兩會問計|王奕委員:搶跑數字經濟新賽道 底層建設與人才培養成為關鍵
央廣網上海1月13日消息(記者郭振丹)1月11日,上海市第十六屆人大一次會(hui) 議開幕。上海市市長龔正作《政府工作報告》。《報告》指出2023年,上海將持續推動“五個(ge) 中心”功能升級,聚力建設雙向開放“三大平台”。深化提升集成電路、生物醫藥、人工智能三大先導產(chan) 業(ye) “上海方案”,加快新能源汽車、高端裝備、航空航天、信息通信、新材料、新興(xing) 數字產(chan) 業(ye) 六大重點產(chan) 業(ye) 創新突破,大力發展數字經濟、綠色低碳、元宇宙、智能終端四大新賽道,在未來健康、未來智能、未來能源、未來空間、未來材料的未來產(chan) 業(ye) 五大領域加速布局。
針對數字經濟這一新賽道,上海市政協委員、上海區塊鏈技術協會(hui) 會(hui) 長王奕告訴央廣網記者,數字經濟發展關(guan) 鍵在於(yu) 底層基礎建設,無論是政務鏈還是產(chan) 業(ye) 鏈,要讓數據上鏈,以形成共享、共連、共贏的模式,產(chan) 生價(jia) 值鏈。“我想這個(ge) 形成了以後,我們(men) 上海2023年GDP5.5%的增長目標,問題就不大了。”
王奕坦言,上海作為(wei) 我國經濟發展的高地和標杆,理應在運用好區塊鏈技術方麵當好先行者和排頭兵,為(wei) 數字經濟的快速發展奠定紮實基礎。但目前缺少龍頭企業(ye) 支撐的區塊鏈產(chan) 品和相關(guan) 人才,盤活數據資產(chan) 的係統性工程也同樣缺少。
因此在她今年帶來的提案中就建議,在數字經濟起步階段,應當發揮好政府部門的引領和引導職能、行業(ye) 協會(hui) 的組織和協調作用、市場供需的孵化和調節機製、科研機構的創新和探索能力、大專(zhuan) 院校的育才和培養(yang) 體(ti) 係,在區塊鏈技術支撐數據資產(chan) 化方麵做出上海特色、上海成果。她表示,上海應深度運用區塊鏈技術,實現數據資產(chan) “4A”要素,即:數字化身(Avatar)、數字資產(chan) (Assets)、數字合約(Agreement)、數字審計(Audit),進而實現數據資產(chan) 的安全確權、合規交易和有效監管。隻有這樣才能讓數據活起來、動起來,數字經濟方能做好、做實、做大、做強。
王奕接受央廣網專(zhuan) 訪(央廣網記者 郭振丹 攝)
“數字經濟要發展,人才是急需的,特別是跨界人才。我們(men) 要務實地意識到這個(ge) 問題,整合政產(chan) 研學用,來打造素質人才高地。”王奕還表示,在數字經濟發展方麵,當前還亟需重視數字科技人才的培育與(yu) 認定工作,要在培養(yang) 方向上有“新定位”、培養(yang) 模式上有“新構建”、人才評價(jia) 上有“ 新通道”。
她認為(wei) ,人才培育最緊迫需求與(yu) 最大空間是市場的創新主體(ti) ——企業(ye) 。因此必須樹立培育數字科技人才體(ti) 係,尤其要引導專(zhuan) 精特新、“高新企業(ye) ”“小巨人”等頭部科技企業(ye) 重視數字科技人才培育。此外,還應創建數字科技人才建設高地,同步培育科研型人才、應用型人才、服務型人才人才集群,並按照“考培分離”“評聘分離”的原則,健全各行業(ye) 的專(zhuan) 業(ye) 科技人才評價(jia) 機構,開拓壯大新的人才評價(jia) 通道。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