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城市副中心重點建築項目供暖用上清潔能源
用地源熱泵代替傳(chuan) 統鍋爐,以可再生能源取代化石能源,當前,北京城市副中心正用綠色能源技術推動能源轉型。這個(ge) 冬天,副中心已有政務服務中心、城市綠心公園配套建築以及北京國際設計周永久會(hui) 址項目使用了清潔能源供暖,預計可節約標準煤1366噸,實現碳減排3550噸。
數九寒天,走進副中心政務服務中心的辦事大廳,掛在牆上的溫度計顯示,室內(nei) 溫度為(wei) 20攝氏度。這裏原本是北人集團的老舊廠房,經改造後成為(wei) 便捷的辦事大廳。從(cong) 政務服務大廳向北行走不遠,在一片麵積不大的空地下麵,就是園區的能源中心。這套綠色能源係統由地源熱泵+水蓄能組成,冬季可與(yu) 原廠房留下的燃氣鍋爐一起為(wei) 園區供熱,夏季也能結合冷水機組實現供冷。沿步梯下樓進入設備用房,正在工作的地源熱泵隆隆作響,它能夠通過換熱管與(yu) 地下140米左右的淺層地表土壤進行熱交換,那裏溫度常年保持在15攝氏度左右,從(cong) 中提取出的能量可以用於(yu) 建築供暖。
“與(yu) 傳(chuan) 統方式不同,地源熱泵通過電力驅動實現能量的提升,輸入1度電,即可供應4度電對應的熱量。”北投生態公司綠色能源事業(ye) 部相關(guan) 負責人介紹,目前,這套綠色能源係統供熱麵積達5.7萬(wan) 平方米,占園區冬季熱負荷的70%以上。而且這套係統不直接消耗任何化石能源,沒有直接排放,相比“燃氣鍋爐+分體(ti) 空調”係統,每年可節約標準煤69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800餘(yu) 噸。待整個(ge) 園區10萬(wan) 平方米全部投產(chan) 後,每年可以減少1150噸標準煤和3000噸二氧化碳排放。
在城市綠心公園,利用可再生能源的綠色供能係統也已投用,不斷為(wei) 周邊配套建築送去濃濃暖意。地麵上活力匯的運動場地裏,人們(men) 身著T恤、運動衣打球,地下的地源熱泵如“綠色空調”,利用地熱持續為(wei) 場館供暖,實現了可再生能源利用全覆蓋。
麵積超過11平方公裏的城市綠心公園裏,大大小小的地源熱泵機房共有8處,24小時運行,就近為(wei) 活力匯、網球主題酒店、遊客服務中心等建築供能,供能麵積達3.5萬(wan) 平方米,每年降低能耗折算標準煤550噸,減少二氧化碳排放1400噸。
在城市綠心公園西北角,正在加緊建設的城市副中心劇院、圖書(shu) 館、博物館及共享配套設施,也同樣采用了地源熱泵係統進行供能。相較於(yu) 采用燃氣鍋爐的傳(chuan) 統供能形式,能源係統節能率約45%,未來每年預計可減少能耗折算標準煤3800噸,每年可減少1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
不僅(jin) 僅(jin) 是副中心“三大建築”,當前,副中心內(nei) 正在建設的綠色能源項目還有很多,包括六合村0701街區分布式地源熱泵能源站及分布式光伏發電項目、北投大廈地源熱泵供能係統、台湖國際圖書(shu) 城提升改造地源熱泵項目、碧水再生水廠熱泵供熱供冷項目等。預計到2025年,新建綠色能源項目建成投用後,每年可減少1.4萬(wan) 噸標準煤和3.7萬(wan) 噸二氧化碳排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