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2023年,福建這樣解答發展之問

發布時間:2023-01-13 14:59:00來源: 福建日報

  這兩(liang) 天,在省兩(liang) 會(hui) 會(hui) 場,“實”是代表委員們(men) 審議和討論政府工作報告時的高頻詞。代表委員們(men) 說,報告不僅(jin) 明確了實實在在的政策措施,也給大家增添了實實在在的信心。

  2023年是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的開局之年。如何應對前進道路上的風險挑戰?如何理解把握2023年工作部署的內(nei) 在邏輯與(yu) 實踐要求?政府工作報告將中央經濟工作會(hui) 議提出的“六個(ge) 更好統籌”貫穿其中,並結合福建實際,解答發展之問。

  更好統籌

  疫情防控和經濟社會(hui) 發展

  疫情防控與(yu) 經濟工作,兩(liang) 者不是非此即彼的“單選題”,而是相輔相成、辯證統一。

  新冠病毒感染實施“乙類乙管”後,疫情防控重心從(cong) “防感染”轉向“保健康、防重症”。“防疫情”方麵,報告明確:重點是強化服務和保障,確保人民群眾(zhong) 平穩有序渡過疫情流行期。報告還提出,要加快健康福建建設,提升重大疫情防控、救治體(ti) 係和應急能力建設水平。

  報告分析:“疫情防控措施優(you) 化調整帶來正向刺激,經濟複蘇將按下快進鍵,曙光在前,未來可期。”基於(yu) 此,提出“拚經濟”的具體(ti) 措施,對“惠民生”“保安全”也作出具體(ti) 部署。

  兩(liang) 手抓、兩(liang) 手都要硬。我們(men) 相信,全省幹部群眾(zhong) 想在一起、幹在一起、贏在一起,一定能奪取抗擊疫情全麵勝利,拚出個(ge) 高質量發展的新天地。

  更好統籌

  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推動高質量發展,“質”與(yu) “量”有機統一、相互促進。

  當產(chan) 業(ye) 項目、經濟增長速度與(yu) 生態環境發生衝(chong) 突時,怎麽(me) 辦?福建給出了堅定而自信的答案:“寧可放棄項目,寧可速度降下來一些,也要保護好生態環境!”

  報告明確提出,要提升包括數字經濟、海洋經濟、綠色經濟、文旅經濟在內(nei) 的“四大經濟”的質量,這是我省實現高質量發展的優(you) 勢所在。

  民營經濟是福建的重要支柱。報告提出,要提升市場主體(ti) 活力,突出保護民營企業(ye) 產(chan) 權和企業(ye) 家權益,鼓勵企業(ye) 心無旁騖做實業(ye) 、一心一意創品牌。

  科技是第一生產(chan) 力、人才是第一資源、創新是第一動力。報告提出,要著力增強創新競爭(zheng) 力,部署教育強省建設、科技自立自強、人才強省建設的目標任務。

  我們(men) 相信,把優(you) 勢轉化為(wei) 勝勢,補齊科技創新等短板,福建必將更好實現經濟質的有效提升和量的合理增長。

  更好統籌

  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和擴大內(nei) 需

  供給和需求是經濟發展的一體(ti) 兩(liang) 麵。報告提出,“把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同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有機結合起來”。

  一方麵,以優(you) 質供給創造需求。聚焦深化供給側(ce) 結構性改革,圍繞“一二三產(chan) ”提質增效,報告明確了具體(ti) 措施,例如:加快電子信息、先進裝備製造、石油化工、現代紡織服裝等支柱產(chan) 業(ye) 提質增效;加大對小微企業(ye) 、科技創新、綠色發展等領域支持力度;積極推動現代服務業(ye) 同先進製造業(ye) 、現代農(nong) 業(ye) 深度融合等。

  另一方麵,以需求牽引供給。聚焦實施擴大內(nei) 需戰略,報告提出,深化“全閩樂(le) 購”,支持住房改善、新能源汽車、養(yang) 老服務等消費。

  需求側(ce) 發力,增加居民收入、促進城鄉(xiang) 區域協調發展是關(guan) 鍵,要讓老百姓腰包鼓起來,享受高品質生活。報告明確了提高居民收入水平、建強社會(hui) 保障,以及全麵推進鄉(xiang) 村振興(xing) 、提高區域聯動發展水平、穩步提升新型城鎮化質量等方麵目標任務。

  更好統籌

  經濟政策和其他政策

  2022年,福建頂格落實國家穩經濟政策,出台實施48條一攬子政策和21條接續政策,為(wei) 保證經濟運行在合理區間發揮了重要作用。

  牢牢把握高質量發展這個(ge) 首要任務,各方麵政策都要同向發力、互補協同。報告中,“政策”一詞共出現28次,涵蓋財政、產(chan) 業(ye) 、科技、社會(hui) 等各方麵。

  例如:加大政策性金融對符合國家發展規劃重大項目的融資支持,落實企業(ye) 研發費用稅前加計扣除、分段補助等政策,構建更加積極、開放、有效的人才政策體(ti) 係,實施農(nong) 業(ye) 保險保費補貼政策,等等。

  政策的出台可能產(chan) 生相應的財政支出需求。報告提出,堅決(jue) 壓減非剛性、非重點、非急需支出,把更多資源和財力用在推動發展、改善民生、基層“三保”上,真正用政府的“緊日子”換來老百姓的好日子。

  更好統籌

  國內(nei) 循環和國際循環

  格局關(guan) 係全局,新發展格局是開放的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福建具備地理區位和政策疊加優(you) 勢,是構建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的重要節點、重要通道。

  暢通國內(nei) 經濟循環,要增強內(nei) 生動力。報告對提升內(nei) 需驅動力、提升製造業(ye) 競爭(zheng) 力、深化要素市場化配置改革等作出部署,推動更多優(you) 質要素在福建集聚,讓更多產(chan) 品與(yu) 服務從(cong) 福建走向全國、走向世界。

  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還要深入推進高水平對外開放。報告提出,更大力度穩定和擴大出口、吸引和利用外資、釋放多區疊加效應。與(yu) 此同時,加快建設海峽兩(liang) 岸融合發展示範區,支持台胞台企更好融入新發展格局。

  營商環境是“軟實力”。報告提出,聚焦提高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便利化水平,打造能辦事、好辦事、辦成事的“便利福建”。

  更好統籌

  當前和長遠

  當前,發展仍麵臨(lin) 不少深層次矛盾,躲不開也繞不過。麵對千頭萬(wan) 緒的工作,統籌處理好當前和長遠的關(guan) 係,方能確保經濟發展行穩致遠。

  穩增長、穩就業(ye) 、穩物價(jia) 以及保安全、護穩定等,都是當前比較緊迫的工作任務。2023年,要全麵貫徹落實黨(dang) 的二十大精神,大力提振市場信心,團結一心“拚經濟”,努力實現全省地區生產(chan) 總值增長6%左右的目標。

  實現目標,需要我們(men) 緊盯宏觀形勢發展變化,強化運行分析調度,政策服務齊努力,投資消費出口同發力,政府市場相互聯動,供給需求相互促進,國內(nei) 國際雙循環加快構建,敢拚會(hui) 贏、真抓實幹、全力以赴。

  抓好當前“顯績”工作,也要在長遠的“潛績”方麵未雨綢繆、下好先手,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曆史擔當奮力譜寫(xie) 福建篇章。

  因此,今年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把新福建建設放在全國大局中去考量、去推動,加強前瞻性思考、全局性謀劃、整體(ti) 性推動,奮力打造富強福建、創新福建、活力福建、幸福福建、美麗(li) 福建、平安福建,扛起擔當之責,走好新的趕考之路,以一磚一瓦共築中國特色社會(hui) 主義(yi) 的宏偉(wei) 大廈。(林宇熙 嚴(yan) 順龍 劉必然)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