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陽區每5.4萬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3月2日,朝陽區“博物館之城”主題論壇舉(ju) 辦。論壇上,朝陽區發布了“博物館之城”建設成果,“朝陽博物館之城地圖”被點亮。記者了解到,截至目前,朝陽區擁有71家博物館,實現每5.4萬(wan) 人擁有一座博物館。
在論壇活動中,朝陽區為(wei) 中國文物學會(hui) 會(hui) 長、故宮博物院學術委員會(hui) 主任單霽翔頒發了“博物館之城”建設高級顧問聘書(shu) 。
建設成果
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占比達到44%
近年來,朝陽區持續發力,出台《朝陽區關(guan) 於(yu) 大力推進博物館事業(ye) 發展的工作意見》《朝陽區扶持非國有博物館發展實施辦法》等博物館專(zhuan) 項政策。同時,聚焦提升文博惠民服務,開展“國際博物館日”“雲(yun) 賞傳(chuan) 承”等品牌活動。目前,朝陽區博物館數量達到71家,實現每5.4萬(wan) 人擁有一座博物館。其中,國家級博物館8家,非國有博物館數量占比達到44%,形成了“備案博物館-類博物館-文博空間”的三級博物館體(ti) 係和“一核四區”的博物館空間布局。
在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進程中,一批示範項目和優(you) 質博物館應運而生,助力文旅事業(ye) 發展。論壇上,北京民俗博物館、北京陶瓷藝術館、金台藝術館、中夢足球博物館,以及藍色智慧中心榮獲“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示範項目”獎項;中國紫檀博物館、觀複博物館、北京崇德堂匾額博物館、中國鐵道博物館、西藏文化博物館、北京民生現代美術館、中國電影博物館、中國木偶劇院博物館等優(you) 秀博物館榮獲“2022年度朝陽區優(you) 秀博物館”獎項。
論壇上,朝陽區還與(yu) 園區代表、學校代表、商圈代表等進行了朝陽區博物館“五進”模式戰略簽約,讓博物館文化走進文創園區、學校、商圈等地,進一步助力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
未來發展
各專(zhuan) 業(ye) 門類博物館將融入城市生活
朝陽區副區長楊蓓蓓接受記者采訪時表示,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取得一定成就,注冊(ce) 備案的博物館數量占北京市的1/5,“朝陽區的群眾(zhong) 會(hui) 感覺生活在博物館中,同時我們(men) 的博物館也融入到市民朋友的生活裏。”
朝陽區博物館類型豐(feng) 富,不僅(jin) 有國家級的文史博物館,還有體(ti) 現時尚生活的博物館、展現工業(ye) 遺存的博物館等。楊蓓蓓說:“這些博物館為(wei) 我們(men) 的生活提供了美好的去處,希望大家能夠在朝陽區的博物館中繼續探尋朝陽的生活之美。”
按照規劃,到2025年,朝陽區將完成全區100家博物館的建設和改造提升。未來,朝陽區的博物館建設將有哪些亮點?
楊蓓蓓表示,下一步,朝陽區將按照現有博物館的布局,根據城市發展和人民群眾(zhong) 的需求,尤其突出支持國家級博物館建設,同時將不斷挖掘非物質文化遺產(chan) ,支持民間力量、社會(hui) 力量建設博物館。
朝陽區不僅(jin) 擁有國家級博物館,還有很多市民身邊的非遺博物館,比如近日開放的“北京市朝陽香文化傳(chuan) 習(xi) 所”,去年開放的北京金漆鑲嵌藝術博物館等,未來這些專(zhuan) 業(ye) 門類的博物館也都將融入城市生活。同時,楊蓓蓓介紹,朝陽區依托國際消費中心城市主承載區建設、國際交往中心區建設,將把時尚消費類博物館、國際交往類博物館作為(wei) 重要的建設內(nei) 容和方向。
■ 對話
朝陽區如何建設“博物館之城”?單霽翔有兩(liang) 個(ge) 期盼
未來朝陽區的“博物館之城”應如何發展?論壇上,新京報記者專(zhuan) 訪了單霽翔。他表示,朝陽區是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的主力,在博物館建設方麵還有很大的潛力。
期盼博物館從(cong) 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
新京報:朝陽區正在推進“博物館之城”建設,對此你有何建議?
單霽翔:朝陽區文化多樣性體(ti) 現得特別突出,這裏聚集著眾(zhong) 多企事業(ye) 單位,很多博物館也選擇在朝陽區建設,朝陽區現有博物館數量名列前茅。可以說,朝陽區是北京“博物館之城”建設的主力。
我對朝陽區博物館建設有兩(liang) 個(ge) 期盼。一個(ge) 期盼是從(cong) 數量增長走向質量提升,讓更多的公眾(zhong) 享受博物館文化。博物館要保護好、展示好藏品,同時博物館建設應形成整體(ti) 力量,成為(wei) 促進經濟社會(hui) 發展的積極力量。另外,博物館通過宣傳(chuan) 、舉(ju) 辦展覽,以及豐(feng) 富多彩的博物館活動,成為(wei) 惠及廣大民眾(zhong) 現實生活的文化空間地標。朝陽區在博物館建設方麵還有很大的潛力。
另一個(ge) 期盼是博物館從(cong) 館舍天地走向大千世界。因為(wei) 博物館不局限在館舍,實際上我們(men) 擁有很多博物館空間,包括新型博物館,比如生態博物館、社區博物館、遺址博物館、舊址博物館,還有數字化應用的博物館等等。這些博物館都適應今天人們(men) 接收信息的方式,特別是年輕人,他們(men) 希望博物館能夠更豐(feng) 富多彩,博物館文化和現實生活能夠對接得更緊密。在這方麵朝陽區有潛力,也有這樣的能力。祝願朝陽區“博物館之城”建設能夠在北京市樹立典範。
不是所有博物館都會(hui) 成為(wei) “網紅”博物館
新京報:朝陽區有很多“網紅”博物館,也有不少“藏”在居民身邊的博物館。對於(yu) 社區博物館的發展你有什麽(me) 建議?
單霽翔:社區博物館是老百姓身邊的博物館,它具有一定的凝聚力,使社區文化生活更加豐(feng) 富,也是優(you) 質文化生活品質的象征。但不是所有博物館都會(hui) 成為(wei) “網紅”博物館,它們(men) 發揮的作用是不一樣的,它們(men) 能保留地域文化、街區文化、社區文化,能夠使一代代居住在這裏的老百姓對自己居住的社區有感情,讓大家感受到文化就在我們(men) 身邊,博物館就在我們(men) 身邊。
當然有特點的社區博物館會(hui) 給人留下深刻印象,很多人會(hui) 慕名而來,遠道而來,但這些都要通過我們(men) 的共同努力來實現。
版權聲明:凡注明“來源:新利平台”或“新利平台文”的所有作品,版權歸高原(北京)文化傳(chuan) 播有限公司。任何媒體(ti) 轉載、摘編、引用,須注明來源新利平台和署著作者名,否則將追究相關(guan) 法律責任。