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利平台 > 即時新聞 > 新聞

北京兩會|代表建言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協同推進

發布時間:2023-01-19 10:56:00來源: 北京日報

  政府工作報告中提到,實現高質量發展和高水平安全協同推進。加快建設韌性城市,代表建議出台韌性城市空間專(zhuan) 項規劃。

  “韌性城市是基於(yu) 首都高質量發展大背景而提出的新概念,原來我們(men) 稱之為(wei) 綜合防災減災,現在演變為(wei) 城市安全發展的新範式,因此需要在理論和實踐上有所提煉和總結。”市人大代表、北京市城市規劃設計研究院副院長路林說。

  麵對新時期首都城市安全麵臨(lin) 的風險和挑戰,更需要強調城市整體(ti) 空間的安全。路林建議盡快推進出台韌性城市空間專(zhuan) 項規劃,“首先要在城市治理實踐中貫穿這一理念,並在具體(ti) 項目中加以落實。其次,韌性城市更注重係統觀念,在統籌考慮經濟發展、城市承受能力的前提下平衡安全因素,還要統籌考慮各個(ge) 實施主體(ti) ,避免各自為(wei) 戰。”

  如何讓城市更韌性?路林認為(wei) ,要注重“平災結合”。“日常機製下的城市運行和突發應急狀態下的響應是不一樣的。”他建議,要健全包括消防、防澇、防震等在內(nei) 的防災救災體(ti) 係,完善應急預案體(ti) 係,針對平、災時期,分門別類做好物資儲(chu) 備,提高社會(hui) 動員能力。

  “海綿城市,會(hui) 讓這座城市更韌性。”市人大代表、海綿城市投資有限公司董事長楊中春認為(wei) ,建設海綿城市可以讓雨水就地消納,而不是流到管道裏。這樣不僅(jin) 不會(hui) 形成洪澇災害,還能起到涵養(yang) 水源的作用。

  暴雨災害和城市內(nei) 澇往往會(hui) 引起城市生命線的癱瘓,作為(wei) 一座超大型城市,要保障供水、供電、通訊、醫療、物資供應的暢通。楊中春也建議,要定期開展城市管線安全隱患排查治理。記者了解到,本市今年將開展燃氣、供熱、供排水管道老化更新三年行動計劃,保障“城市生命線”安全運行。

(責編:郭爽)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