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轉陰7天,我也去獻血”
12月26日,豐(feng) 台,市民排隊無償(chang) 獻血。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截至12月26日,超5000人參與(yu) 豐(feng) 台區團體(ti) 無償(chang) 獻血。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2月22日,朝陽區左家莊街道辦事處,醫護工作者為(wei) 獻血者測量血壓。新京報記者 王飛 攝
12月26日,豐(feng) 台區無償(chang) 獻血點,醫護人員將血袋按血型進行分類。新京報記者 陶冉 攝
12月25日,護士拿著兩(liang) 個(ge) 單位(每單位200毫升)的血袋走進病房,對趙筠來說,因前一天有親(qin) 友去“定點獻血”,丈夫王浩終於(yu) 又續上了救命血。
但明天的血在哪裏她還不知道,手機嗡嗡地響,她一條都不落下,每條消息背後都可能是一個(ge) 能給丈夫獻血的人。
據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官方微信“首都獻血”消息,因為(wei) 天氣寒冷,疊加新冠疫情影響,造成了街頭獻血者人數的驟減。
記者查詢得知,全國多地血庫告急,許多地方發出紅色預警,紅色預警意味著血庫總量隻能維持所在地醫療機構不足三天的用血消耗量。
12月17日,國家衛健委等部門發布《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簡稱《工作指引》),修改“新冠患者康複半年內(nei) 暫緩獻血”的條款,確定新冠感染者轉陰7天後即可進行獻血。
業(ye) 內(nei) 人士表示,新的《工作指引》的頒布,對緩解血荒確實起到了作用,義(yi) 務獻血者正在增多,而各個(ge) 地方也在想辦法自救,組織無償(chang) 獻血活動,努力渡過難關(guan) 。
找血“保命”
12月11日,50歲的王浩突然便血,被送到北京友誼醫院通州院區。醫生們(men) 發現他的消化道大出血,但是出血點在哪裏,暫時未能找到。在找到出血點之前,王浩必須每天持續快速輸血,提升血紅蛋白,才能有更多的治療機會(hui) 。趙筠說,丈夫現在的情況甚至還無法談及術中備血,因為(wei) 他有心髒病,需要先做CTA造影,才能確認心髒是否能夠承受手術;但他現在的血紅蛋白狀況,連CTA造影都還做不了。“他的狀況得先輸血、養(yang) 血,到自身能夠生血後,符合條件了才說下一步。”
12月22日,王浩的血紅蛋白是50克/升,已經屬於(yu) 重度貧血。成年男性的血紅蛋白正常值下限約為(wei) 120克/升,隻有提升到70克/升,王浩才能進行下一步治療。“住院的頭幾天,他每天要輸300-400毫升的血,相當於(yu) 一個(ge) 成年人一次的獻血量。”趙筠說,但從(cong) 第二天起,醫院開始限製王浩的用血。
據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官方公眾(zhong) 號“首都獻血”消息,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主任劉江介紹,“北京每年需要140噸血液用於(yu) 臨(lin) 床醫療,約等於(yu) 70萬(wan) 袋血,大概需要40萬(wan) 人次來獻血。”
北京市紅十字血液中心工作人員告訴記者,每年入冬之後,因天氣寒冷,血液庫存都會(hui) 受到影響。今年加上疫情的因素,所受影響特別大。
12月23日,王浩所住醫院所在的通州區發布了無償(chang) 獻血倡議書(shu) ,倡議書(shu) 稱,當前正值疫情防控策略的轉型過渡期,隨著新冠病毒感染人數的持續增加,全市街頭無償(chang) 獻血人數驟減,導致醫療臨(lin) 床用血供需矛盾緊張,無償(chang) 獻血麵臨(lin) 著嚴(yan) 峻的考驗。
根據通州區中心血站的數據,目前,通州區中心血站每日血液采集量不足正常采集量的30%,各類庫存血液已達最低警戒線,難以滿足轄區醫療機構臨(lin) 床用血需求。12月15日至12月22日一周,通州區采集全血323人,536單位,臨(lin) 床供血紅細胞類833.5單位。而在去年同期,2021年12月,通州區中心血站一周采集全血可以達到906人,1361單位,臨(lin) 床供血紅細胞類2141單位。
“去找人定向獻血吧。”醫生的建議,成為(wei) 王浩家人能抓住的最後一根稻草。
定向獻血的指向性、目的性明確,獻血者與(yu) 用血者之間通常具備直接的親(qin) 戚、朋友、同事、鄰居等關(guan) 係,或者間接的某些社會(hui) 關(guan) 係。該獻血者通常視為(wei) 屬於(yu) 緊急招募的獻血者。當無償(chang) 獻血者嚴(yan) 重匱乏時,互助獻血可以起到迅速動員獻血者的作用,從(cong) 而緩解供血不足的狀況。
王浩的父母年紀都大了,孩子還未滿18周歲,都不符合獻血的要求。趙筠自己的血型不符。她隻能一個(ge) 個(ge) 聯係自己的親(qin) 戚朋友。
“陽過”的獻血者
能發動的親(qin) 友總是有限的,王浩幾乎每天都要輸血1-2個(ge) 單位。趙筠開始在朋友圈等社交媒體(ti) 求助。
在看到王浩的求助信息後,41歲的郝忠獻決(jue) 定伸出援手。
這是他第一次獻血,獻血前頗有些猶豫。他害怕打針,又剛新冠檢測轉陰。“我12月8日開始發燒,陽了一周多,16日才轉陰。”“獻血之前我也糾結,我自己身體(ti) 還沒完全好,抽血以後會(hui) 不會(hui) 恢複更慢?”
林森在朋友圈看到王浩的求助信息後,便在單位動員同事獻血。
林森自己是O型血,最終一共召集了5個(ge) 人,張輝是其中之一。“12月22日我們(men) 去檢測,其中四個(ge) 人早上吃得太油膩了,不適合獻血。他們(men) 調整了飲食,兩(liang) 天後再次去獻血時,又因為(wei) 轉氨酶偏高,還是沒能成功獻血。”作為(wei) 五人中唯一一個(ge) 成功獻血者,張輝說,自己12月7日感染了新冠肺炎。但症狀不重,“發了低燒,第二天就好了,16日上班前我又測了次抗原,顯示陰性。”
趙筠說,許多人通過網絡知道了王浩的情況。前後有近300人聯係趙筠,表示自己願意伸出援手。最終初步篩選出七八十個(ge) 符合要求的獻血者。
但這七八十人中,隻有十餘(yu) 人順利獻血,“血壓不能高、頭天不能吃雞蛋、女性不能在生理期……”回顧四處找血的這半個(ge) 月,趙筠發現,去采血點“闖關(guan) ”的獻血親(qin) 友,最終的通過率隻有大約10%。
“每個(ge) 給王浩獻血成功的人,都是‘陽過’的。”趙筠說,因為(wei) 趕上了北京這波疫情高峰,大部分人都感染過新冠病毒,丈夫剛入院時,新冠感染者康複7天後就能獻血的新政策還沒出台,按照當時的政策,新冠感染者需要轉陰半年後才能獻血。“如果不是政策改了,王浩輸血會(hui) 更難。”
12月17日,國家衛生健康委、中央軍(jun) 委後勤保障部兩(liang) 部門聯合印發《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新版工作指引刪除了關(guan) 於(yu) 密接者、次密接者以及有中高風險區旅居史者暫緩獻血的有關(guan) 內(nei) 容;明確感染新冠病毒(重型和危重型除外),最後一次新冠病毒核酸檢測或抗原檢測陰性結果7天後可以獻血;重型或危重型感染者,康複6個(ge) 月後可以獻血等。
在此之前,包括2021年《血站新冠肺炎疫情常態化防控工作指引》在內(nei) 的兩(liang) 版工作指引都要求,曾被診斷為(wei) 新冠病毒感染者,治愈出院後6個(ge) 月內(nei) “暫拒獻血”。
擇期手術受到影響
成都一大型綜合三甲醫院胃癌中心醫生趙小麥表示,多台擇期手術已經暫停。
趙小麥在接受新京報記者采訪時說,今年夏天,伴隨成都那一波疫情,也曾出現過缺血的情況,但遠不如這次持續時間久,缺血程度也不可同日而語,“A型、B型、O型、AB型,全部都缺。所有血型都缺是很少見的。”
趙小麥工作的科室屬於(yu) 腫瘤綜合病房,收治的基本都是擇期腫瘤病人。“現在入院選擇的時候,我們(men) 已經在篩病人了,血紅蛋白在80克/升以上的才考慮,不考慮手術要輸血的病人才會(hui) 收進來。缺血的就直接不通知入院了。”
作為(wei) 一名臨(lin) 床醫生,趙小麥從(cong) 兩(liang) 個(ge) 方麵來評價(jia) 血液短缺是否嚴(yan) 重。“首先是醫院是否要求暫停有血液需求的擇期手術,其次是要停多長時間。”
該科室的手術大多屬於(yu) 大手術,都需要備血。“不一定會(hui) 用,但每台手術都會(hui) 備。”趙小麥說,一周三十到四十台手術,每台手術都要備血至少2個(ge) 單位,“現在這些備血都不讓你備了,你要是備血就停手術了。”據他觀察,這兩(liang) 周擇期手術減少了約90%。
這一場“血荒”會(hui) 持續多久?趙小麥難以做出判斷。對他來說,在過去的一個(ge) 月時間裏,每周都會(hui) 接到用血告急的通知。
12月24日,趙小麥收治了一名等了八周的病人,他明顯覺得腫瘤有進展跡象,“不如之前的好”。
據《21世紀經濟報道》消息,根據哈爾濱市第一醫院血液病研究所所長馬軍(jun) 於(yu) 近期進行的統計,目前全國40個(ge) 有200張床位以上的血液病中心,最高缺血率在90%以上,最低也在70%左右,已經危及白血病病人和移植病人的生命,特別是這兩(liang) 類群體(ti) 中的兒(er) 童和老年人。
多地血庫紅色預警
12月以來,全國多地發出血液庫存告急通知,並呼籲民眾(zhong) 獻血。
12月5日,江西省血液中心啟動采供血應急預案中最高級別的紅色預警。江西省血液中心通過省電信管理局向市民求助:“當前血液庫存告急,懇請您在身體(ti) 條件允許和做好疫情防護的條件下,獻血救人,為(wei) 愛逆行。” 江西省血液中心主任範為(wei) 民在接受媒體(ti) 采訪時表示,作為(wei) 一個(ge) 有650萬(wan) 人口的城市,南昌市常規情況下每天需要有500至600人的獻血,才能保證臨(lin) 床的基本需求。
雲(yun) 南昆明血液中心於(yu) 12月12日在其公眾(zhong) 號發布消息稱,血液作為(wei) 挽救病患傷(shang) 者生命的重要物質,唯一來源是健康公民的自願捐獻。昆明市平均每天需要約500人的愛心獻血,才能基本滿足臨(lin) 床用血需求。而當前受疫情影響,街頭無償(chang) 獻血人數急劇下降,團體(ti) 獻血活動被迫停滯,平均每天獻血人數不足百人。
12月18日,四川成都市血液中心發布求助信息:成都市每日需要約1000位獻血者捐獻愛心血液,才能滿足臨(lin) 床用血需求,定期輸注血液的腫瘤患者、地中海貧血患兒(er) 、孕產(chan) 婦、外傷(shang) 大出血患者們(men) 亟待血液救助。
12月22日,安徽省衛健委發出《致全省人民無償(chang) 獻血倡議書(shu) 》,稱受新冠肺炎疫情和天氣寒冷等因素影響,全省無償(chang) 獻血工作遇到嚴(yan) 重困難,血液采集量下降明顯,多地血液庫存已下降至警戒線,血液供應形勢嚴(yan) 峻。多地醫院反映外傷(shang) 、腫瘤、血液病和產(chan) 婦大出血等患者亟須輸血保障。
北方某省血液管理中心工作人員黎湘遠告訴新京報記者,現在該省血庫也已經發布A型和O型血紅色預警。“紅色預警意味著,這一血型的血量,不足臨(lin) 床三天用量。一旦臨(lin) 床上出現產(chan) 婦大出血、外傷(shang) 、血液病以及極為(wei) 重症的情況,有可能會(hui) 危及患者的生命。”
該血庫的血液,主要供給該省省會(hui) 城市A市11所醫院14個(ge) 園區。臨(lin) 床懸浮紅細胞按照單位計算,200毫升1個(ge) 單位,在正常情況下,這些醫院每天的耗血量在600-700個(ge) 單位,但目前,血庫的4個(ge) 血型都不足2000個(ge) 單位。
黎湘遠說,其實從(cong) 10月份開始,A型和O型血就已經告急。11月中旬,A市疫情加重,政策放開後街頭人少,采血量明顯下滑。
“每年年前啟動的機關(guan) 政府單位和醫療機構獻血,因現在疫情嚴(yan) 重,這些單位自己的工作壓力很大,目前也很難開展團體(ti) 獻血。”黎湘遠說,按照往年的工作安排,以上的團體(ti) 獻血總量,足以讓血庫存量供應到春節以後,“如果開展得好,一天都有1000個(ge) 單位的獻血。去年這個(ge) 時候,我們(men) 的庫存在10000個(ge) 單位左右,現在不足2000。”
街頭采血也是血液來源的重要途徑。但黎湘遠表示,其數據並不樂(le) 觀。
“現在我們(men) 的街頭采血點全部正常開放,但街頭獻血者比去年減少了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
積極應對“血荒”
接受采訪時,黎湘遠聲音明顯嘶啞,她已經新冠陽性。采血點多名工作人員也都感染新冠病毒。“我們(men) 現在把團體(ti) 獻血的人手調過來,盡量讓采血的醫護人員能夠錯峰感染,保證采血工作不受影響。”黎湘遠所在的血液中心,目前為(wei) 了應對“血荒”,正采取一對一招募獻血者的措施,希望有長期獻血經驗的固定獻血者能前來獻血,“目前看來,這個(ge) 方式成功率要高些。”
作為(wei) 一名醫生,趙小麥也曾多次獻血,他觀察到在街頭獻血的人,大多都是多次獻血者,“相比之下,在街頭獻血的‘新手’不多。大家獻血的認知和積極性還有很大提升空間。”
《血站新冠病毒感染防控工作指引(第二版)》頒布後,一些市民發出新的疑問。首先,如何證明獻血者已經新冠轉陰7天以上?其次,新冠陽性患者獻血,是否會(hui) 導致新冠感染等後果?
新京報記者了解到,即使是在同一個(ge) 城市,各個(ge) 獻血點的要求都不太一致。有獻血點要求做核酸,結果如果為(wei) 陰性,7天後才能獻血;有獻血點要求抗原陰性7天後做核酸檢測,陰性才可以獻血;也有獻血點表示,並不需要出具任何相關(guan) 證明。
“我們(men) 省現在就不需要什麽(me) 檢測,隻是對獻血者進行健康征詢、看症狀就行。”黎湘遠說,新冠病毒是通過呼吸道傳(chuan) 播,目前國內(nei) 外都沒有通過輸血傳(chuan) 播的案例,“但是國家政策出台後,我們(men) 保留了一個(ge) ‘獻血者回購’的環節。如果獻血之後48小時內(nei) 檢測出陽性,可以電話告知血站,我們(men) 會(hui) 進行棄血處理,這兩(liang) 天已經出現過一例這種情況。”
12月24日,國家衛健委在健康中國公眾(zhong) 號上刊文指出,新冠病毒是呼吸道病毒,不會(hui) 經輸血傳(chuan) 播。“到目前為(wei) 止,全球尚沒有新冠病毒通過輸血途徑傳(chuan) 播的報道。血站會(hui) 嚴(yan) 格采供血管理,確保感染者康複並經過一段時間的健康觀察後再獻血。因此,曾感染過新冠的獻血者捐獻的血液是安全的。”
對於(yu) “未感染新冠的人群,獻血後是否會(hui) 增加感染風險”的問題,國家衛健委回應稱,一個(ge) 健康成年人獻血不超過自身總血量的13%,對身體(ti) 沒有不良影響。一個(ge) 健康成年人的總血量約占體(ti) 重的8%,如果50公斤的人獻血200或400毫升,即占自身總血量的5%或10%,體(ti) 重重的人占比會(hui) 更低。“另外獻血是采集人體(ti) 的外周血,獻血後肝、脾、肺等儲(chu) 血髒器中的血液會(hui) 迅速補充至外周血中,恢複循環血容量。因此獻血並不會(hui) 影響健康,也不會(hui) 增加感染風險。”
黎湘遠感覺《工作指引》的推出,對緩解血庫告急確實有一定的作用。“規定‘陽康’後6個(ge) 月才能獻血的時候,我們(men) 幾乎就沒有獻血人群了。新的《工作指引》頒布沒幾天,就有個(ge) 小夥(huo) 子來獻血,他也是剛康複7天。”黎湘遠說,這兩(liang) 天的采血量有明顯回升,“上一周不足100個(ge) 單位,這一周我們(men) 能達到150到200個(ge) 單位左右。政策的落地對我們(men) 的工作開展很有利。”
各個(ge) 地區也在想辦法自救,組織無償(chang) 獻血活動。據新京報報道,12月22日,朝陽區左家莊街道在前期組織完成200餘(yu) 個(ge) 獻血單位的基礎上,再次動員組織符合獻血條件者30多人,集體(ti) 義(yi) 務獻血。截至12月26日12時,北京豐(feng) 台區已組織6場團體(ti) 無償(chang) 獻血活動,全區23個(ge) 街鎮、上百家企事業(ye) 單位參與(yu) ,團體(ti) 無償(chang) 獻血活動總參與(yu) 人數已超過5000人。目前,已完成團體(ti) 無償(chang) 獻血超68萬(wan) 毫升。
12月23日,醫生找到了王浩小腸部位的兩(liang) 個(ge) 出血點,做了處理後,出血量在變小。“現在需要觀察,如果他自身的生血功能能夠支撐,就不需要輸血了,現在還是未知。”趙筠依然在四處尋找獻血者,這幾天她又組織到六七個(ge) 人為(wei) 丈夫獻血,12月25日,王浩得到了2個(ge) 單位的血液。
趙筠也感染了新冠病毒,她心裏做了決(jue) 定,“那麽(me) 多人幫了我們(men) ,我也想有所回報。等我轉陰滿7天,符合了條件,我也去獻血。”
(文中趙筠、王浩、趙小麥、黎湘遠、張輝均為(wei) 化名)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