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居民可回收物投放及資源化利用報告發布
北京市統計局近日發布居民可回收物投放及資源化利用情況報告。調研顯示,廢紙、廢塑料、廢織物是日常生活最易產(chan) 生的可回收物,“賣廢品”成為(wei) 居民處理廢家具的主要方式。
2021年1月,本市印發《關(guan) 於(yu) 加強本市可回收物體(ti) 係建設的意見》,並於(yu) 當年3月首次推出《北京市可回收物指導目錄(2021年版)》。其中明確,可回收物回收種類主要包括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織物、廢棄電器電子產(chan) 品和廢棄大件家具。
本次調研對全市16區的3210名居民進行了訪問。當被問及“您家2022年產(chan) 生的可回收物主要有哪些”時,選擇廢紙、廢塑料、廢織物的分別有92.5%、85%、46.2%,位列前三名;選擇廢棄電器及電子產(chan) 品、廢金屬、廢玻璃、廢家具的均在15%至30%之間。
“桶-點-站”是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及廢織物的主要交投方式。根據調研,在處理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時,被訪居民選擇的方式主要有倒入可回收物桶、賣給再生資源回收點、交到生活垃圾分類驛站、捐贈或公益回收、投入社區自助回收智能化設備、舊貨交易等。被訪居民處理廢織物的方式主要有投入舊衣物回收箱、放置在可回收物投放點、贈送他人等。
以舊換新成為(wei) 處理廢棄電器及電子產(chan) 品的主要方式。調研顯示,半數以上的被訪居民選擇用以舊換新的方式處理廢棄電器及電子產(chan) 品,也有不少人選擇舊貨交易、二次出售,贈送他人,放置在可回收物收集點等。值得關(guan) 注的是,將廢棄電器及電子產(chan) 品閑置在家的被訪居民較上年明顯減少,比例下降23.2個(ge) 百分點。
如何處理廢家具?賣廢品成為(wei) 更多人的選擇。調研顯示,被訪居民處理廢家具的方式主要為(wei) 賣廢品,贈送他人,投放至大件垃圾收集點,舊貨交易、二次出售,以舊換新等,其中選擇賣廢品的占比最高,為(wei) 43.4%。
被訪居民注重可回收物資源化利用,將可回收物當作其他垃圾直接扔掉的情況較少發生。直接扔掉廢紙、廢塑料、廢金屬、廢玻璃,廢織物,廢棄電器和電子產(chan) 品,以及廢家具的被訪居民分別僅(jin) 有1.3%、2.1%、1.5%和3.9%。
在建設可回收物體(ti) 係層麵,本市已產(chan) 生不少創新實踐。根據調研,部分社區嚐試以再生資源積分抵扣物業(ye) 費,探索“社區+物業(ye) +再生資源回收”模式;部分社區的物業(ye) 公司引入專(zhuan) 業(ye) 廢品回收機構,物業(ye) 負責提供場地,加強規範化管理,並監督廢品回收行為(wei) ,推動實現預約上門回收。被訪居民表示,由物業(ye) 協調回收機構上門服務的模式,“不僅(jin) 給居民帶來便利,而且減少了小區的堆物堆料,小區環境變好了,火災隱患也排除了”。
此外,還有部分村引入垃圾分類回收公司,設立有償(chang) 回收分類驛站。回收公司不僅(jin) 通過積分兌(dui) 換的方式回收居民廢舊物品,而且協助村莊做好垃圾分類工作,在桶站值守過程中對垃圾投放合格的居民給予積分獎勵,提高村民垃圾分類和資源回收意識。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