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通州作為北京唯一區入選國家林業碳匯試點

發布時間:2022-11-30 09:39:00來源: 北京城市副中心報

  森林是水庫、錢庫、糧庫,也是碳庫。近日,國家林業(ye) 和草原局辦公室公布了2022年度林業(ye) 碳匯試點名單,包括試點市(縣)18個(ge) ,國有林場21個(ge) 。通州區作為(wei) 北京唯一區入選。

  林業(ye) 碳匯是指利用森林的儲(chu) 碳功能,通過植樹造林、森林管理和減少毀林等活動,吸收和固定大氣中的二氧化碳,並按照相關(guan) 規則與(yu) 碳匯交易相結合的過程、活動機製。

  今年8月,國家林草局下發通知,提出林業(ye) 碳匯試點建設六大方麵內(nei) 容,重點在如何增加森林碳儲(chu) 量與(yu) 碳匯量、精準計量監測、推進區域市場交易和補償(chang) 、拓寬綠色金融支撐渠道等方麵探索創新。

  通州區選取了其中兩(liang) 項以探索園林綠化資源增匯減排技術模式集成與(yu) 示範、碳匯效益補償(chang) 與(yu) 管理等路徑,形成典型區域行動經驗,落實副中心控規,為(wei) 北京乃至全國林草業(ye) 應對氣候變化發展提供示範案例。

  記者從(cong) 通州區園林綠化局獲悉,該試點建設實施期限為(wei) 2023年1月至2025年12月,包括“平原森林增匯減排經營管理關(guan) 鍵技術模式研發與(yu) 示範區建設”和“林業(ye) 碳匯效益精準補償(chang) 機製探索”兩(liang) 大方麵的內(nei) 容。

  建設增匯減排技術模式集成示範區

  該試點分別從(cong) 林分、群落、生態係統和景觀等不同尺度上,對通州建成區和平原區不同環境條件下四種功能類型的平原森林,開展固碳增匯經營管理關(guan) 鍵技術研究,開發經濟高效的、以增強碳匯服務功能為(wei) 主的多目標經營管理模式。

  記者了解到,四種功能類型的平原森林包括生態涵養(yang) 主導型、景觀遊憩主導型、森林濕地複合型和生態廊道型。通州區將以此為(wei) 基底,建立平原森林增匯減排試驗示範區,定點觀測區域碳儲(chu) 量和碳匯量的變化動態,提升綠碳空間質量,堅持全域多層次增綠固碳。

  根據實施方案,到2025年,通州區將建成4至8塊總麵積約10000畝(mu) 的城市森林增匯減排技術研發試驗示範區,形成北京城市森林增匯減排經營關(guan) 鍵技術及模式研發報告,編製《北京城市森林經營增匯減排技術規程》和《北京城市副中心園林綠化增匯減排行動規劃》,以及不同類型城市森林中國核證碳減排項目方法學,研製一套園林綠化碳票核算方法和碳匯效益精準補償(chang) 操作管理辦法並積極推進區域落實實踐。

  建立碳匯效益多元化補償(chang) 機製

  該試點將開展林業(ye) 碳匯效益精準補償(chang) 機製探索。采用實地踏查、生物量模型等技術方法,摸清通州區林地、綠地、濕地等生態資源的碳儲(chu) 量和碳匯量底數;利用優(you) 勢樹種異速生長方程、時間代替空間、碳容量法等技術,評估全區生態資源的儲(chu) 碳潛力和未來碳匯能力的動態變化。

  結合國家和首都雙碳調控相關(guan) 政策,以及區域高質量發展、京津冀協同發展、國家綠色示範區建設、生態補償(chang) 機製發展等方針文件,製定通州區園林綠化應對氣候變化行動方案;編製區級林業(ye) 碳匯資源變動清單和產(chan) 品目錄,建立林業(ye) 碳匯數據統計、核算、評價(jia) 、認證體(ti) 係。

  同時,將聯合北京綠色交易所、北京碳匯基金、北京綠化基金會(hui) 等機構,關(guan) 聯綠色金融、氣候投融資、碳普惠、生態產(chan) 品多元化價(jia) 值實現機製等試點政策,建立園林綠化碳票交易精準補償(chang) 機製,推進政府、市場、民間多方參與(yu) 的多元化生態補償(chang) 機製蓬勃發展。

  提升林業(ye) 碳匯項目綜合效益

  據測算,試點直接經濟效益來自於(yu) 項目碳票價(jia) 值精準補償(chang) 機製落地推廣情況。根據試點建設宣教推廣活動影響人次來推測,假設0.1%的人能夠參與(yu) 碳補償(chang) 與(yu) 碳普惠活動,則會(hui) 有5萬(wan) 人購買(mai) 林業(ye) 碳匯;若每人每年購買(mai) 5.5噸、每噸碳匯售價(jia) 10元,則能產(chan) 生275萬(wan) 元/年的售碳效益。

  “項目形成的相關(guan) 技術指南、標準和項目方法學推廣應用,能夠進一步推動林業(ye) 碳匯自願交易及碳中和市場發展,引入部分民間資本和市場資金,提升北京地區生態效益補償(chang) 標準,增加民眾(zhong) 收入。”區園林綠化局副局長魏昀贇說。同時,高質量的林業(ye) 碳匯試點建設也會(hui) 提高區域知名度,提升城市空間品質和綠色形象,優(you) 化工作和生活氛圍,形成集聚和輻射能力,帶動城市資產(chan) 增值,促進區域經濟可持續發展。“這種由‘綠化經濟鏈’引起的互動效應,將對通州區經濟、社會(hui) 、人口、資源的協調發展起到長遠而有效的推進作用。”魏昀贇說。

  為(wei) 豐(feng) 盈“綠色碳庫”提供“通州方案”

  通州區入選國家級試點,具有天然優(you) 勢。

  魏昀贇介紹,通州生態本底好,獲評北京平原地區首個(ge) 國家森林城市,建設基礎紮實;作為(wei) 北京城市副中心,區位重要,各類規劃站位較高;具有雙碳調控、高質量發展、京津冀一體(ti) 化協同發展、國家綠色發展示範區建設、城鄉(xiang) 融合公園型城鎮建設等區位政策優(you) 勢。因此,通州對夯實綠色基底、豐(feng) 盈綠碳空間、提升資源質量寄以厚望,對自然資源提供包括林業(ye) 碳匯在內(nei) 的生態產(chan) 品和服務等普惠民生福祉有迫切需求。

  此外,氣候投融資試點、綠色金融試點、碳普惠試點及生態產(chan) 品多元化價(jia) 值實現機製試點等關(guan) 聯機製落地通州,都需要在林業(ye) 碳匯助力碳中和工作中發力並率先突破,形成多方聚力、互促共進、攜手共贏的良好發展局麵。“可以說,現階段,通州的園林綠化麵臨(lin) 著前所未有的戰略發展機遇。”魏昀贇說。

  實際上,通州區森林增匯經驗已積累多年。早在2008年,通州區園林綠化局便開始組織市民購買(mai) 碳匯車貼、推進碳補償(chang) 活動;2009年至2011年,參加國家科技部“十一五”科技支撐項目“北方速生豐(feng) 產(chan) 林與(yu) 果園係統固碳增匯技術研究與(yu) 示範”研究,在西集鎮建設上千畝(mu) 楊樹速生豐(feng) 產(chan) 林固碳增匯技術研究示範基地,集成的增匯減排技術模式成效顯著;緊密配合北京市兩(liang) 輪百萬(wan) 畝(mu) 平原造林綠化工程碳計量與(yu) 碳監測和冬奧碳中和造林工程碳匯計量監測工作。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