糯香甜,特別好吃!農(nong) 民種田,種子、農(nong) 田都很重要,希望“新花樣”水稻越來越多,也希望高標準農(nong) 田越來越多!

  ——嘉魚縣官橋鎮兩(liang) 湖村村民程勝利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