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海漪瀾堂古建築群麵向市民開放
工作人員展示漪瀾堂等瓊島古建聯票。
12月29日,北海公園漪瀾堂古建築群,遊客參觀修繕後的漪瀾堂。攝影/新京報記者 薛珺
12月29日,北海公園漪瀾堂古建築群經過近3年的修繕及布展工作,麵向市民開放。
修繕
工程總修繕麵積近1萬(wan) 平方米
漪瀾堂古建築群位於(yu) 瓊華島北側(ce) ,始建於(yu) 清乾隆十六年(1751)。建成後作為(wei) 皇家園林遊憩、宴寢及文化生活場所使用。漪瀾堂古建築群是北海造園史的重要見證,是我國古典造園藝術的傑出代表,是古代填湖堆山造園技藝與(yu) 戲劇觀演空間設計的科學見證,擁有豐(feng) 富且不可替代的曆史、藝術、科學、社會(hui) 及文化價(jia) 值。
1959年,仿膳飯莊遷入漪瀾堂古建築群,將此地作為(wei) 餐飲經營場所使用。2016年,北海公園以加強曆史文化名城保護為(wei) 出發點,與(yu) 仿膳飯莊達成協議,完成漪瀾堂古建築群的騰退工作。
為(wei) 了更好地保護漪瀾堂古建築群的建築、山水以及整體(ti) 環境,公園於(yu) 2019年底開始,通過對建築群的整體(ti) 修繕,恢複曆史原狀。
此次工程總修繕麵積近1萬(wan) 平方米,古建修繕麵積3904.8平方米。在解決(jue) 文物建築本體(ti) 、院牆、排水暗溝等普遍殘損病害的基礎上,重點對存在大木結構安全、不當改變原有格局和形製的建築采取針對性措施,恢複曆史建築格局和內(nei) 外簷裝修等。
開放
采取分時預約方式開放 確保文物安全、遊人安全
此次開放麵積達8700餘(yu) 平方米,展覽布置從(cong) 北海漪瀾堂古建築群和文物藏品實際出發,著眼於(yu) 服務觀眾(zhong) 參觀的需求,展陳既有局部複原陳列,這一部分依據相關(guan) 陳設檔案並參考同時期功能相似的其他皇家建築的室內(nei) 陳設,完成古建內(nei) 家具、陳設品、宮燈等近千件展品的製作、擺陳,基本複原清代皇家室內(nei) 陳設,恢複曆史風貌。
同時,又采取小微展覽的形式,深入淺出,依托多媒體(ti) 視頻播放、觸摸屏對比展示、沙盤模型展示等方式,將漪瀾堂的曆史功能、文化意義(yi) 及所折射的曆史、人物、事件向觀眾(zhong) 娓娓道來。將室內(nei) 與(yu) 室外相結合,充分發揮公園式展覽的特長,實現“今天的觀眾(zhong) 走進去,過去的曆史走出來”的設計定位,提升北海及社會(hui) 遺產(chan) 的保護、利用水平。
開放後,漪瀾堂古建群及原狀式展陳將納入瓊島景區勝跡文物展覽,實行一體(ti) 化管理。瓊島景區勝跡文物展覽維持票價(jia) 不變。同時采取分時預約的方式開放,確保文物安全、遊人安全,提高遊覽舒適性,傳(chuan) 承、傳(chuan) 播好北海遺產(chan) 故事。
參觀漪瀾堂景區可以選擇在暢遊公園微信公眾(zhong) 號上預約公園聯票,或在漪瀾堂景區售票處及永安寺景區售票處現場購買(mai) 景區票。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