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市人大代表:讓“站城融合”深度融入城市更新 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

發布時間:2023-01-19 10:54:00來源: 北京日報

  北京市政府工作報告提出,要加強軌道站點與(yu) 周邊用地一體(ti) 化規劃建設,打造一批軌道微中心;加快推進“多網融合”,強化城市軌道交通與(yu) 市郊鐵路、地麵公交的換乘銜接。市人大代表、北京交通發展研究院院長郭繼孚接受本報記者專(zhuan) 訪時建議,要讓“站城融合”深度融入城市更新,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和車站上的城市。

  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和車站上的城市

  “超大城市交通治理的關(guan) 鍵,是要轉變交通發展方式,大力發展綠色交通,特別是軌道交通。”郭繼孚指出,超大城市治理擁堵的關(guan) 鍵就是“建設軌道上的都市圈和車站上的城市”,以城市更新和軌道交通建設為(wei) 契機,扭轉長期以來軌道和土地結合不緊密的情況,將人口崗位沿軌道交通線路布設,“越靠近站點,人口和就業(ye) 崗位規劃密度越高,使得沿線的居民能夠方便地利用軌道交通出行”。

  目前,北京軌道交通網越織越密,但在長距離、大運量的市域快線方麵仍顯薄弱。“借鑒東(dong) 京的經驗,我們(men) 應該大力發展市郊鐵路與(yu) 市域快線,加快構建多層次多模式的軌道交通體(ti) 係。”郭繼孚說,隨著城市規模的加大,通勤半徑也隨之加大,東(dong) 京、紐約、倫(lun) 敦等城市,通勤半徑可達50公裏以上。這就要求,除了城區站站停的地鐵,還要有一站直達的快線、複線,用速度和方便程度吸引市民綠色通勤。

  “北京市郊鐵路副中心線潛力巨大,全世界都找不到第二條如此穿越市中心、跨數個(ge) 城區的大客流走廊線路。我們(men) 應該下大力氣,打造世界級高效率的軌道線。”郭繼孚說,目前已開行的市郊鐵路,在客流吸引力、效率方麵還有很大提升空間,可以通過“擴線”“架橋”等“上天入地”的改造方式擴充能力。同時,在城市更新中加大車站周邊的開發,提高綜合交通樞紐周邊土地使用集約化程度,注重樞紐出入口與(yu) 周邊城市功能區的銜接,實現樞紐與(yu) 城市綜合開發的一體(ti) 化。

  “早些年前,鐵路車站因為(wei) 有汙染、噪音,都是‘背’著城市建,但是電氣化改造後,這些都不再是問題。東(dong) 京的車站都是在繁華地點,商場甚至開在火車站裏,這才是城市發展到一定程度的形態。”郭繼孚說。

  降低中心城區小汽車使用強度

  在提交的建議中,郭繼孚再次強調“降低中心城區小汽車使用強度”。他指出,應推動形成經濟杠杆、碳減排和技術創新手段相結合的綜合交通需求管理政策體(ti) 係。

  具體(ti) 來講,包括完善差異化停車收費等經濟手段,強化對於(yu) 路側(ce) 違法停車的執法力度,以“停車入位、停車繳費、違停受罰”為(wei) 原則加強城市停車治理,促進城市中心區機動車向外圍地區疏解。

  深入研究以碳為(wei) 介質的新型交通需求管理政策,探索設置居民交通出行碳賬戶,推動高碳小汽車向綠色出行方式轉移。探索基於(yu) 預約出行手段的需求管理工具,提高機動車出行管理的精細化程度。

  環路公交專(zhuan) 用道可調整為(wei) 公交優(you) 先道

  在公交出行方麵,郭繼孚指出,“保證公交車暢行無阻,高峰幹線全線要有專(zhuan) 用道的保證,同時應把專(zhuan) 用道延伸到路口,保證專(zhuan) 用道的連續性。”他建議,環路公交專(zhuan) 用道可調整為(wei) 公交優(you) 先道,小汽車在不影響公交車運行速度的前提下,可以借道行駛,但必須保證公交優(you) 先道的連續性,小汽車不得以任何理由影響公交車的行駛速度。

  “未來的交通應是在出行預約的前提下,實現人、車、路協同發展,建立不堵車的交通係統,實現係統運行效率最優(you) 。”他指出,優(you) 化交通組織管理、優(you) 化公交線網、協同預約出行,均需要強大的計算能力,建議建設城市交通超級計算中心,發布綠色出行指數,優(you) 化交通時空資源,開展預約共享協同出行,實現千萬(wan) 級交通出行的組織優(you) 化。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