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通州區臨河裏街道:接訴即辦資金池幫居民“小修快補”
路燈壞了、牆體(ti) 破損、管道漏水……平時生活中,一些雜事瑣事令人煩心,但往往由於(yu) 資金問題難以快速有效解決(jue) 。北京市通州區臨(lin) 河裏街道巧用接訴即辦區級獎勵資金,設立“小修快補”資金池,幫助居民靈活解決(jue) 這類民生問題。居民的滿意度提高了,反過來又增加街道的接訴即辦能力及評分,繼續為(wei) 資金池蓄水,形成正向反饋,良性循環。
臨(lin) 河裏街道是2020年成立的新街道,不少幹部、工作人員都是新任到崗。雖是新兵,但大家幹勁十足,努力積累基層工作經驗,當年年底,街道在全市接訴即辦年度排名中衝(chong) 進了前50。為(wei) 了鼓勵支持,通州區為(wei) 排名前50的單位撥付了專(zhuan) 項獎勵資金,之後還按月動態進行獎勵。
獎勵該怎麽(me) 花?“經過會(hui) 商,我們(men) 在2021年正式設立了‘小修快補’資金池,專(zhuan) 門解決(jue) 這類問題。”臨(lin) 河裏街道黨(dang) 工委副書(shu) 記張陽介紹,“但是錢不能亂(luan) 花,從(cong) 資金池設立之初,我們(men) 就製定了嚴(yan) 格的管理辦法,資金要用於(yu) 快速解決(jue) 居民家庭需求和公共區域出現的問題。”
“小修快補”資金池設立以來,經過工作人員細致研究、合理分配,一筆筆資金快速注入社區,一件件急事、難事、瑣事得以解決(jue) 。
對此,迎喜家園小區的居民感觸很深。“瞧這路燈,還有燈箱,夜裏亮堂著呢。擱過去可不這樣,不僅(jin) 燈光昏暗、燈杆搖搖晃晃,個(ge) 別的還經常亂(luan) 閃,夜裏回來怪嚇人的。”見到記者采訪,迎喜家園居民張海彬熱情地介紹小區的變化。
裕馨社區黨(dang) 支部副書(shu) 記皮佳圓介紹,變化開始於(yu) 2021年,社區將群眾(zhong) 的集中訴求反映上去,經過街道工作人員走訪確認,“小修快補”資金很快批複下來,第一筆就用於(yu) 解決(jue) 路燈問題。隨後,街道又先後利用資金刷新牆麵、植綠美化、增設助老設施等,讓小區麵貌煥然一新。“看到家門口變化這麽(me) 大,心裏能不美嘛。政府支持我們(men) ,我們(men) 的主人翁意識也越來越強,社區有防疫值守、垃圾分類等誌願服務活動,我們(men) 很多人都願意參加。”張海彬說。
2年來,變化不隻發生在迎喜家園,針對華業(ye) 東(dong) 方玫瑰商業(ye) 步行街,街道對破損公共設施進行維修和環境改造提升,讓步行街重新煥發活力;針對北京金隅七零九零小區內(nei) 人行步道老化破損、坑窪不平等問題,街道撥付“小修快補”資金進行整修,提高了居民出行的便利性。2022年,街道共啟動“小修快補”項目60個(ge) ,已完成57個(ge) ,解決(jue) 了一批困擾群眾(zhong) 的操心事、煩心事、揪心事。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